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脑溢血死亡率达40%

时间:2022-03-27 04:38:02

冬季寒冷,脑血管意外频发,脑卒中(中风)成为我国第一致死病因。专家建议,任何怀疑存在脑血管病变的患者,都应尽早做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颈椎病”竟是脑血管阻塞

75岁的高女士1年多来反复头晕,伴随经常性恶心、呕吐,在多家医院做了颈椎片,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因此按颈椎病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脑供血不足来治疗,但一直未能改善。近日她的头晕更严重了,而且伴随视物模糊。考虑到高女士发现高血压8年、糖尿病两年,存在脑血管病变等高危因素,医生给她做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远端闭塞,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最后接受左侧颈内动脉支架治疗后症状改善。

对这种头晕只治颈椎病,因此延误脑血管阻塞病变的情况并不少。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科副主任王硕说,对于存在脑血管病变的任何怀疑,应尽早做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为好。

“红眼病”竟是脑出血偏瘫

45岁的王先生两周前出现红眼症状,偶尔还会耳鸣、头疼。由于工作繁忙,他只是让家人到医院按“红眼病”开了些药回来吃和滴用。没想到上周在一次工作应酬中他喝了不少酒,回家后不久头疼欲裂,随后左侧口角下垂、流口水,左侧肢体不能活动。

送医院急救后发现,王先生右侧一处脑动脉瘤破裂,造成出血性脑梗。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后,患者出血止住了。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溢血,只占脑卒中病例的25%左右,但第一次出血就有30%~40%的患者死亡,死亡率和病残率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小卒中可能藏着血管大问题

脑溢血和脑缺血都叫脑卒中,前者病因是脑血管破裂出血,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后者则是血管闭塞导致脑缺血、脑组织坏死,即通常所说的脑梗,缺血性卒中最为普遍,占卒中病例约7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者可导致脑血管斑块形成狭窄、堵塞、脑梗塞,相应脑功能丧失,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头晕、意识不清,甚至致命等。

斑块发展除了会造成血管堵塞外,还可能出现脱落,然后沿着血流方向随机流动,阻断小分支血流,大、中、小卒中正是依据阻断血管的面积而区分。因此小卒中可能隐藏着大问题,如斑块原处于大主干血管,不处理就可能出现影响范围更大的卒中。

手麻、脚麻、单眼或双眼短时视物不清、头疼等都可能是脑血管病变的“轻表现”,一定要弄清楚病因。一旦进入脑梗,治疗的黄金时间只有3~6小时,患者约1/3会死亡、1/3残疾,只有1/3康复。有心脑血管慢性病的患者,入冬后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并积极戒烟戒酒。

卒中急症首选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变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下容易突然爆发。因此,一旦出现中风“轻表现”,建议做脑血管体检筛查。脑血管疾病检查有:超声波检查颈动脉、椎动脉,但无法全部看清血管;脑血流检测可发现颅内外脑血管堵塞一半以上的病变;核磁共振、CT,可用于了解脑血管,但其准确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王硕表示,有条件还是推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通过在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入一根较细的导管,在X射线透视下送入供应脑的血管分支中,注射造影剂后记录图像,可以检查脑血管的动态过程。卒中急诊时应当首选脑血管造影,因为这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最准确的检查方法,被称为“金标准”。对于有危险因素的人士,王硕建议40岁后多做颈动脉B超检查。

有这些症状立即就诊

大约1/3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过小中风发作的情况,这是发生中风的预兆。专家指出,小中风症状可能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但均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往往被患者忽视而不去就诊,这是非常危险的。当发生以下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1.一侧面部或手脚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2.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眩晕、摇晃不稳。

3.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4.难以忍受的头痛,喷射状呕吐。

5.一侧眼睛失明或视力下降。

(摘自《广州日报》)

上一篇:保住饮食里的护心营养 下一篇:开窗负压吸引术应用于颌骨囊肿治疗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