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书写忠诚

时间:2022-03-28 08:04:17

不辱使命,书写忠诚

去年9月1日,玉树,灾后第140天。在群山环抱的结古镇上,255医院和153医院两所野战方舱医院里,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生命诞生。在140天的时间内。两所方舱医院已累计接生新生儿154名,接诊病人53000余名,手术2700余台次,抢救危重伤病员近千例……两只绿色的“生命方舟”,默默地守护着灾区人民的健康。

而在相距千里之外的舟山。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于8月31日昂首起航。前往亚丁湾海域及肯尼亚等亚非五国执行“和谐使命―2010”任务。作为首次赴国外执行巡诊及医疗服务任务的医院船,它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军队“维护和平、关爱生命”理念的“和平之舟”。

“生命之舟”、“和平之舟”――这是我国军队卫生系统对祖国的承诺。对世界的宣言。

在刚刚过去的5年中,全军医学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服务人民,不辱使命,以辉煌的“十一五”成就,再次书写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致力提高核心卫生勤务保障能力

【数字】“十一五”期间,全军卫生系统在一些重要领域、关键技术实现新的突破,研制出53种21个型号的、科技含量高、战技性能好、保障能力强的二代卫生装备,获得国际、国家授权专利1626项,是“十五”期间的2.6倍,军队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解读】新中国的军队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从肇始于朝鲜战场、为应对西方大国核生化威胁而起步的“三防”医学研究,到历次自卫作战以来开展的战时创伤、烧伤医学防护研究;从起步时单一的野战救治医学研究,到如今覆盖“陆、海、空、天”的战创伤、烧伤、海潜、空勤、航天、核辐射救治医学研究以及高原医学研究,始终与国家安危紧紧相连。

2005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

矢志不渝的和平发展决心和国家综合安全需求的新发展,为军队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勾勒出清晰的发展目标――

“逐步向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拓展,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重大战略需求,以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为目标,提高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这样说。

5年来,围绕这一目标,军队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代装备:建成了以“车、舱、箱、囊”为主体,陆海空相衔接,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二代卫生装备体系,基本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由散装向整装”的跨越式发展。

陆上:野战急救车、装甲救护车和卫生列车形成了系列后送装备,战时伤病员后送能力明显提高;

海上:医院船、救护艇、卫生运输船、救护直升机、落水人员搜寻定位仪等装备,有效构成了海上卫勤保障链;

空中:救护直升机、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和航空医疗箱等装备,构成了空中伤员运送急救生命线……

此外。我军自主研发的生物侦察车、生物检验车、移动式P3实验室等大型骨干生防装备,能在3分钟内自动报警、2小时内提供生物战剂初步检验报告,先后完成了奥运安保、国庆阅兵等大型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保障任务。

――新药研制:在国务院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军地卫生系统共同牵头“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与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两大专项研究和军队特需用药研究,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国内第一个“甲流”诊断试剂盒以及抗“甲流”特效药物“军科奥韦”“帕拉米韦”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十一五”期间,为有效提升部队战斗力、保障军队老干部和部队官兵健康,在中央军委的关心下,军队卫生系统还统一提高医疗保障标准,保障用药品种已扩大到2135种。

――高原病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建成了可模拟海拔高度3000~10000米的、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医用低压舱群,组织进驻高原地区官兵开展高原适应性训练,使急性重症死亡率由37%降至0.5%以下。这一成果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信息化建设:建成国内最大的远程医学信息网和远程医学系统,从海拔5300多米的神仙湾哨卡到西沙群岛,从祖国最北端的漠河到全国迄今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墨脱,官兵不出营门就可享受到医疗专家的高水平服务,已实施远程会诊2.6万多例;拥有疫情直报点2148个,疫情防控陕速反应能力明显提高。

强化自主创新,依托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数字】“十一五”期间,军队卫生系统共承担国家、军队科研课题6275项,获得经费82.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8倍。其中,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973项目”17项,牵头“863计划”86项;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成果52项,其中一等奖6项,占全国卫生系统的85.7%;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军队医学专业重点实验室22个,军队医学专科中心30个,确立了军队医学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解读】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发展始终是国之大计――2006年,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特别是在核心技术和高新装备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推动军队医学科技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说。

“十一五”期间,依托国家科技创新平台而进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成为全军医学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成果斐然:

――基础医学:赶超世界水平。

组建了新概念武器医学防护学、野战内科学等13个军事医学学科专业;形成了卫勤研究、生物芯片、新药研发、基因组学等10类创新技术平台和海潜空勤医学、航空医学鉴定、航天医学工程等3个特勤技术平台;新建了国家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和肝癌科学中心,并被列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建设项目。

――临床医学:创造医学奇迹。

医用机器人、器官联合移植、烧创伤修复、颌面整形、介入治疗、于细胞移植、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临床技术,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医学奇迹。

总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实现了我国全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零的突破。截至目前,他们共完成22种心脏手术330例,其中5种手术为国际首创。

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牵头的“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序贯预防策略的建立和应用”课题,形成了一套胃癌的预防、预警、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军事医学:攻克技术难关。

基于自主科技创新而带来的医疗服

务水平提升,烧伤外科、骨科等具有浓郁军事特色的医学学科,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民用性,为广大人民带来福祉。

在2006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等历次重大烧伤事件伤员救治中,居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军烧伤救治学科技术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军队医院承担救治的军地烧伤伤员达6.38万人次,成功率达99%以上。

特别是近两年来,总医院盛志勇院士带领的学术团队,针对烧伤病人的修复创面因没有汗腺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现实,开展了汗腺再生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项目负责人付小兵院士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愈合研究终身成就奖”,成为获得这一国际大奖的惟一华人学者。

与烧伤科一样,从上世纪自卫作战中火器创伤救治研究起家的骨科,也是军队医院的传统优势。其中,总医院卢世璧院士自上世纪70年代起在国内率先研究的“人工关节置换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内80余家医院推广使用了这一技术,促进了我国骨科事业的发展。

我国交通医学研究的创始人王正国院士,主持了系列生物撞击机的研制及撞击伤发生机制与应用研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交通医学》和《冲击伤》专著,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轨道式生物碰撞实验室,使我国在交通医学及交通安全研究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军民融合发展,闻令而动,出色地完成各类应急任务

【数字】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军卫生系统共派出390多支卫勤分队、7000多名卫生人员参与医学救援行动。军队医疗队和医院累计救治伤病员80余万人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极危重伤员生命救治的奇迹:

青海玉树地震中,全军卫生系统共派出25支医学救援队,急救诊疗伤病员达7.3万人次,挤压伤、感染、休克、多脏器衰竭、高原病等防治新技术大显身手,并创造了高原医学救治伤员和部队在高原缺氧地区执行重大任务“零伤亡”的医学奇迹……

【解读】“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参与国家重大灾难和突发事件救援,是人民军队的使命所系,源自于这支军队与人民之间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担负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的重要任务,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战略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后卫生部部长张雁灵说。

“十一五”期间,军队卫生系统通过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加强军民医学科技资源集成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一

军队13支医疗救援队、11支防疫救援队、1支核生化现场医学应急救援分队和5支维和医疗分队,正式纳入了国家应急专业力量一体化建设,在国际维和、抢险救灾、奥运世博等应急卫勤保障任务中经受了考验:

国家卫生部、军队卫生系统建立了军地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合作机制,16支军队疾病预防控制力量纳入了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国家卫生部、总后卫生部联合深入开展了军队百所医院对口支援西部地区105所县医院工作,帮助西部地区医院新建了一批急需学科和骨干学科,填补多项当地医疗技术空白,为西部地区医院培养医学人才13000多人。

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等突发性灾难救援行动中,野战方舱医院、远程医疗会诊车、中型伤员运输车、野战手术车、防疫车等14种新研发的二代卫生装备被投入实战使用,大大增强了灾区一线伤员医疗救治、后送和卫生防疫能力……

军队医学救援力量作为国家战略应急救援体系的组成部分走出国门,承担了国际救援任务一

2010年1月的海地地震发生后,从我军卫生系统抽组的医疗防疫救护队携带先进医疗卫生装备万里驰援,赢得了国际赞誉……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仅在驰援海地之前的几个月内,我军卫勤演习的纪录就被两度刷新:

2009年6月,“和平天使一2009”中国与加蓬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行动在加蓬共和国奥果韦・伊温多省举行。这是我军首次与外军开展卫勤联合演习,拓展了中外军事合作交流的新领域。

2009年8月,我军在宁夏某合同战术训练了以高原地区地震及次生灾害为背景的“卫勤使命―2009”医学救援实兵演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军地双方联合行动,为后来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等医学救援,提供了宝贵经验。

创新人才政策,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科技创新型人才团队

【数字】“十一五”期间,全军卫生系统新增“两院”院士5名,院士总数达到29名;新增“长江学者”13名,5年中增长了3倍,总数达到13名。目前,共有59人在世界各类国际级和地区级的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其中3人担任国际军事专业主席职务,84人成为国内专业学会带头人。

【解读】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2006年6月,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提出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医学研究领域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政策优势的竞争,要吸引、保留、凝聚人才,就必须不断推进人才政策的创新,拓展人才的发展空间。”总后勤部政委孙大发说。

“十一五”期间,全军卫生系统通过实施人才竞争机制、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军事学科人才重点倾斜、启动高层次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创新举措,初步形成了以两院院士领衔、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体,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人才队伍――

吴孟超院士,历经50多年艰苦创业,带领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从当年的“三人小组”发展为今天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该院自建院以来共开展各类肝脏手术2.5万余例、胆道手术1万余例、其他综合治疗2.1万例,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

2006年1月9日,吴孟超被授予“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也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和军队奖给吴孟超的600万元奖金,被他全部用于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5年来,军队卫生系统共有600多名优秀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归国,担当学科发展带头人,为军队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5年来,军队卫生系统从医学院士到卫生士官、从将军教授到普通一兵都恪尽职守、鞠躬尽瘁――

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扎根34年。他组织研制了高原康胶囊、花虫胶囊、高红冲剂等15种药品,有效维护了边防官兵的身心健康;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鲜继淑,在汶川地震中钻进废墟,在黑夜和余震中寸步不离地陪护被埋小学生张春梅,直至次日凌晨小春梅获救;

某集团军装甲旅卫生士官鲁国领,自学针灸和中草药疗法,自2006年以来平均每年治疗病人1000多人次,治愈800多人次……

5年来,还有一些令我们难以忘怀的音容笑貌,虽然远去,却被永远铭记――

华益慰,总医院原普外科主任。他一生做手术数千例,一辈子没有出过医疗事故,一辈子没有收过红包,一辈子对病人负责,被患者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张新生,总医院原副院长。他行医62年,用医术和大爱服务广大患者,创造了许多救治生命的医学奇迹,被患者誉为“一身正气祛病除痛,两袖清风救死扶伤”的好军医;

冯理达,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她是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之一,国内外著名的免疫学专家。她用毕生报国图强,诠释着对党的深厚情感,被誉为“党的女儿”;

黎秀芳,军医学校原副校长。她是新中国护理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培养学生5000余人;创立并完善了“三级护理”等制度,开创了中国现代科学护理事业的先河;

孔宪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原一级教授。作为我国临床免疫学的创始人,他先后培养144名研究生,包括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名博士生导师和100多位教授。

“愿得此身长报国。”他们胸怀忠诚,以毕生的奉献,为祖国医学事业、为军队卫勤事业完成了一名赤子的奠基。

今天,“十一五”的军事医学科技成就已成为“十二五”规划新的历史起点,必将引领全军医学科技工作者在新的历史高度上继往开来!

上一篇:得了疝气不手术行吗 下一篇:关注网瘾少年,恢复健康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