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马蹄声

时间:2022-03-27 07:44:39

金秋十月,甘肃《读者》老总彭长城邀请了期刊界的一批老总,走了一趟河西走廊。

进入河西走廊,有座山始终伴随着你,它连绵起伏,盘垣千里,壁立于大漠与戈壁之中;它横空出世,主峰高达5827米,哪怕是盛夏,山顶依然闪烁着皑皑白雪;它百态千姿,三千多条冰川,像三千多条银蛇,在山峦间盘旋飞舞。别看它外表冷峻,其地下河却潜流涌动,孕育着河西的万物,这座山便是祁连山——河西走廊之父。

马蹄寺石窟群正处于祁连山北麓,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它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等7个石窟群,派生出来的大大小小石窟70余个,星罗棋布于松峰丹崖之中。马蹄寺石窟群自北凉开始,历经北魏、隋唐、西厦、元、明、清代,是一处延续时间长,建造规模大,内容丰富,保持较为完整的石窟群。是甘肃境内仅次于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而位居第四的石窟群,这当然成了我们重点采风的对象了。

我们是从张掖市区走进马蹄寺石窟群的。张掖是河西走廊的一个重镇,古称甘洲,享有河西粮仓之誉,“若非祁连山上雪,错把甘洲当江南”便是其生动的写照。一路走来,脚下的这片绿洲,虽没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那种精致,扑入眼帘却尽是大气沉雄的画卷,它有苍山、林海、深涧与流溪。常常看到的是:几株参天的古松,夹杂着一丛丛浓密的灌木林带;几条流溪,穿越着一片片莽莽的大草原;几片岚影,缭绕着一座座朦胧的远山。

我们首先闯进的是千佛洞。

它就靠在公路旁。仰眼望去,只见一片赭红色的峭壁依天而立,在上面依着山势,雕凿着大大小小洞窟,洞窟里雕着形态各异的石塔和佛像。

佛塔与佛像或石龛的结合,恰好是佛教自印度进入中国,穿过河西走廊乃至中原的一种例证。公元前3世纪的古印度,石窟仅仅是僧人休憩和修行的场所,捎带有佛殿功能,那时古印度反对偶像崇拜,提倡的是自我的清贫修行,石窟稳藏着“家徒四壁”之意,最早在佛教中的专用建筑则是佛塔。由于当时北印度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在塔身上雕满佛像与图饰,在建筑上称之为“浮图”,后来佛教则把佛塔称之为“浮屠”。佛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表达的便是救人命比建佛塔更胜一筹的要义。石窟进入甘肃河西走廊后,也就出现将佛塔建筑在洞窟或石龛里,成了僧人苦苦修行和信徒心灵与佛对话的场所。

据文献记载,这石窟应是北魏早期的作品。也许是年代久远,佛塔与佛像都风化得有点形象模糊,但依稀可以看出造型的古拙和线条的优美。站在石崖下仰望,依然有一种恢弘而肃穆的震撼力!

离开千佛洞,我们直奔金塔寺。

金塔寺,是马蹄寺石群中最早开凿的石窟,而且雕塑的作品也最为珍贵。它隐蔽于大部麻乡村南沟红沙岩壁上。我们走了大概20来公里的崎岖山路才到达。不过一路上古松蔽日,流溪淙淙,倒也十分养眼与悦耳。由于它养在深闺与不对外开放,倒也保存了原生态的风韵。

金塔寺开凿在距地面约60米的红岩峭壁中,有一条211级的陡峭石梯可以登临,金塔寺东西窟,中间由栈道相连,栈道下便是山谷与流溪。窟内现存佛像227尊,壁画近百平方米。其中最精美的雕塑为东窟的大型飞天,她神态安祥而脸容俏丽,却是人身鸟型,作飞翔状,整个雕塑古朴而又飘逸,佛教称之为“极乐世界之鸟”,是天国飞来人间布道福音的天使。它在中国雕塑史和石窟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站在她的跟前,我不得不被高超的古代雕塑艺术所折服。

它成形于1500年前北凉,出于匈奴人龟兹工匠之手,属于早年佛教雕像的代表作。有段时间它突然失踪,人们秘传它飞回天国,可后来查清是在马蹄寺一带传教的喇嘛带回了藏区,因为他们认为飞天是藏人的神。其实,藏传佛教是公元700年前后创立的,远远后于这飞天的雕塑时间。看来,佛国的神品人皆爱之,哪怕是虔诚的喇嘛,也忘了考证飞天的前世今生,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灰色的幽默!在相当小一点的西窟里,也有飞天的彩绘,其色彩丰富,神韵灵动。其年代要早于敦煌莫高窟的飞天。

马蹄寺石窟群的中心在马蹄寺,它飞峙于祁连山余脉马蹄山。关于马蹄山有这么个神奇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匹天马巡行于天际,又饥又渴之时,看见脚下的这片大草原,清溪流淌,水草丰美,于是飞下来食饱饮足,躺在风景如画的山岗上小憩,一觉醒来方知酣睡了数天,情急之下,一嘶长鸣,飞回天庭,在它腾空那一瞬,后蹄在一块巨石上蹬出一个深深的蹄印。人们认为这里是一片连天马都神往的福地,这蹄印是神马留给人间的吉祥物。于是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并把这座山称作“马蹄山”,后来慕名而来的僧侣,在此建造了他们的圣殿——马蹄寺。出于几分敬畏,几分好奇,我们进入马蹄殿探个究竟,果真在一块石上嵌着一个深深的马蹄印,这蹄印比一般马蹄印要大要深,也许只有神马才有如此神力在巨石上留下如此印记。

马蹄寺开凿在南北走向的峭崖间,中间只隔一道小山岗。南寺洞窟很小,深藏于森林与草原的怀抱之中,北寺石窟很大,散落在丹崖与峡谷之间。

藏佛殿是此地的主窟,如今已成一座空殿,出于北凉和北魏时期的雕像都不知哪里去了,残留的只是佛龛上的一些壁画,还有那眼夏不溢冬不涸的水井,它不流却不腐,清澈如镜,也许留给后人观照历史吧。

“三十三天”是马蹄寺中最壮观的洞窟,远远望去,那呈金字塔形的佛阁仿如一悬空寺,悬在丹崖之上。巨木作的门楣上,盤雕着色彩鲜艳的祥云;有点破旧的门框系满了朝圣者献上的哈达。阁洞飘出的袅袅烟火,仿佛在诉说这古寺昔日的辉煌和力陈今日依旧没有凋败。

“三十三天”是个佛教的名词,是护法神帝释天及其各部下居住的地方,说须弥山顶中央是帝释天,在四个方向各有8天神,这样加起来,就是33天。长城兄如数家珍般告诉我们,此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以后不同时期不断开凿,直到明代才凿成最后一层,共有7层之高,这是佛教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形式,底3层各有5窟,4层有3窟,5层以上内里各有一窟,上下叠加为金字塔形,每窟正中均开一大龛,内有石胎泥塑佛像,结跏趺坐,四壁残留着元、明时期的壁画。

“三十三天”虽悬在半山腰,但可沿着栈道登临。各层洞窟之间,则由隧道相通,这凿在崖壁上的隧道很窄,有些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过,这隧道很陡,陡得要攀爬才能潜行。来到顶层,踏进木头做的栈道,只感到脚下在摇晃,并吱吱作响,给人一种岌岌可危之感。真不知是工程开凿的艰难,还是有意考验每个朝拜者的虔诚。不过有一点倒是挺人性化的,就是每一层都开有大小不等的洞口,既通风又透气且透光,人们可以向外张望,白日可看到蓝天飘荡的云朵,夜晚可以看到天际流动的星河。与青竹黄卷厮守,有日月星辰作伴,在周而复始的暮鼓晨钟中,大抵也能消除几许寂寞与疲惫吧。僧,也是人啊!

从“三十三”下来不远,我们来到格萨尔王殿,只见香烟缭绕,一阵浓浓的酥油味充盈于大殿。被供奉于正殿的格萨尔王,正襟危坐,威严中透出一股英气,两旁的文武大臣,一个个气宇轩昂。格萨尔王原属青海吐蕃部落首领,后迁徙甘洲。这里流传这么个动人故事:当年格萨尔王率兵保卫自己的疆土,美丽的王妃在格萨尔马前跪别,王妃每天都登上山崖,期盼着格萨尔王凯旋归来,等来的却是格萨尔王战死疆场的噩耗,她泪雨滂沱,化作一泓瀑布从山崖倾泻而下。从远山望去,山崖上果有一飞瀑,袅袅娜娜忽隐忽现于薄雾中,宛如一白衣飘飘的女子,守望着这片土地,看来,不管什么民族都尊崇英雄与歌颂坚贞的爱情。

走出大殿,心中颇有一番感慨,马蹄寺石窟群最早因北凉的匈奴人起,又沿北族鲜卑人、晚唐回鹘人、西夏党项族人、元朝蒙古人兴,其中还有吐番人贡献,而佛教则像条纽带把它们各族人民怀系在一起,他们一代又一代共同关注这片土地的兴衰,守望着这个家园。

登上高高的石阶,远远看见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一顶顶雪白的帐篷和一个个蒙古包,点缀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犹如万绿丛中一朵朵白色的莲花,显得那么宁静那么祥和。这里居住着蒙古族、藏族、回族和裕固族的牧民们,他们和谐相处,携手共建自己富裕的家园。每年秋后,这里都有赛马盛会,这几个骁勇的民族,都派出自己优秀的骑手,在这大草原上比试一番。

“走,看赛马去!”长城兄大声地招呼着,这是他精心安排的一个余兴节目。一位裕固族姑娘微笑地迎了上来,她头戴桶形的小帽,帽沿下飘荡着七彩流苏,娇俏的脸胧上浮着两朵淡淡的高原红。她冲长城兄一笑:“彭总,安排好啦!”

赛马场设在大草原上,那里临时搭了一个观赛台,各族人们早已围得水泄不通,好客的主人为我们献上了哈达和酥油茶。我们坐在看台上,只听得三声长号齐鸣,赛马仪式开始了,先是藏族、蒙族、回族和裕固族的姑娘穿着民族的盛装,骑上四匹骏马,扬着鞭绕场溜了一周,然后骑手接过本族姑娘手中的鞭儿,翻身上马,号角一响,四匹马儿像四股疾风在草原上飞驰,撒下一串串清脆的蹄点,卷起一阵阵山鸣谷应的欢呼声……

历史像一条河,时间像一匹马。无论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能工巧匠,都是一位骑手,或涉足于潜流,或踯躅于岸边,撒下一串串的蹄点,这蹄点或被河水所冲刷,或被尘埃所淹没,最后剩下的只有沉淀下来的文化,一种渊远流长惠普众生的文化。

上一篇:独自莫凭栏 下一篇:以情入手 关注小学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