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3-28 08:18:09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科技的飞快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建筑智能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建筑物电气设备高效、安全运行。文章阐述了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其安装的施工技术以及安装中的质量监控,以保障其安装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技术

引言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BAS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具有高效监控、高联动性、安全性强的显著优势,在建筑物智能化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通过采集、处理、反馈等模块,对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力设备(防火与防盗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等),进行数字化监控,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建筑物的实时高效监控。而且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增强配电、照明、空调、消防等建筑工程环节之间的联动性,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自动判断识别。另外,它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通过遥控模式远程遥控,减轻故障带来的损失。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已成为衡量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物电气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标准,所以其安装时施工技术及质量就格外重要。

1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中央处理系统和设置在建筑物各个地方的远程处理机组成的,通常是通过总线进行信息的反馈与交换。在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构成中央监控系统的四个主要部分为中央设备、数据资料收集器、测量元件及控制件。其中中央设备是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指挥中心,主要由中央处理机及其设备(显示器、鼠标、键盘等)与不间断电源组成,不仅能够接收并处理各个数据资料收集器收集到的数据,还具备按照设定程序发出相关指令、显示与打印出收集的各个有用数据、遥控与指挥其他设备等多种功能;每个数据资料收集器可以说是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分站,发挥着传输指令与收集数据的重要作用。它是数字的控制器,能够进行相关的控制运算、与中央设备及其他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而测量元件则主要由各种型号的流量传感器、温度及湿度传感器等组成;另外,控制器件通常有直流继电器、通阀,主要安装在各个监控设备的末端,提供与收集中央电脑所需的各种数据。

2 主要设备安装的施工技术

2.1 管线敷设技术

管线敷设的原则:在分线盒处,使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交叉的不同电压回路;在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应该及时切断施工电源;在管线敷设完成后,需检查和处理管路敷设前的准备。同时,注意某些线路,如通信线路、流量计线路、温度传感器线路、湿度传感器线路等,必须配置专门的线路导线。这些线路通常是由制造商供给专门的线路导线,或者应用屏蔽线;注意分管、分槽布置和敷设电源线、控制电缆及信号电缆;另外,应该将设备的一些工作接地处连接在别的弱电工程公用的接地干线上,这些电子设备主要包括数据显示通道(DDC)、网关、网络控制器、计算机等。除此之外,在建筑物中还安装有大量属于不同系统的电子设备,而且它们的工作频率、功能及抗干扰能力均不同,一定要按照规范要求对其进行接地。

2.2 配电箱安装技术

在施工中应仔细标注清配电箱上的编号,保持配电箱的整洁性。确保电源进线、负荷出线等与电气设备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需通过54线端子板与54线对开关箱内的金属箱体、设备安装板及其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或外壳进行电气连接,采用编织软铜线对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进行电气连接;在进行导线与电气设备接线端子、箱体的保护接地接线端子、中性线接线端子的连接时,需确保连接的牢固紧密,并配装弹簧垫圈;按照规范进行配电箱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保障其外部环境的安全。

2.3 远程处理机的安装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说是对建筑物内的空调机组进行大量监控。另外,系统与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在一条线路安装不同的处理单元RPU就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所以可以将各处理单元RPU安装在机房内及其附近场所,再将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中余留的输入及输出接口与周围的照明控制、水位信号、水流量计等进行连接,实现对整个空调机组的全面、准确的远程监控。另外,注意余留25%左右的处理单元RPU接口,以便于后期对系统的维护和发展。

2.4 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安装

直接数字式控制器(DDC),主要是由微处理器、输入与输出模块、自检软件、基础软件及内置的后备电池组成,其安装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注意严格遵循施工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通常为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以及便于检修的位置;另外,为了减少管线的布置和敷设、便于采样收集各种数据资料,需要在监控设备集中的场所进行分散的配置;还可以将其安置于电控箱或电控柜内,但应注意分开强弱电系统,以保障整个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除此之外,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应尽量平正、牢固地安装,注意垂直度与水平倾斜度的允许偏差均为3mm左右;若系统是Ⅱ类系统,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应该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供给电源。如若控制器配置有CPU,必须要有备用电池组,便于在停电时的不间断供电,防止出现问题。

2.5 输入与输出设备的安装

输入与输出设备应当安装在有利于其功能发挥的地方、便于日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

2.5.1 输入设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安装的具置的选定应该结合产品设计要求与现场建筑物内的实际情况。例如,不能将蒸汽的压力传感器、水流控制开关、水管的流量计及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管道的一些焊缝及其边缘处;在进行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温度传感器、水流控制开关及蒸汽的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另外,注意在完成风管保温之后,再进行风管湿度、压力、温度、空气速度、压差开关的安装;在安装风管型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时,必须避开出风口、蒸汽放空口等场所。

2.5.2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安装前要进行模拟动作;在安装时,注意令风阀、电动阀门的箭头与实际运行时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还需保证电磁与电动调节阀安装在回水管上;另外,如果电动阀门与管道的口径不般配,应该采取渐缩管件并多次试验的方法,经计算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3 安装施工中的质量监控

3.1 加强对施工技术及质量的监管。加大对安装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的检查力度,特别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箱、盒及管套等要进行严格检查,及时改进存在问题的地方,减少安全隐患;对安装施工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增强其技术水平,提高其质量意识。

3.2 进行严格的设备调试。电气工程调试是确保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设备材料质量、设计质量及安装质量的重要工艺,能够有效地检验电气线路的正确性以及设备的性能,所以需由调试单位与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严格按照设备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调试。一定要反复实验有关安全的各种控制、操作设备,确保其性能稳定性。

4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成为未来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向,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实现建筑智能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又具备一定的复杂性,文章从它的管线敷设技术、配电箱安装技术、远程处理机的安装、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安装、输入与输出设备的安装五个方面探讨了其安装的施工技术,另外还需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管以及进行严格的设备调试,全面确保系统安装质量,保证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性能良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提供更好的智能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胜荣.浅析电气自动化安装的技术要求[J].电气技术,2011(10).

[2]于涛,郭洪柱.关于在现代楼宇建筑中电气自动化作用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

[3]卢建兵.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上一篇:刍议如何评价地铁施工扰动区注浆效果 下一篇:浅析绿色建筑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