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3-27 02:01:44

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不同年龄、避孕方式和不同妊娠次数育龄妇女患宫颈糜烂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患病情况和患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已婚育龄妇女预防宫颈糜烂病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已婚妇女 宫颈糜烂 调查分析

自2006年6月~2006年11月,笔者对五蛟乡7个行政村的育龄妇女巡回义诊中,随机抽取1240例,对宫颈糜烂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情况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五蛟乡已婚育龄妇女,年龄均在21岁以上。调查方法:制订妇女病普查统一表,由专人填写,孕产次、避孕方式及生殖健康情况,行常规妇科检查。患病情况 共调查1240例,患病人数为593例,患病率为47.8%。

结 果

不同年龄组与患病的关系:23~29岁受检280例,患病132例,患病率为47.1%;30~39岁受检510例,患病282例,患病率为55.3%;40~49岁受检230例,患病95例,患病率为41.3%;50岁以上受检220例,患病84例,患病率为38.2%。受教育程度与患病的关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545例,患病293例;占53.8%;初中420例,患病210例占51.4%;高中275例,患病84例 占30.6%。

避孕方式与患病的关系:置宫内节育器者受检528例,患病164例,患病率为39.5%;绝育手术者受检375例,患病194例,患病率为51.7%;口服避孕药受检172例,患病100例,患病率为58.1%;使用者受检165例,患病97例,患病率为58.8%。妊娠次数与患病的关系:妊娠1次者受检417例,患病164例,患病率为39.3%;妊娠2次者受检370例,患病182例,患病率为49.2%;妊娠3次者受检285例,患病148例,患病率为51.9%;妊娠4次者受检116例,患病68例,患病率为58.6%;妊娠5次者受检39例,患病24例,患病率为61.5%;妊娠6次以上者13例,患病9例,患病率为69.2%。

讨 论

由以上调查可见,不同年龄组患宫颈糜烂的人数对比差异较大,20~3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这与正值生育时期生育器官和卵巢内分泌功能旺盛,致使整个机体形成周期性的改变,子宫内膜、阴道上皮脱落,自身免疫能力处于低水平有关;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年下降。受教育程度不同与患宫颈糜烂病有密切关系,文化程度低者患病率高于文化程度高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这与受教育少,自我保健知识缺乏,性生活卫生及外阴阴道卫生注意不到有关;避孕方式与患宫颈糜烂有直接关系,如使用等外用工具患病率较高,因有避孕效果好且能防止性传播疾病,应用者较多,但其成分为乳胶制品,属于一种化学物质,对子宫颈表面有磨损、破坏、腐蚀作用,接触阴道面积大及带入的残留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较长,当机体抵抗力低时,病原体侵入宫颈引起炎症反应,表现之一即为糜烂;口服避孕药次之,这可能与避孕药物影响内分泌有关;宫颈糜烂患者随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升高,1次妊娠者患病率为39.5%,而6次以上妊娠者患病率为70.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这与多次妊娠流产造成子宫颈机械损伤及子宫内分泌功能减退有关系。

降低宫颈糜烂患病率的主要措施: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预防宫颈糜烂是防治和阻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根据本次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降低宫颈糜烂患病率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的育龄妇女,要定期到指定单位咨询并接受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②注意个人卫生,尤其要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卫生。③正确处理分娩过程,防止宫颈创伤。④妇产科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产后、流产后及手术后感染的发生。⑤定期开展对已婚育龄妇女以宫颈癌为重点的妇女病普查工作。⑥提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避免过早、过多、过频的生育和流产,采取良好的避孕措施,避免反复人工流产,分娩和流产都会造成宫颈损伤,⑦指导已婚育龄妇女采用以宫内节育器为主的稳妥有效的避孕工具,防止因医源性和机械性创伤所致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西医杂志,育龄妇女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关系的临床研究.,2006,7(8)

2 乐杰. 妇产科学. 第6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一篇: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综合征35例分析 下一篇:心脏起搏技术临床应用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