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数学 第7期

时间:2022-03-28 08:53:01

享受数学 第7期

教师们可都有这样一个体验:学生上到音、体、美课就欢呼雀跃,兴致勃勃,上到数学课就无精打采。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究其原因,恐怕离不开以下几点: 1 、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教师注重评价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成为课堂主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紧张沉闷。艺体课则有相对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 2 、数学课大多正襟危坐,先听教师分析讲解,再做大量习题巩固新知。艺体课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好动的愿望。 3 、为保证正确率,数学答案强调固定统一,艺体课上学生可大胆想象、创造,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空间。要让学生同样喜欢上数学课,这就要从以上几点入手,改变我们数学课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上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从而学好数学。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

(一)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上这个教师上的课,形成教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教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象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教师应摒弃:“教师权威”的思想,倡导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的学习伙伴。

(二)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统一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旁观者的角色。教师可以把提问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让他们把别人的回答重复一遍,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 0 的认识时,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来激趣。一天,四个小伙伴高高兴兴地到树林里去采蘑菇。白兔、蓝兔采得最认真。黄兔呢,边采边玩。灰兔最不认真,瞧,它一会儿去捉蝴蝶,一会儿去采红花,玩得甭提多高兴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天快黑了,于是他们决定回家了。你们看最高兴的是谁,最不高兴的是谁,为什么?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兴趣

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第一册“统计”单元,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聚会情景提出问题,体现了生活里需要统计,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使整堂课围绕过生日这一内容展开,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时,家里来了哪些客人,并说说当时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话锋一转,大象今天也过生日,看看它的家里来了哪些客人?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着说自己的发现。我抓住时机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显然正是学生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趣盎然。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如果教师运用常识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那么学生将会获得一种再接再厉的内趋力。

(一)课堂评价

课堂中的评价往往影响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得好,学生劲头实足,思维空间扩大,对下一知识掌握得好。评价不得体,学生会失去兴趣,郁郁寡欢。有时不光影响一堂课的情绪,还会影响一天的情绪,更为严重的甚至影响某一学科的兴趣。积极评价时不要吝啬表扬。比如,学生发表了一个有创新的见解,教师可以竖竖大拇指,或者让全班鼓鼓掌。学生的回答不成熟时,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你能再想一想吗?能否说得更完美些。”“你真爱动脑筋,继续努力。”“谁愿意帮助他?”教师要避免直接否定的评价也要避免同学的嘲笑。总之,要调动学生更积极主动思维,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问题时无后顾之忧。

(二)作业评价

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作业,但是部分学生的作业是敷衍教师的,完全是为了交差,更有的是抄来的。这样的作业不仅无效,而且获得的信息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我想,学生做完作业肯定急于想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这时及时出示答案,必然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我让同桌互换作业,相互校对答案。错的改正,但不擦去批改痕迹。再收上来教师批改,对校对后改正正确的作业,教师仍评“优”。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转变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热情。米卢以“享受足球”的理念,带中国足球队首次冲出亚洲,冲击世界杯。我们数学教师何不以“享受数学”的理念帮助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呢。

上一篇: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分析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