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北京奇遇和那个让我刻骨铭心的人

时间:2022-03-27 07:41:39

岁月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颠簸得久了,就留下了一些闪光的东西。让你一辈子想着、念着、回味着,直至刻骨铭心,永远忘记不得。

奇异邂逅

1975年9月13日,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天。这天傍晚时分,第二次来北京出差的我来到北京东四附近的一家餐馆用餐。刚一落座,就发现坐在我左边的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边用餐边打量我。等听到我叫菜时,操着一口四川话,他便从布包内掏出一张照片来继续盯着我看。稍倾,便发问:“请问先生贵姓?”“敝姓郭。”“你是不是叫郭宏经?”“是,老师傅,你怎么知道的?”他说:“这张照片是你的吗?”我接过来一看:“正是我今年夏天准备办汽车月票用的,它怎么到你手里了呢?”“你在北京丢过钱包没有?”“丢过。”“我有幸拾到了你的钱包,找你找得好苦啊!今天却在这里把你遇到了。”

物归原主

上次到北京出差,我丢了钱包,钱包内装有50斤全国粮票,是我两个月的口粮,有7丈军用布票,等于4个半军官的全年用布量,是战友托我买衣料用的。有48元,另有一斤四川粮票,一张半身照片。懊恼之余,我也只能匆匆结束了我的第一次北京之旅。

捡到钱包的老人叫齐祖访,祖籍四川,本想把钱包交到公安局。但是想到包内有张照片,照片上有红领章,说明失主不是现役军人就是转业干部,照片背后有姓名,不如写招领启事。

他把启事贴于美术馆附近的石柱上,留下自己的住址。此后,他就将每日清晨的锻炼地点改为在美术馆附近进行。边做体操、跑步,边观察行人看启事的动静。同时,到四川人活动多的地方去找,他多次去了四川饭店、京蓉餐厅、四川驻京办事处;去了两个火车站、19个汽车站,到过40多个路口,结果是一无所获。不想却在这个小饭馆,遇到了我。

在餐馆吃完饭,齐祖访把我带到他的家――一间北京老式木板隔房,室内面积不大,陈设简洁明快,墙上一份大体育报最为注目。他曾是某厂男子篮球队的中锋,受过八一队国手钱澄海的指教,老伴已经谢世,有3个女儿,大女儿齐宗华在中央机关工作,二女儿齐宗志在高校里任教,三女儿齐英在照相机厂工作。老人按钱包所列清单将失物退还了我,并执意要送我15斤北京细粮票(一人一月只供应2斤,可吃米饭)、12张北京工业券,我多次推诿不要,他还是硬塞给了我。并嘱咐我凭券买点价廉物美的东西,给家人带回去。当年凭券买的挑花双人毯子,用了30来年,现在依然完好。

忘年之交

第二天,我特意买了水果点心等物品去看他,向齐祖访表示感谢,可他执意不要。只留下一个桂林产的烟嘴作纪念。闲谈中,齐祖访和我聊起我俩都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篮球。次日,他送来上海男篮对辽宁男篮的一场球票。我兴冲冲地跟他前往首都体育馆,听说票很不好买,是排了很久的队才买到的。球赛精彩纷呈,扣人心弦。齐祖访对双方队员了如指掌,一一向我介绍,和他在一起看球,简直是种享受。球赛结束,齐祖访有事要先走。临走前对我说,3000多名观众在这里转车,可能要30多分钟,你若感到寂寞,可到街那头去看一下新闻橱窗。分手时,我给齐祖访球票钱,他说什么也不要。我约他,在回四川前吃个告别饭。他欣然答应,可又约法三章:出门在外要节约开支,菜由他点,控制在4元以内。结果,叫了两个菜一个汤,7两饭,才2.85元。

回川后,我给齐祖访去信表示感谢,他回信说:“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他得知我们两个孩子是少年篮球队员,就来信反复讲少年篮球训练中的技术和战术问题。

1976年1月,我妻子去首都出差,也曾看望齐祖访。回程时已临近春节,她带着五六个旅行包,挤硬座回四川成为一大困难。齐祖访获悉后,想方设法弄来一张卧铺票,还嘱咐同车厢的一位男士照顾我妻子。开车之前,齐祖访又提了4斤肉、4斤板油来,说这是托人买来的,带回去好过年。望着老人被寒风冻伤的双手、朴实的笑容,妻子的眼泪止不住地在眼睛里打转。

三代情缘

唐山地震期间,我们彼此通讯中断了。1977年2月我接到他小女儿齐英来信,告知老人已经因为旧病复发,不幸于1976年逝世……她父亲叮嘱女儿们永远和四川的朋友保持联系。我看着信,内心震痛不已,眼泪迅速滚落纸上。

70年代末,齐英去法国勤工俭学,联系任务交给了二女儿齐宗志。她获悉我们孩子进入中等学校,迫切需要参考书籍,又从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给寄来大量的参考书和资料,6年间,先后寄来书籍40余册,卷子资料60余份。1977年2月,齐宗志夫妇知道我收集总理的剪报,寻来《天安门革命诗抄》首版本送给我。更难能可贵的是,齐祖访1975年年底开始给我们寄年历画,后来他的女儿们则改成每年年底给我寄挂历,1996年齐宗志夫妇赴美国探望女儿,年底想到还未寄挂历,又赶紧从美国买了两本寄到北京儿子处,由他转寄给我们,3代人的联系保持了20年之久,花开花落,年年不断。

如今,这一珍贵的友谊还在继续写下去,我保存好他们寄来的每一本挂历、每一本书籍、每一封来信,把它整理成家庭档案,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和心目中。我在档案的扉页上认真地写上两行字纪念齐祖访:

“人,不一定伟大,但可以崇高;人,不一定有多少财富,但不能没有教养。” (责编/孙展)

上一篇:年底贺岁剧很温馨 下一篇:七旬老太打赢退养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