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建设中的环保水保精细化管理与实践

时间:2022-10-08 09:18:25

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建设中的环保水保精细化管理与实践

摘要: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日益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精细化管理在桐子林水电站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以便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桐子林水电站;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2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桐子林水电站是国家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之一,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境内,系雅砻江下游最末一个梯级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下游综合用水要求。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河床式厂房,最大坝高69.5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015 m,总库容0.912亿m3,具有日调节性能,属二等大(2)型工程,电站装机容量为6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29.75亿kW・h。

2精细化管理是圆满实现环保水保管理目标的必然选择

桐子林水电站工程紧邻攀枝花市区和省道S214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做好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以下简称“环保水保”)工作尤为重要。环保水保工作贵在管理理念,重在策划与落实,“细”、“末”之处见真功,不管多么好的管理理念,要达到多么高的目标,其管理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上,这必然要求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找准每一个管理要素,控制好每一个管理环节,把每一项工作、做细、量化、落实在行动中,用精细化的意识、观念、态度,狠抓细节管理,精益求精。“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只要我们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到精细化管理中,统筹兼顾,所有的环境因素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目标才能圆满实现。

3电站建设期的环保水保精细化管理

3.1明确环保水保目标,制定环保水保工作规划

工程建设之初,建设单位即确立桐子林水电站建设期环保水保工作“树环保形象”的管理目标。根据环保水保工作整体要求,结合工程进度,建设单位编制了《桐子林水电站工程建设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规划》,确定了电站建设期的环保水保工作指导思想、管理目标、工作重点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将工作内容按年分月进行细化,明确相关工作控制目标及参建各方职责,按照规划中的各项工作要求和节点进度进行落实。每年初召开环保水保管理专题会,制定年度环保水保工作计划,并有序推进实施。

3.2引进环保水保管理中心,建立健全环保水保组织体系

为做好桐子林水电站建设中的环保水保管理工作,建设单位成立了安全环保部,负责统筹环保水保管理工作。通过招标引进专业环保水保管理机构,组建环保水保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环保中心”),负责提供满足合同要求的环保水保技术服务;在施工区代表建设单位行使环保水保管理职责,督促落实各项环保水保措施;协助建设单位与国家各级环保、水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和联系等。实行环保水保监理制度,由环保水保监理具体负责环保水保措施的施工进度、质量、投资控制、日常检查等。引进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在施工区开展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施工单位成立了环保水保管理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环保部,负责本单位环保水保相关工作。

按照“建设单位主导、环保中心管理、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主体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的主导和环保中心的管理作用,强化环保水保责任落实;高度信任并依靠监理,树立监理工程师的权威;认真开展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及时反应施工区环境质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充分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主动落实各项环保水保举措,建立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

3.3制定环保水保管理制度

为做到环保水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意见的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组织编制、印发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环保水保定期检查考评与奖惩细则》、《合同项目完(竣)工环保水保验收细则》、《环保水保技术实施细则》、《环保水保信息管理细则》、《环保水保措施费管理规定》等制度并严格执行,从环保水保职责、检查考评、完(竣)工验收、信息管理、措施费管理等多方面规范了环保水保管理行为。其次还编制了《环保水保工作手册》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汇编》,通过摘录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环保水保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归纳环评、水保报告书及批复文件的具体要求等,指导环保水保管理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3.4狠抓环保水保日常管理,实行月评季考

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中精心督促落实、严格把控。日常工作中,形成了环保水保月度检查及例会制度、现场巡查制度、定期报告及考核制度。每周现场检查2到3次,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或未按要求整改的单位,按照有关制度严肃处理。每月末建设单位组织环保水保工作月度检查,并按监理单位组织月度考评和建设单位组织季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季度考评,对考核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对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实施处罚,奖惩实行季度兑现,并将季度考评结果纳入年度综合奖励。

3.4积极组织开展环保水保宣传教育

建设单位非常重视环保水保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开展“6.5”世界环境日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宣贯环境保护“三同时”实施方案、环保水保管理制度、工程建设期环保水保工作规划,举办环保水保知识竞赛,要求各承建单位按季度编制环保水保宣传简报,在施工区设置环保水保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对参建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在施工区营造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保水保的良好氛围。

3.5 深入开展 “花园式施工区、花园式工厂及生态营地” 建设工作

建设单位围绕“树环保形象”管理目标,组织开展“花园式施工区、花园式工厂及生态营地”建设工作。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完成《桐子林水电站“花园式施工区、花园式工厂及生态营地”建设总体要求》和《“花园式施工区、花园式工厂及生态营地”建设考核细则》。施工单位按要求编制《“花园式施工区、花园式工厂及生态营地”建设实施方案》,经审批后有步骤、有计划实施,重点打造坝区左、右岸道路及边坡绿化,上、下游围堰堰顶及进场道路绿化,混凝土拌和系统,砂石骨料生产系统和生活营地等区域。

4环保水保精细化管理成效

4.1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实现零排放

导流明渠、围堰防渗墙、帷幕灌浆施工过程中,施工废水采取三级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场地冲洗,废渣清至围堰内侧干化后运至渣场堆放;新建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采取成套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用于营区绿化浇灌;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经二级沉淀并加药中和处理后用于施工区洒水降尘;砂石系统骨料生产废水通过刮砂机进行石粉回收,溢出水流入辐流式沉淀池,经加药沉淀,上清液溢流至清水池后全部回用,底泥经刮泥机进入废渣沉淀池干化脱水,运至渣场。施工区生产生活废(污)水实现“零排放”。

4.2施工区空气质量良好

混凝土生产系统中粉煤灰、水泥等粉状物资采取封闭式运输;枢纽工程施工区采取两辆洒水车对围堰道路,左、右岸沿线公路,渣场进行洒水降尘;砂石骨料生产系统骨料入料口、中碎、细碎车间安装了喷淋设施,进场道路及交通洞内安装洒水降尘设施,专人维护管理,料场无用覆盖层清理过程中采用洒水降尘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施工区道路由施工单位专门组建文明施工队伍进行日常清扫维护。

4.3声环境控制有效

料场开采和基坑开挖通过采取控制单响爆破药量、单次爆破总药量、修建隔音墙等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工区运输车辆严格限载、限速、禁止高音鸣笛。

4.4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

通过与当地环卫部门签订垃圾处理协议,各施工现场、生活区及主要办公区设置垃圾桶,施工区由环卫部门收集,业主营地由实业公司收集,运至盐边县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建筑垃圾按要求运至指定渣场堆放。

4.5.人群健康保护

参建人员进场前进行健康检查,并每年定期体检,建立人群健康档案,实行动态更新;工区作业人员劳保用品配套齐全;食堂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餐饮服务人员一律持健康证上岗,员工宿舍不定期消毒等。

4.6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有效

枢纽工程区左、右边坡实施永久防护,二期上游围堰迎水面采取挂网喷混凝土护坡,下游围堰迎水面采用干砌石护坡,堰脚采用钢筋石笼防护,左岸坝肩边开挖边支护,左坝肩和料场边坡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处理,开挖弃渣全部运至指定地点堆放。渣场相继实施沟水处理工程、拦渣堤、排水系统及进场道路硬化措施,并实行封闭式管理,堆渣过程中采取先拦后弃、分层堆放和碾压。及时对施工区排水沟进行疏通、完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有效。

4.7绿化效果显著

枢纽工程区左、右岸边坡支护完成后随即实施绿化,边坡支护设计时提前谋划,预留种植槽,临空面砌混凝土块挡墙,种植槽内回填种植土,种植油麻藤、爬山虎、炮仗花、迎春花、三角梅、黄连翘、小叶女贞等植物,采取下爬上挂工艺,为防止因混凝土坡面温度过高烤伤植物,坡面布设竹条网辅助攀援植物向上生长,并全部安装滴灌系统,立体绿化效果明显;右岸临江侧公路沿线全部实施绿化,种植黄花槐、桂花树、三角梅、美人蕉等,精心挑选绿化植物,达到花色搭配,行距整齐美观效果;砂石骨料生产系统沿线公路种植小叶榕,废渣沉淀池周边栽种芭蕉树,料场坡面播种银合欢实施绿化,植物长势良好,绿化效果显著。

5结束语

水电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是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需要,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建设单位在开发水电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管理水平,深入开展“花园式工区”建设工作,践行 “流域统筹,和谐发展”的环保理念,取得了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对其他水电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永东,水电站环保水保工作管理与实践,科技风,2011年第14期;

[2] 冯永堂,水电站施工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措施管理―以吉牛电站为例,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27期。

作者简介:杨勇(1986-),男,湖北黄冈人,工程师,学士,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工作。

上一篇:通过产业聚集实现循环经济新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探索城市道路大修工程车辙处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