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金边发言剑指中国

时间:2022-03-27 07:09:04

希拉里金边发言剑指中国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7月12日再次“剑指中国”,声称这一地区的国家“不应通过压迫、恐吓、威胁或武力”解决争端,要求东盟“又快又好”地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希拉里的这一表态直接扛上了中国的立场,美国这是在做什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7月12日再次“剑指中国”,声称这一地区的国家“不应通过压迫、恐吓、威胁或武力”解决争端,要求东盟“又快又好”地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希拉里的这一表态直接扛上了中国的立场,此前中国一再呼吁,东盟论坛不适合谈南海问题。路透社评论称:“美国已经深深卷入南海争端。”从中国东边的日本,到北边的蒙古,再到南边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希拉里绕着中国走了大半圈,说的话也从民主、人权过渡到更具体的“南海行为准则”。美国这是在做什么?日本《产经新闻》称,美国要通过“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把中国赶入绝境。

但美国的强势介入并不能改变东盟国家对“南海行为准则”的分歧。《纽约时报》称,东盟国家“有一种”这两个国家千万不要打起来的“焦虑”,他们谁都不想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站队。美国要用它的强势表明重返亚洲的决心,但“德国之声”评论说,“对外强硬其实是对内表态”,美国重返亚太的计划虽然声势浩大,但持久性仍是个问号。

金边的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议7月12日进入第4天,第2届东亚峰会外长会、第东盟地区论坛闭门会、第东盟地区论坛全体会接连举行。在金边的记者感觉到,与前几天相比,记者们的“热情”也大幅高涨,每场会议都被挤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之争也更加“激烈”。有记者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希拉里来了,连安保也更严格了”。

实际上,真正让“南海争端的阴影”越来越重的是希拉里。路透社报道称,希拉里7月12日在东亚峰会外长会开幕时的发言剑指中国”。她说:“我们认为,这一地区的国家应进行合作,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争端,不应通过压迫、恐吓、威胁或武力。”希拉里还称,美国希望所有相关方就南海争端举行会谈,这一立场可能让中国感到失望。

希拉里在7月12日的一系列双边活动中,也处处针对中国。菲律宾外交部7月12日声明称,希拉里在与东盟各国外长会见时称,东盟应该对黄岩岛冲突表明态度,希望东盟能“清晰阐明其在黄岩岛问题上的立场”,“又快又好”地完成地区的“南海行为准则”。希拉里还警告那些不愿支持这一立场的国家称:“今天可能还只是一些东盟国家面临的挑战,如果所有的东盟国家都不加以解决的话,明天可能就会变成其他东盟国家都共同面临的问题。”

日本TBS电视台7月12日称,希拉里在和日本外相的会谈上,赞同尽早制定“南海行为准则”遏制中国。日本富士电视台认为,“行为准则”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是无论如何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准则,但对美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来说,准则是必要的,因此美国才穿梭在东南亚国家之间,利用和菲律宾、越南对抗衡中国的需要,而推进“行为准则”早日制定,同时也扩大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

日本《产经新闻》7月12日称,围绕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东盟各国进行关于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的商讨,中国虽然对“行为准则”的制定表现出赞同的姿态,实际上却出手阻挠,而且也回避回答正式开始磋商“行为准则”的时间,而美国针对这种情况,现在打算推动“行为准则”的早期制定,准备把中国赶入绝境。

中国的立场是坚决而且一贯的。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官方媒体7月11日的一篇评论文章给希拉里泼了一盆冷水,该文章说,在金边参加会议的各国部长应当注意不要让南海问题分散其注意力,因为东盟会议不是讨论这一问题的适合场所,会议应当专注于增进互信、加强合作,把南海问题留给中国和具体的东盟当事国解决,这是重要而关键的。

针对个别国家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提及黄岩岛事件,中国外长杨洁篪指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菲方面动用军舰在中国领土上伤害中国渔民,在中国引发广泛的关注和民众的强烈不满。

在此前的一系列东盟会中,东盟各国也未就“南海行为准则”达成共识。香港《南华早报》7月12日报道说,东盟国家为缓解南海紧张局势而制订的“南海行为准则”因缺乏相应执行措施受挫,一些外交人士和分析师认为,这说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7月12日会见了希拉里。杨洁篪说,亚太是中美利益交织最密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中美在亚太应构建合作共赢的良性互动模式。希望美国尊重包括中方在内本地区国家的利益和关切。

希拉里在会见前大谈合作。据路透社报道,希拉里7月12日与杨洁篪会晤前表示,美国和中国将在亚洲展开合作,找到共性以确保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她说“让我很高兴的是,我们将发表一份联合媒体声明……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即美中不仅能而且会在亚洲进行合作。"

“在宣布与越南、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之后,美国就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卷入南海争端”,路透社7月12日的报道并不相信希拉里不针对中国的说法。报道称,在华盛顿宣布将极大地重塑美国在亚洲关系之后几个星期,希拉里便对包括蒙古、老挝和越南在内的亚洲诸国进行访问。美国的这些举动被看作是试图抗衡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幌子。

美联社也说,奥巴马政府对中国施压,要求北京接受“南海行为准则”的规定,美国这一艰难的调解努力将受到来自中国的阻力。对于美国来说,这一外交困境将是对奥巴马政府在亚洲推行“支点”政策的重大考验。然而,美国这一行为却拉拢了东南亚那些曾经对美国怀有敌意的国家。

希拉里亚洲之行受议论较多的包括7月11日对老挝4个小时的闪电访问。《华尔街日报》说,华盛顿正在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结盟的行动,以制衡中国在该地区日益提高的影响力,而与老挝的往来正是这一行动中的一个环节。韩国《朝鲜日报》称,此举是为了继缅甸之后,进入另一个中国“前院”。希拉里在最后时刻才决定将老挝列入访问日程。美国国务卿上一次访问老挝,是老挝实行君主立宪制时期的1955年。美国此举是为了牵制在该地区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国。

“德国之声”7月12日以“东盟各国两面下注不得罪中国”为题报道说,从全球媒体的报道来看,南海声索国间虽然时有摩擦发生,但情势仍不至于升级至国际法庭需要介入的阶段。东盟国家或许对中国有批判和指责,但并不愿意扩大争端,“各东南亚国家媒体的社论都在提醒他们的政府,不要做过头”。文章还认为,美国也不愿卷入军事冲突,“对外强硬其实是对内表态”,美国重返亚太的计划虽然声势浩大,但持久性仍是个问号。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政策学院教授黄靖认为,美国亚太战略本身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连贯的地方。它是长远战略还是短期战略,目前在美国国内仍然存在争论,而且它还面临经济资源的巨大限制。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希拉里在亚洲之行中对经济事务表现出额外的关注,意在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华盛顿已经认识到,刚开始将着眼点重新放在亚洲时,对军事成分给予了过多的重视,产生的后果是与中国的过分对抗,这使得某些国家感到不安。一位东南亚国家高级外交官说,“有一种”这两个国家千万不要打起来的“焦虑”,“谁都不想”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站队。文章称,的确,将中美两国的竞争引向贸易领域,而不仅是军事领域,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华尔街日报》在评论美国搅入南海争端的困局时也说,除中国反对外,另一块很大的绊脚石是东南亚国家本身无法就这个问题的施压力度达成一致。对南中国海有领土主张的临海国家(特别是菲律宾和越南)希望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而其它国家则对采取可能会令中国难堪的措施持谨慎态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洲国防军事学院教授塞耶说,对很多东南亚国家而言,安宁要比逼迫中国做它不想做的事情更为重要。

(据《环球时报》)

上一篇:王家坝精神的理论思考与践行 下一篇:高考志愿遭篡改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