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贵池区有机水稻种植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03-25 04:07:26

池州市贵池区有机水稻种植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摘要 为摸索出适合贵池区的有机稻米生产技术和产业化运作模式,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以稻鸭共作技术为核心,总结有机水稻种植示范的主要措施、集成技术,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今后贵池区有机水稻的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有机稻;技术集成;稻鸭共作;安徽池州;贵池区;2012年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03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稻米的生产将进入一个渐趋旺盛的时期。为摸索出适合池州市贵池区的有机稻米生产技术和产业化运作模式,2012年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在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的支持和指导下,选择贵池区梅村镇杨棚村黄石大畈作为有机稻生产基地,严格遵从《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和销售(GB/T19630.1-4.2011)》,进行了13.3 hm2有机水稻生产种植技术示范,收获62.5 t有机稻谷,平均产量4 687.5 kg/hm2,为今后贵池区大面积生产有机水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示范结果具体总结如下。

1 基地概况

池州市贵池区有机稻生产基地位于皖南山脉北缘,九华山西麓,北濒秋浦河。杨棚村黄石大畈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口盆地,地势南高北低,耕地(水田)总面积23.41 hm2,田块呈梯田状分布。土壤为山淤壤土,有机质含量为31.4 g/kg,pH值4.8,含碱解氮176.2 mg/kg、有效磷17.5 mg/kg、速效钾74 mg/kg。灌溉水源为富含天然矿物养分的山泉汇成的中型水库,水库水质达到有机稻生产灌溉水质标准(接近于矿泉水标准),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有机稻生产[1]。

2 主要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有机稻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分别成立了以贵池区农技中心刘春盛主任为组长的有机稻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安徽省农委杨慧成总农艺师为首席专家的技术指导组,细化分工,责任到人,进行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2012年贵池区有机稻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有机稻种植规程》。

2.2 积极做好有机稻米的认证工作

开展有机稻米生产的前提是基地的土壤、灌溉水、大气等环境条件必须符合生产有机稻米的标准。5月中旬委托北京中金金诺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对基地的周边环境(大气、土壤、水质)进行了检测。达标后,实行有机稻米种植和加工全程跟踪管理,严禁化学合成物和转基因技术及其产物的使用。

2.3 加强技术指导

安排了3名技术人员在基地驻点,开展有机稻米示范种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保证有机稻基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从有机稻浸种开始、秧田管理、稻鸭共育、病虫害的防治一直到有机稻收获,始终坚守在生产第一线[2]。譬如6月14日发现秧田稻蓟马,及时采取草木灰撒施驱虫,增强秧苗抗病力。7月31日稻鸭共育中及时进行鸭子分群管理,以及有机稻米种植期间的合理密植、适时搁田、肥水运筹(有机肥)等,为2012年有机稻生产取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有机稻米种植技术集成

3.1 品种选用与种子处理

选择品质优良、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抗逆抗病虫能力强、非转基因的水稻品种。主要有双优18、双优4183、Y两优香2号、科辐粳3号、玉珍香等。为达到灭菌效果,采用石灰水浸种,用1%石灰水浸种24 h,清水漂后常规催芽。

3.2 土壤肥力持续供给技术

基肥施用菜饼肥1 500 kg/hm2,追肥实施稻鸭共育技术,以鸭粪肥田,辅以菜饼肥750 kg/hm2。具体措施如下:①种植绿肥。结合贵池区实情,冬季种植绿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绿肥种植以紫云英为主,搭配部分苕子、蚕豆或油菜等。②全面实施稻鸭共育技术,以鸭粪肥田。一只鸭子在稻田生活45~60 d,排出鸭粪10 kg左右,养鸭225只/hm2,等于施入鸭粪(纯N、P2O5、K2O分别为1.58%、0.42%、0.39%)2 250 kg/hm2,折合纯N 35.55 kg/hm2、P2O5 9.45 kg/hm2、K2O 8.78 kg/hm2。

2012年对有机稻米生产基地施肥情况调查:种植水稻期间,共施用8.5%菜籽饼(纯N 4.6%、P2O5 2.5%、K2O 1.4%)2 250 kg/hm2;放养鸭子225只/hm2,提供鸭粪2 250 kg/hm2。按2种肥源的营养含量计算,水稻全生育期共提供纯N 139.05 kg/hm2、P2O5 65.7 kg/hm2、K2O 40.28 kg/hm2,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求。

3.3 病虫草害综合防控(IPM)技术

有机稻米生产成败的关键是病虫草害的综合控制。2012年在基地示范种植中逐渐形成了以稻鸭共育技术为基础,辅以适期迟播、生物农药、频振式杀虫灯等生物、物理方法控制有机稻田病虫草害的技术体系。

3.3.1 诱草灭草。在水稻移栽前7~10 d灌跑马水使田间土壤保持湿润,诱发杂草,并通过数次耕翻或旋耕来杀灭大部分杂草,压低杂草基数。同时,可通过合理密植,增加基本苗和科学的水浆管理(以水压草)等措施,以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

3.3.2 稻鸭共育控制病虫草害技术。①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据田间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随着鸭子的生长,稻鸭共育区的杂草株数与不养鸭对照田相比显著减少(表1)。放鸭后10 d,稻鸭共育区杂草平均株数减少49.3%;放鸭后40 d,除草效果则达91.7%,宽行间杂草已全部被鸭踩踏和采食,除丛间稗草等零星杂草外,其余杂草已基本看不到。主要是随着鸭子个体长大,其食量增加,单位时间内取食杂草数量增多,杂草生长量小于鸭子的取食量;并且由于鸭子自身重量增加,对杂草的踩蹋作用增加[3-4]。②对稻田害虫的防治效果。据大田示范结果显示,鸭放入稻田后,对水稻飞虱和叶蝉有明显的捕食作用(表2)。放鸭后12 d,稻鸭共育区的平均虫口密度比不养鸭种稻对照减少77.6%;至放鸭后45 d,随着鸭子的长大,其捕食的能力增大,对害虫的捕食作用增强,稻鸭共育区的平均虫口密度比不养鸭种稻对照减少86.8%。

3.3.3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虫害。有机稻基地安装了10台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单灯辐射半径控制在50~80 m以内;安装高度1.0~1.3 m(接虫口离地距离);高压电网每2~3 d清刷1次,并使用完好的集虫袋。在稻田害虫发生高峰期间,平均每天每灯可诱虫0.5~1.0 kg。

3.4 群体质量控制技术

有机稻栽培技术和目标为“机插秧、小苗栽、8×4、重两头、早搁田、防病虫、防早衰、十穗稻”。 2012年基地采取的是水育秧,人工栽插,不足之处是秧苗素质差,大田密度和基本苗明显不足。2013年将采取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来解决该问题。“小苗栽”是指采用四至五叶期的中小苗移栽, 即秧龄掌握15~25 d范围内移栽,有利于浅插,确保插秧密度。“8×4”是指插秧密度26.7 cm×13.3 cm(8寸×4寸)宽行窄株,栽27万丛/hm2。改原来“四方形”为“长方形”插秧,有利于改善后期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成穗率。“重两头”基肥和穗肥的有机肥用量各占总施肥量的60%和40%。有机肥释放慢,相应地比常规种植提前1个叶龄(倒4叶和倒3叶)施促花肥和保花肥,2012年有机稻基肥、穗肥分别施用1 500、900 kg/hm2。“早搁田”是指超前搁田,即本田苗数达到预期目标穗数的80%时进行搁田,有利于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数,将最高苗数控制在375万株/hm2以下,实现“等蘖穗”栽培,形成大穗,为高产打好基础。“防病虫”是指通过抓好病、虫、草、鼠的综合防治(IPM),确保增产潜力的实现。“防早衰”是指单季稻二次灌浆现象极明显,后期除施用穗肥外,不能断水过早,促进弱势粒快速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十穗稻”是指每丛有10株有效穗。这样可确保大穗,每穗总粒数可达100~150粒,结实率在85%左右。

3.5 水浆管理技术

灌排水渠分开,实行水浆标准化管理。各田块独立灌排水,田块之间不过水。水稻抽穗前,除搁田外,均建立水层;抽穗后,田间水自然落干后即上寸水(3 cm),后期做到干干湿湿。收获前7~10 d视水稻和田间墒情,酌情灌溉1次瓜皮水,可提高产量和稻米品质。

4 示范结果

4.1 田间长势情况

田间观察:水稻返青期到分蘖末期,有机水稻长势不如常规种植的对照区,表现为叶色发黄、叶片狭窄、株高矮、分蘖少、生长缓慢。主要是前期温度低,有机肥肥效发挥作用慢。随着后期温度的升高,有机肥逐渐发挥了肥效作用,有机水稻生长速度快,水稻的长势基本接近对照区[5]。从后期调查来看,由于稻鸭共育具有抑制水稻后期无效分蘖和加速基部的枯黄叶脱落,改善了水稻群体基部的通风透光性能,使有机水稻色泽青亮,熟相好,秆青籽黄;成熟期剑叶短挺,上部3~4片叶仍然青绿,光合转化功能强,成熟度好,生育期提早3~5 d。

4.2 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收获期室内考种及产量实测结果表明(表3),有机水稻的结实率高,理论单产5 020.7 kg/hm2,实收平均单产为4 687.5 kg/hm2,比常规种植单产7 686.0 kg/hm2低2 998.5 kg/hm2。按照有机肥(菜籽饼)价格1 600元/t、尿素1 950元/t、磷酸二铵1 200元/t、钾肥3 900元/t、有机水稻价格30元/kg、常规水稻价格2.50元/kg计算,有机水稻纯效益10.7 万元/hm2,常规水稻纯效益8 715元/hm2。有机水稻的经济效益是常规种植的12.3倍。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品种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稻米品质、市场、丰产稳产性和抗病虫抗逆性等因素,逐步筛选出适合贵池区有机稻米生产的优质高效有机稻品种。

(2)制订出适合当地的有机稻种植规程,指导有机稻的规范生产。

(3)2012年种植密度偏低,导致有效穗偏少。杂交稻在16.5万~21.0万穴/hm2,常规粳稻只有22.5万穴/hm2左右。主要原因是雇工栽插,难以保证栽插质量和密度。建议2013年采取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省工省时,宽行窄株,更能保证密度和基本苗。

(4)规范稻鸭共育技术,应把该技术视为有机稻生产的核心技术。稻鸭共育技术具有除草治虫防病、中耕浊水通气、壅泥培肥旺根和促进水稻生育、提高稻鸭品质等作用,完全符合我国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要求。

6 参考文献

[1] 韩春丽.浅析有机水稻种植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2(12):2.

[2] 于爱红,何军艇,刘丽.有机水稻种植示范技术初探[J].现代化农业,2008(8):41-43.

[3] 丁文斌,陶吉平,李勤凤,等.稻鸭共育对稻田杂草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效应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6(1):99-100.

[4] 禹盛苗,金千瑜,欧阳由男,等.稻鸭共育对稻田杂草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效应[J].中国生物防治,2004(2):99-102.

[5] 刘伟忠,张建英,赵亚夫.“越光”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与效益研究—以句容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8(4):122-123,125.

上一篇:烟后稻育秧技术 下一篇:玉米省力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