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元宝区玉米田土壤改良示范试验

时间:2022-03-28 02:04:59

丹东市元宝区玉米田土壤改良示范试验

摘要为加大土壤改良项目推广面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此项田间示范。结果表明,施用生石灰与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施用配方肥在元宝区玉米生产上有增产效果,产量达7 710.0 kg/hm2,比常规施肥产量6 051.0 kg/hm2增产27.4%,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玉米田;土壤改良;示范;辽宁丹东;元宝区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98-01

丹东市元宝区现有耕地3 200 hm2,中低产田面积约2 600 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1.25%,面积大、分布广。低产田低产主要原因是:土壤酸度过大,影响微生物活动,并且磷元素易被土壤固定;农民施肥不合理,注重磷酸二铵的施用,忽视钾肥投入;注重氮肥追肥的投入,忽视钾肥投入;注重磷酸二铵作口肥施用,忽视作基肥施用,肥料利用率低[1-2]。进行土壤改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首要措施[3-4]。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5-6],2010年该区进行土壤改良项目示范试验,通过调整不同施肥数量与施肥种类示范区建设,探索出适合元宝区蛤蟆镇土壤养分状况的施肥模式,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面推广做好示范和样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示范材料

供试肥料为凤飞肥有机无机复混肥(8-12-9)、西洋配方肥(14-17-14)、二铵(18-46-0)、尿素(46%)和生石灰。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丹玉402。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底施凤飞肥525 kg/hm2+生石灰1 500 kg/hm2+追施尿素300 kg/hm2(A);底施西洋配方肥337.5 kg/hm2+生石灰1 500 kg/hm2+追施尿素300 kg/hm2(B);底施生石灰1 500 kg/hm2+口肥二铵112.5 kg/hm2+追施尿素300 kg/hm2(C);常规施肥作对照,即口施二铵112.5 kg/hm2+追施尿素300 kg/hm2(CK)。各处理示范田均设为666.67 m2,不设重复,顺序排列。

1.3试验概况

示范地点为元宝区蛤蟆塘镇金山村5组;示范田土壤类型为棕壤,5月12日整地施肥,底施农家肥3.75 t/hm2,将各处理所用肥料和生石灰按要求的数量底施,然后合垄播种,其中处理C和CK播种时需口施二铵。株距36 cm,行宽59 cm。5月17日喷洒乙草胺3 kg/hm2+阿特拉津3 kg/hm2除草。6月5日人工间苗。7月3日各处理追施尿素。9月29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施用改良措施对玉米生育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施用生石灰与底施西洋配方肥(处理B)比口施二铵(CK)千粒重增加31 g,施用生石灰与底施凤飞肥(处理A)比对照口施二铵(CK)千粒重增加8 g,不如处理B增重明显。各处理株高、茎粗、叶色等其余性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2.2施用改良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口施二铵、后期追施尿素的相同情况下,底施生石灰(处理C)比不施生石灰(CK)增产523.5 kg/hm2,增产8.7%;底施西洋配方肥(处理B)与底施凤飞生物肥(处理A)产量分别为7 710.0 kg/hm2和7 941.0 kg/hm2,分别比CK增产1 659.0 kg/hm2和1 890.0 kg/hm2,增幅为27.4%和31.2%;施凤飞生物肥525 kg/hm2(处理A),表现为产量最高,增产潜力最大;处理A比处理B增产玉米231 kg/hm2,增收369.6元/hm2,但化肥投入成本增加660元/hm2,因此纯增收比处理B减少290.4元/hm2。

3结论

施用生石灰对元宝区酸性土壤改良效果比较显著,在同样施用二铵时,施用生石灰比不施生石灰增产523.5 kg/hm2,增产8.7%;在同样底施生石灰时,底施525 kg/hm2凤飞生物肥和底施西洋配方肥337.5 kg/hm2分别比口施二铵112.5 kg/hm2增产1 366.5 kg/hm2和1 135.5 kg/hm2,增产20.8%和17.3%,说明施用配方肥和生物肥均比施用二铵表现增产,且效果明显,但如果考虑成本,推荐施用西洋配方肥。

4参考文献

[1] 谭金芳.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德清,韩晓日.肥料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朱明哲.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4] 黎忠祥,李红斌,邵艳,等.杂交玉米田肥料效应试验研究[J].云南农业,2010(10):21-22.

[5] 马新明,焦有.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与玉米生长关系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32(4):303-307.

[6] 郗金标,邢尚军,张建锋,等.几种重盐碱地土壤改良利用模式的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6):99-1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农作物叶面施肥的作用及技术 下一篇: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