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时间:2022-03-25 08:53:09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向社会大众扑面而来,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由此催生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新媒体会是传统媒体的终结者吗?对传统媒体来讲,现在可谓是“前有追兵、后有虎狼”,如何在这二者围追堵截之中找到突围之路,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依据传媒理论分析,目前的社会是处在分众化与碎片化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正在悄然改变,传统媒体受众流失严重,发展空间受新媒体挤压。与此同时,传统媒体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的受众结构出现了不利的变化,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报纸读者中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群体日渐减少。调查显示,在阅读报纸的人群中35岁以下的年轻读者,有11.6%的人由过去的经常阅读报纸转变为现在几乎不读报纸,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及相关信息。

目前,城市大部分家庭都有了电脑,单位实现了办公网络化,95%的年轻城市白领已经离不开电脑和网络,有的农民工在休息时也光临网吧,读报的一代人正在老去,网络青年开始进入中国,30年后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都是上网的一代。

在获取信息特别是查找信息的时候,受众更多地依赖互联网。不仅如此,随着网络走入生活、进入办公领域,网络已和电话一样普及,受众可以在更多的时间和地点接触到网络,在网络阅读的便利和隐秘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更加快了人们改变阅读方式的速度。 以互联网、手机报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不断涌现,不可否认,新媒体在刷新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的市场份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媒体都能盈利或增长,中国目前不少商业网站均处于亏损状态,新媒体发展速度太快,很多东西来不及沉淀和反思,时时处于传信之中,绝大部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也为传统媒体的跟进和转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凭借传统媒体积累的优势,后来居上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在新型媒体尚未形成有效的营销规模、资源储备以及较为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之前,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仍不会被终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尽管遇到了新媒体的挑战,仍具有一定优势:品牌优势、内容优势、原创优势、客户优势及权威性、感性体验。

作为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核心。媒体的形式越多,越需要内容支撑,内容资源是传统媒体引以自豪的核心竞争资源。受政策限制,目前新媒体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都要依赖传统媒体,以传统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因无采访权致使其原创性大打折扣,不得不向传统媒体采购内容或与其合作谋求发展。虽然新媒体在体育、娱乐、IT等领域有一定的原创和90%的特色,但时政新闻却是雷区,不能触碰,话语权就无法把握,非常被动,传统媒体如果将新技术与内容优势相结合,将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就全国整体广告经营而言,四大传统媒体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的广告份额跌破50%,报纸媒体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负增长,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则增长迅速,网络广告占整体广告市场的比重也稳步上升。中国四大传统媒体的收入结构中,80%以上来自广告收入,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亟需进行多元化立体经营,拓宽收入来源。传统媒体的品牌形象往往成为吸引广告客户的重要力量,比较适合不追求短期销售,注重长期的品牌塑造的行业领先者,但这样的大客户又有多少呢?报纸和电视广告往往打企业品牌,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体经销商来说,根本不具备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的实力,但网络恰恰使之成为可能,不仅大型企业的品牌形象得以展示,中小企业的产品利用网络也能无国界地推销,分类广告市场逐渐转移到了网络平台,因此传统媒体新客户的开发迫在眉睫,传统媒体应该强化与相应新媒体的互动,分享企业的营销预算。

新媒体的盈利方式则呈出多元化的方式,如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无线增值收入等,网络对高学历、高收入年轻人的聚焦效应,导致了广告商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向网络广告转移。目前网络广告占整体广告份额的比例虽然较小,尚不足以对传统媒体整体造成大的冲击,但中国网站的收入来源较为多元化,作为产业群的网络产业,其整体市场远大于网络广告收入,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受众分流与媒介消费分流不可忽视。

媒体粗放式经营模式已经远去,更看重精细化耕作和定位,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检测较差。新媒体能将受众进行准确定位,广告商在投入广告时能够有的放矢,受众在访问互联网时,能留下许多痕迹,比如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通过浏览页面的分析,知道受众重点浏览方向,而随着手机实名制的全面,手机媒体的定位就更加明确了。

因此,传统媒体要以客观的态度面对自己和新媒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借鉴新媒体的优势,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该进行优势互补,在战略层面进行深入合作,传统平面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应加快向数字内容提供商业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与网站签署协议,借助网站巨大的流量,来推广卖点,扩大影响,为自己吸引潜在受众群;广播与手机的融合,广播通过短信进行信息采集与广播听众进行信息订阅;电视媒体与互联网、手机媒体的融合,电视通过互联网播出,建立网络电视台,推广手机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当在内容和广告上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发掘内容产品的深层价值,借助新媒体形态,增加增值服务,转化为市场价值。

新技术的发展催生出各式各样形态的新媒体,数字化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绝非对立,传统媒体经营者的观念、思路和手段需要更新,新媒体的经营者需要传统媒体的经验和资源,竞争的拐点或许就是融合的契机,就看谁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沉淀,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开创媒体新时代。

上一篇:以新闻评论提升舆论影响力 下一篇:欧盟在国际气候政治中的行动战略与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