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入侵”

时间:2022-03-26 10:59:51

中国式“入侵”

当中国红持续出现,当龙图腾卷土重来,当熊猫被拍成电影,当时尚偶像黛塔,范・提思穿着“祥云”闯荡世界,毫无疑问,一个走中国风路线的时代正悄无声息地到来。

中国风,已经成了西方时尚字典中的常用词汇。上世纪80年代,Yves Saint Laurent开始在服装设计中引入中国元素,可谓中国符号的第一推手。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西方设计师纷纷迈上探索中国元素之路,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T台上出现更多的中国细节,且越发贴近真实。一直在作品中借鉴中国元素的Giorqio Armani本季在其系列的上衣、礼服和饰品上都添加了漆黑色的流苏。再有以Viivienne Tam、Vera Wang为代表的华人设计师,则善于站在西方人的角度来诠释他们所熟悉的中国文化。

西方人对于中国风的借鉴,难免会犯一些“断章取义”的低级错误。如家喻户晓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就是一个关于时间和地理“概念模糊”。叫人“啼笑皆非”的LV蛇皮编织袋如一出恶作剧。但不得不说西方人很刻苦。一双叫“飞跃”的球鞋,跟50年前那双一模一样,被印上了法国标签,赋予性格,重新包装,卖到50多欧元,好像负载了某种沉甸甸的精神。到外国转一圈,才会让我们念起它们以往的好来。

看看今天的本土设计,呈现的多是对西方二次拷贝的翻版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元素被这个国家的设计师忽略了,退出了主流舞台,成为小众。我们的时装正在失掉精髓!这可不是小事一桩。即便媒体大肆鼓吹中国风,那些硬生生拼贴中国符号、流于表面的设计是多,看到的才情火花是少。作为内地新锐服装设计师,谢峰、吉承和翟晏新的设计都有中式元素的影子。他们将东西交汇的精神内涵无须解释便强有力地表达了出来。然而仅凭一己之力,难以高屋建瓴。才华横溢的人很多,但还需要更多。

在未来的几个季节中,中国风将继续盛行,但是请记住时尚界的流行法则就是推陈出新。将传统的服饰进行再创造,而非人云亦云。埋头苦干,将我们文化的精髓尽量准确地表现出来。否则只能坐等西方吹回的“东风”在本国收获无边效益。

上一篇:8月运程抢先报 下一篇:秀发美不美头皮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