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产业聚集实现循环经济新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3-26 02:25:15

通过产业聚集实现循环经济新模式的探讨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或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行业特点,是一种多样化的实践探索过程。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条件、资源环境基础和外部发展环境决定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产业聚集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模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自发战略转型模式,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基础的资源型地区战略转型模式和中西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等等,但如何在市县层级采取针对性强的举措加强循环经济的实现,笔者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调研探讨。

平泉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产业支撑多元,特色突出。工业上,形成了矿山冶金、食品加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四个传统主导产业,以及航空科技、新型建材、新型能源、家具制造四个战略新兴产业;农业上,形成了食用菌、经济林、设施园艺、畜牧业四大特色产业,2013年四大特色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占比80%;文化产业上,平泉在全省率先起步,谋划实施了辽河源契丹、食用菌、活性炭、山庄老酒、油画五个文化产业园区,是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商贸物流上,形成了以华北物流中心为龙头,以汽车产业园等十余个商贸设施为节点的“龙形”发展格局。

针对平泉县的产业优势,早在2007年平泉县就开展了县域循环经济的探索实践,是河北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县。该县围绕食品加工、精细化工 、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先后整合建设了两大产业聚集区,其中之一的平泉红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和大多数聚集区的地域分布不同,它从食用菌、山杏、玉米深加工等五条循环经济链条着手,建设了六个特色功能园(泽州工业园、会州综合加工产业园、长城化工产业园、兴平绿色食品加工园、燕山活性炭产业园、华北物流园),并条状分布的形态与兴平绿色食品加工园串成了一个“T”字型产业带。

一、实施特色化培育一区六园,实现内外循环

平泉县杏仁产量居全国县级之最,是全国最大的果壳活性炭生产基地、素有“中国活性炭之乡”、“中国菌乡”之称。在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平泉红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有内、外两个循环经济体系,人们习惯分别称之为“小循环”、“大循环”。由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山杏循环经济产业、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秸秆循环经济产业等五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由兴平绿色食品加工园、长城化工产业园、燕山活性炭产业园、泽州工业园、会州综合加工产业园、华北物流园等六个特色工业园构建起的两个循环经济体系,支撑着聚集区庞大、复杂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格局。仅以玉米深加工产业为例,在平泉红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就有多种循环链条:玉米籽粒-酒精(白酒)-乙酸乙酯;玉米籽粒-酒精-酒糟-蛋白饲料-养殖-(粪便-沼气池-沼液)-还田-玉米;玉米籽粒-酒精-干冰-用于工农业生产;玉米胚芽-胚芽饮料-浆渣-饲料-养殖-(粪便-沼气池-沼液)-还田-玉米;玉米核-糠醛-糠醛渣-燃料-供生产用气;玉米秸秆-生物质发电-钾肥-种植……在工业聚集区内形成了“以玉米、食用菌、山杏、秸秆、精细化工为主的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将兴平绿色食品加工园、长城化工产业园、燕山活性炭产业园三个特色园形成一个内循环经济圈;泽州工业园、会州综合加工产业园为聚集区提供工业基础设施配套支持,华北物流园为聚集区发展提供物流配套保障,构成循环经济圈的循环体系。”

不仅注重单个产业链条的循环发展,平泉红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还积极培育和建立企业间循环、产业间循环,功能园间循环的新型循环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化。聚集区内的承德华晟公司通过回收铜冶炼废气生产硫酸,供长城化工公司生产氢氟酸,长城化工公司再将生产氢氟酸时产生的氟石膏供给立华水泥公司做水泥原料……在变废为宝的同时,还大幅度地削减了废弃物排放,有力推进了节能减排。

二、注重服务和招商,增强聚集区后劲,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品位

平泉县的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一直注重突出两个结合,大力增强聚集区发展后劲。一是按照“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理念,将城建项目重点向聚集区倾斜,使聚集区开发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先后投资3.5亿元进行集中供热工程、园区道路建设工程、通信工程、电力供应工程和供水工程,聚集区承载力不断提高。二是按照“产业、园区、项目一体化支撑,旅游、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把聚集区开发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总投资45.5亿元,建设中华菌文化产业园、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园、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活性炭文化产业园等四大文化产业园,提升聚集区文化档次、综合品位。

发展特色成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和提升聚集区的品位,平泉县先后组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个招商组长年进行驻点招商工作,全年实现签约投资项目及投资意向25个,落地项目19个,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项目先后落户聚集区。为加强内部服务,县委、县政府制订了“企业特派员”制度。对重点项目不仅实行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还要“委派专员”随时为企业解决生产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终身服务、一岗双责帮办服务、一心一意保姆服务”。仅2009年,就促使1.5万吨氟化铝项目、10万吨硫酸项目、中盐银港25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板项目等11个项目的顺利投产。同时,聚集区还出台一系列政策,从用地、审批、发展资金等方面对入驻企业给予扶持,积极引进金融机构,为企业发展搭建融资平台。

目前,通过产业聚集促使食用菌、山杏、玉米、精细化工四条经济产业链上的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本文作者:郑贺杰,女,河北平泉县人,本科

上一篇:通州区骑岸镇五总社区规划 下一篇: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建设中的环保水保精细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