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文学社团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3-27 12:16:38

谈新课标下文学社团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开展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是配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助于写作教学的开展。由此看来,文学社团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新课标;文学社团;高中语文教学;促进作用

引言:

文学社团是中学生课外组建的以文学交流为主的团体,它是一种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以及给学生文学的滋养。组建文学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并且可以不断完善自我的自由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分数的压迫,没有升学的压力,只有爱好,只有文学,它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语文世界,给学生一篇开阔的写作天地,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进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与同学之间的联系,是素质教育良好的体现。

一、文学社团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

文学社团不仅仅是学生的社团,也是全体师生的社团。文学社活动并非是凭借学生一方的力量就可以办好的。没有老师指导的文学社活动,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常常会借助教师的力量,或是向教师讨教一些活动思路,或是请教师帮忙拓展一些活动内容,亦或者请教师帮忙检验活动成果,评判学生作品,等等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参与其中,并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而这种课外活动又不同于课上,师生间不再是一对矛盾共同体,而是互相帮助,互相支撑的,是平等的,是更利于沟通的一种新型关系,这种关系不但使学生同教师的沟通更加密切,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二、文学社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

文学社团因为是课外的活动,更偏向于走向社会,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将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增长一些社会经验,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历史人文知识。如,我们学校的文学社团就利用寒假的时候去乡间搜集和整理各种各样的民间传说、民俗故事、民俗歌谣,还有字谜、灯谜、对联,这些在民间是俯拾即是的,但是学生没见过,没听过,所以十分感兴趣,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也是意义重大。同样是这些内容,如果我们机械地在课堂上讲授出来,学生可能印象不会深刻,而经过自己的手调查收集,他们就会过目不忘了。这样的课外社团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群体意识,提高了与人合作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团队协作意识都有很好的作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还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课堂上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也是教师无论如何也灌输不进去的。

三、文学社团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前文我们讲到,文学社团活动进入乡间搜集各种民间传说,民俗故事,灯谜对联等等,这些也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语文包含着一个很广泛的学习空间,语言、文字、传说、小说,甚至影视、歌曲都是语文学习的对象,从这些林林总总的事物中,我们总能学到语文知识,而且会比课堂的灌输更加有效。

首先,文学社团开展活动的出发点是在课堂教学和知识讲授的基础上,组织一系列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活动,并在其中渗透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从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与情感素养三个维度展示学生和社团风采。

其次,文学社团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赛、课本剧表演、研究型学习及成果展示,创办手抄报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和外出采风及写作,并以校刊为平台全方位展示学生作品,激发他们文学创作的积极性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再次,文学社团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通过以上的一系列的活动来达到“大语文”的效果,使学生不仅能将课堂知识用运到实践中,而且也使他们通过亲身参与得到了锻炼,获得了身心的愉悦。这无疑会对他们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意义。

最后,文学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学生在语文学科之外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实践园地。学生文学社团活动本身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活跃身心,陶冶情操,铸就人格,以及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等,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此看来,文学社团活动打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沟通了课内外、校内外的联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综合学习的桥梁,是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它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四、文学社团有助于促进作文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有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或许是由于学生阅历较浅,平时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缺乏写作素材,感觉无话可写。我们也曾经想过无数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然而最后却发现效果都是不太明显,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因此,调动学生写作兴趣便成了我们苦苦思索的问题。直到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学生更乐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从课外的社团活动中也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素材,而且参加文学社团的同学多为爱好阅读与写作的同学,他们积极投入社团活动,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发表在社刊上,或者学校校刊上,被其他同学看到,那些激扬的文字无时无刻不涤荡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也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一来,文学社团的同学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同学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个氛围不是教师刻意营造的,少了许多人为因素,但是却能润物细无声,在自然、自觉的氛围下,让书香弥漫整个校园,促进学校整体的作文教学水平。这样的作文教学是轻松的,也是高效的。

结语: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尤其是高中都将语文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中,局限在考试的范围内,考什么学什么,割断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一切课外学习渠道,最终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获取的语文知识有限,学习热情和兴趣也十分低下,致使语文教学成为家长老师都头疼的学科。而可喜的是,长期以来,虽然中学生有着莫大的升学压力,但是在中学校园依然会有学生文学社团在顽强的存在着,而且会时不时的给我们一些惊喜,是打通语文课课内与课外练习的重要渠道,因此,文学社团值得我们重视,更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参与其中,将知识活化、融合进学生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中,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社团有这么多的促进作用,因此,不但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参与其中,而且学校领导也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遵循新课标理念,努力挖掘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因素,切实制定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在文学的园地里,切实提升语文素养,提高对我们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成长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友.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学社团活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安媛.对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思考[J];天津教育;2010年04期.

[3]邵天伟.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01期.

[4]康辉.中学文学社团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学位论文.

上一篇:体育高考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 下一篇:探讨新时期中专学校图书馆发展的思路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