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彩艺术中色彩的应用

时间:2022-03-25 12:00:05

浅析水彩艺术中色彩的应用

【内容摘要】色彩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也是水彩艺术天性的流露。水彩艺术中色彩的应用,伴随着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产生出独特的表现方法。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都不相同,在色彩的处理上也各有所好,从而造就了个人水彩画的独特魅力。文章从色彩在水彩艺术中的功能性、审美性以及独特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色彩在水彩艺术中的作用。

【关键词】水彩艺术 色彩应用 理论研究

色彩在水彩画创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第一个发现太阳的七色光谱,从而使人类对色彩的研究有了科学依据。水彩艺术中色彩的应用能充分体现出水彩创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每一幅水彩作品都离不开对色彩的诠释。

一、色彩在水彩艺术中的功能性

在水彩艺术中,灵活运用色彩可以使水彩画更加立体、直观,充分表现事物的特征。水彩画创作的题材分为静物、风景和人物三大领域,在这三大领域中,对色彩的运用都有极高的要求。首先,在水彩静物中运用色彩必须慎重,要根据事物的特征和特点运用色彩。色彩一般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两种色调的心理效果并不相同。通常来看,暖色调最常见的有红色、黄色,会让人觉得温暖、愉快;而冷色调最常见的有黑色、蓝色等,会让人感觉深沉、威严。而色调的差异性也会使鉴赏者对水彩画整体氛围的感受具有差异性。因此,水彩静物形体的塑造要使用适当的色彩,才能构造出整体和谐的艺术效果。

在水彩风景画的创作中,色彩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水彩风景画中色彩的表现要比人物画和静物画中色彩的表现要强烈的多。在水彩风景中,要注意色彩的明暗与饱和度,这样才能展现风景的美感,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而在水彩人物画中,关键是要把人画活,一幅好的水彩人物画能够把人物的特点展现得恰到好处。所以,色彩的运用在人物水彩画中也占据核心地位,水彩人物画中的色彩不仅可以将人物的仪容形态表现出来,还能通过这些人物形态,深入挖掘出人物的情感活动和性格心理。

二、色彩在水彩艺术中的审美性

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曾说:“色彩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服务于表现。”我们生活在色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无时无刻刺激着我们的视觉感官。美的事物都有着和谐、绚丽的色彩,水彩画是视觉艺术,也是展现美、诠释美的艺术。色彩是第一视觉语言,具有影响人们心理、唤起人们情感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多种变化,使水彩作品获得美的效果。

艺术家的创造冲动和创作激情是艺术创造世界的原动力之一,艺术家的情感体验最终通过色彩表达出来,情感的力量使得色彩更加真切。水彩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而色彩给予水彩画以装饰的美感,水彩画可以通过变型、夸张的技术手法来获得装饰性的美感。同时,水彩画讲究对色彩的主观感悟,艺术家通过掌握色相、明度、纯度的比例和规律,对色彩进行抽象、归纳、提炼、夸张以及意象化,最后经过装饰化以及平面化,使水彩画的色彩更加鲜明,形象更加简练有力,给人美的享受。水彩画不仅有绚丽的色彩、高雅清新的格调,而且因采用便捷的绘画工具和材质,在迅速捕捉艺术家情感方面,有非常大的优越性。这种创作手法能更好地用轻快自由的水彩,记录艺术家对事物瞬间的感受。在水色交融中,由于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会产生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水彩画独具风格的审美情趣。

三、色彩在水彩艺术中的独特性

水彩画中色彩的应用确切来说包括两项,一是用水,二是用色。这是因为水彩画的色彩魅力在于水和色彩交融的似幻似真的艺术美感。在水彩画创作中,借助色彩中水的聚散、浓淡、虚实、隐现,可以形成朦胧的美感,水使色彩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促使色彩更具有灵动性和透明性。

水彩画有自身的用色风格,主要表现在色彩的透明感和空间塑造感。具体来说,首先,是色彩的准确性。水彩画本身的透明性决定水彩画的用色并不像油画那样厚重,创作中要利用全局的眼光看待整个画面色彩的冷暖关系和明暗关系,找到整幅画面的整体色彩基调,做到用色精准无误。第二,是色彩的通透性。水彩画中色彩的深浅程度是利用水量的多少来调节的,并利用画纸本身的白色来反射色彩。因此,在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一般是从浅到深层层叠加着色。如果水彩画的纸张背景为浅色,通过深色的层次叠加,会使画面产生透气感和层次感,增加画面的厚实度与含蓄感。第三,是色彩搭配的规律性。水彩画除了透明感之外,还要有层次感和氛围性,因此,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水彩画色彩的搭配协调性。

结语

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各有不同,在色彩的处理上也各有所好,从而造就了水彩画独特的个人魅力。色彩能增加水彩艺术的美感,让观赏者更加深刻、直观、具体地理解水彩画。此外,色彩在水彩画创作中还能突出整体氛围,表现人物的鲜活性,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和艺术审美。因此,色彩的应用在水彩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蒂斯.画家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高敏.色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程.色彩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张佑民.水彩研究[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6]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张玉祥.色彩构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

[8]宋长青.色彩写生[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水彩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环境艺术专业实训课程体... 下一篇:当代服装表演创意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