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艳照门拷问隐私边界

时间:2022-03-28 02:03:56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干不出来的,关于腐败官员的丑闻层出不穷。随着辽宁省沈阳市卫生局局长的“开房门”淡出公众视野,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秦国刚的“不雅照”又粉墨登场。但很少有人思考当事者隐私保护的问题,在最终调查结束之前,因为私生活不够检点就要被全国人民“围观”,这是当事人必须要承受的吗?

正方:有权者让渡隐私 在秦国刚艳照一事中,不管该举报女子有没有别的目的,作为一名省管干部与他人有婚外性关系,却是事实。

赞成公布艳照的人,首先认为,网络举报,特别是实名举报,并不涉及姓名、肖像权等问题,因为姓名、肖像本就属于人格标识,用姓名、肖像指称特定人是其社会意义所在,不存在侵害的问题。

而且,在中国教育体系里,校长也有行政级别,也是一个官。公众自然有理由要求官员接受全方位的监督。

京衡律师团陈有西律师曾指出,公权人物因职权必须“让渡部分个人隐私权”,公务员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的隐私权固然小于普通公民。

反方:尊重当事者隐私 就隐私一事,北京市律师协会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峻铭律师认为,根据目前的法律及相关规定,网上曝光的这些信息,已侵犯当事人隐私权。

无论举报者还是传播者,在没有经过司法定性之前,应该对当事人的人格权予以适当的保护和尊重。

即便当事人行为最终被确认为违法犯罪,一旦涉及个人隐私的,根据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实施的《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相关生效裁判文书也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公布。

因此,无论举报者还是传播者,在没有经过司法定性之前,应该对当事人的人格权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尊重。至于经过司法程序以后是否要公开,要看事情如何定性。

官员让渡隐私权有法理依据 记者采访了北京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伟民律师。对于在网上艳照的做法,李律师认为,者已经涉嫌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我国有《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在保护个人隐私。

目前的社会舆论普遍认为,道德腐败官员与贪腐受贿、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往往关系紧密,舆论监督常常从官员艳照隐私突破,举报官员违法违规罪责。官员有权,不同于普通群众,这也是官员让渡隐私权的法理依据之一。

现在,既然艳照已经流出并且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当地纪检部门除了要查清艳照本身的问题之外,还要查清是否有问题。两个问题并不直接相关,但过去太多的案例难免让社会围观者产生联想。摘自《中国民航报》

上一篇:教材频出错是垄断酿成的苦果 下一篇:教书育人?圆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