巧走捷径,提升历史解题能力

时间:2022-03-28 01:23:30

巧走捷径,提升历史解题能力

江苏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查更加侧重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水平的考查,从命题形式来看,新型的历史材料大量出现,特别是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加大,学生在解题时容易把握不住要点,提高解析材料题的能力已经是历史教学中的一大课题。只要能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就能大力提升解题能力,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开放式教学,提升思辨水平

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提升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开拓思维的多维空间,增强多视角看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的考查方向已经从注重历史知识的考查转向历史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在高考的试卷中大量地出现材料型的选择题和解析题。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选修四《甘地》一课中,在学生的讨论中就有学生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印度历史的反动”,理由是“正是由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限制了印度群众斗争,降低了斗争的强度,没能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换个角度讲,也就是延长了印度殖民地国家的历史,延长了印度人民遭受侵略和压迫的历史,这就是对印度历史和人民的反动”。这样的观点站在了印度历史总体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有其合理性和正确性,也体现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水平,而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解决材料解析题的先决条件。

二、关注最新动态,引入全新史观,提升应变能力

目前,高考的命题中出现大量的新史观题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引入,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来展开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全面准确定位历史事件的地位和影响。如,关于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作用的评价,以往的观点,李鸿章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卖国贼。但是按照新史观来看,李鸿章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客观上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近代中国面对帝国主义的大肆入侵,腐朽的清王朝根本无力抵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已经注定,李鸿章的作为只能说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导致的悲剧。故对李鸿章应该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这些命题引入平时教学中既可以紧贴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在遇到新型材料题时能处变不惊,冷静思考。

三、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历史思维融合

要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历史现象中找出历史的发展规律,给出正确的历史评价,离不开正确的科学评价方法和手段,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最科学的方法。所以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融入马克思主义,如,阶级分析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特别是在处理材料题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能。

四、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增强准确性和完整性

1.要准确定位问题的答案来源。如,设问中有“依据材料一,说明……”“根据材料,说出……”等语句,那就应该判断出答案就在材料中,不需要思考书本相关知识,再根据问题的分值大概推断答案应该有几个要点。如,设问中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等语句,那应该判断答案应该是书本已学知识,材料内容作为补充。

2.要精心研究提问,找出答题的方向。在很多设问中启示已经包含了答题的提示,但是比较隐蔽,不易引起注意。如,设问中有“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这类设问出现的概率较大,很多考生只知道思考“说明……”导致答题无从下手,其实答题的主要提示已经给出,那就是“结合……相关史实”,只要写出“史实”就能得到大部分的分数。

3.要注重对启示类题型的解答。历史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课程改革后,高考的命题中对启示类的命题有所偏重,学生的丢分严重。要解决启示类题型可以分三步走:一是明确材料中所提事件的最终结果。二是找到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是根据找出的主要原因改写启示。如果结果是成功的那就从正面吸收经验,如果结果是失败的那就从反面吸取教训。

上一篇: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下一篇:过好“六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