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评说,这样的高薪

时间:2022-03-26 04:17:04

从平安高管6616万元的天价年薪中我们看不到公平,尤其看不到程序公平。

2007年,中国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税前收入6616万元,这就是说即便过春节在家休息,马董事长也每日有18万元进账。我们咋舌之余不禁要问,何德何能,拿如此高薪?他的工资标准是谁给定的?

自己定的!可能你不信,真是自己定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几大国有银行、金融企业高管是政府任命的,但他们如此高的年薪是自己给自己发薪水,问题比较多。小银行高管都是聘用的,之前已经谈好年薪问题,所以问题少。“要讨论上市银行高管薪酬高不高,首先得有个标杆。”著名管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吴春波说,首先要看上市企业效益如何。如果效益比往年下降,高管薪酬却在上涨,就更不合适了。专家们说话含蓄,老百姓就不这么说。他们认为这就是在钻国家的空子,用权抢钱,明目张胆地、肆无忌惮地在抢钱。

平安集团是一家国有企业,一家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凭什么拿天价年薪?且不说放眼社会,6600万元的高薪能让芸芸众生仰止,就在平安内部,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也够大的,这样的薪酬制度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

有网民说:“6600万元的年薪,简直就是个大笑话。平安保险公司不是马明哲等高管几个人的,既然它上市融资了,所有买了平安股票的股民都是股东。如此往自己兜里装钱,股东们同意了吗?”又有人问:“中国平安A股股价去年10月以来从最高149.28元暴跌到近期的50元,其间市值缩水近2/3,可是,中国平安的薪酬激励却不与股价涨跌情况挂钩,这是什么道理呢?”

上市企业更应该体现公平,做公平的先行者。然而,从平安高管的天价年薪中我们却看不到公平,尤其看不到程序公平。公平的实现是需要手段的,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只有真正落实国有金融股权的所有者,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看来,在不能完全落实股权所有者的今天,落实制衡机制无疑是当务之急,否则,再次面对这样的高薪,咋舌之余,老百姓该拿什么来评说?

上一篇:领导干部应重视提升个人形象 下一篇:公务卡:刷亮公务消费监管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