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些数字上的“复兴”,离复兴才更近等(3则)

时间:2022-06-08 06:39:44

少一些数字上的“复兴”,离复兴才更近等(3则)

少一些数字上的“复兴”,离复兴才更近

8月初,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称,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即完成了62%的复兴任务。然而,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复兴进度引发了广泛争议。

网民“xy大漠飘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不只体现在国力、社会发展进步上,更切切实实体现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指标上,如民主、法制、住房、医疗等各个方面。先不说大的方面,请问就业率何时才能实现100%?居者有其屋何时梦想成真?对于这些民生数据,调查者可曾关注过?如果避而不谈民生幸福指数,那么这些高高在上的数字所能反映的,只是“专家们”浮躁的心态。

网民“多彩娃娃”:民族的确需要复兴,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要和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盛世来比,更要和现在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来比,而不能只是坐井观天、自我麻醉。少一些不靠谱的数字迷恋,或许我们才会离中华民族的复兴更近。

网民“乔胖子”: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民族复兴的目标和内容也应呈现动态的变化。由此看来,“指数”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不言自明。既然如此,为何不踏踏实实做点有用的研究,非要耗费那么多的人力财力搞这么一个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重奖酒店1500万,纳税人的钱怎能胡花

近日,安徽省太和县市民反映当地拟通过财政奖励一家四星级酒店1500万元。对此,该县商务局有关人员称,奖励是按县政府文件执行的,目的是吸引投资。

网民“林萧”:地方政府为鼓励招商引资,对一些投资项目实行优惠、照顾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必须合法合理,并且在政策允许和民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而不能由政府单方面决定,想奖励多少就奖励多少。

网民“傅达林”:遵循现代民主政治原理,政府作为纳税人的公共财产“托管人”,职责就在于依照公共意志做一个好的“理财者”,确保纳税人的税负能够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500万元不算小数目,其奖励的正当性根据,并不是说县政府事先制定一个文件就可以实现的。人们关心的是,这么大的一笔开支有没有纳入公共预算?是否经过人大批准?奖励的效益是否经过了公众商讨和辩论的民主程序?对其执行监督又如何?如果绕开了上述追问,那么这种政府奖励便难言正当性与合法性。

网民“王军荣”:对于投资商最好的“吸引”,显然不是1500万的奖励,而是政府的服务意识、规则意识。如果能够做到“不请吃饭”就能够将事情办了,这样的投资环境谁都喜欢。

“白菜价”公车改革,是在忽悠谁

近日,河南中牟县由县纪委牵头、县国资局承办,公开拍卖了43辆超编公车。经过多轮竞价,所有车辆全部成交,成交总金额39.11万元,增值率达53.2%。有网民按照这一数据,核算出平均每辆车的拍卖价为9095.3元,而原价值还不到6000元,这一低价引发众多质疑。中牟县回应称,拍卖价格低主要是因为所拍车辆大多车龄较大、车况较差。

网民“汪昌莲”:拍卖超编公车,既可以避免公共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又可以减少公车支出成本,更可以遏制公车私用等违规现象,应说是一项多方共赢的善举。然而,如果是拍卖超编公车的善意,演变成了贱卖公车、变相私分公共财产的恶行,其积极意义就值得怀疑了。

网民“孙刚”:公众最大的疑问莫过于如此低价的公车需要改革吗?应当将改革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每辆车是何时购进、购进时的价格及发票、整改的具体打算、想要拍卖的公开范围和方式、最终成交价格等所有环节,都应当向公众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交代。像中牟县这样“经过了两天的公示”,公众又能够得到多少实质性的信息?

网民“潘福金”:此次公开拍卖的43辆超编车是“清一色”的低档车、破旧车、报废车,难道超编配置的公车都是这样的车吗?稍加推敲就站不住脚,所谓超编车是在已经配有足够数量车辆的基础上,又新置车辆。从时间逻辑来看,后购的车辆“鸠占鹊巢”,属于真正的超编车。

上一篇:麦积山物语 下一篇:独自莫凭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