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电子阅读固然好 冲击图书引人忧

时间:2022-09-04 05:55:08

台媒:电子阅读固然好 冲击图书引人忧

台湾《联合晚报》9日发表社论指出,iPad大家耳熟能详,电子书更不稀奇,到图书馆借书能借到iPad,却标示着一个新趋势正在悄悄发生。电子书和iPad解决了图书馆空间永远不足的难题。但出版界、学术界要怎么因应?书本的纸张触感还能吸引多少人?这问题该及早思考了!

社论摘编如下:

到大学图书馆借书,结果柜台拿出一台iPad给你,里面装满了你要借的书。酷吧!

这是已经实际发生在台湾几所大学里的真实场景。这些学校够创意,跟得上时代,但这不只是流行而已。iPad大家耳熟能详,电子书更不稀奇,但借书能借到iPad,却标示着一个新趋势正在悄悄发生。

大学教授感叹现在的学生不读书、不买书。实际上,很可能是学生的阅读习惯改变了。网络上有各式各样的文章、信息,随手一点就可以读到。iPad等平板计算机流行之后,这样的趋势只会更加速。这几所大学出借iPad作为电子书阅读器,一方面印证这样的趋势,另方面也说明了阅读工具的改变,不但可以配合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可能进一步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个现象让人想起来,mp3刚出现的时候,歌手和唱片公司对它恨之入骨,认为是破坏唱片著作权的凶手。而过去十年间,CD唱片的销售量的确以惊人的速度下滑。而在乔布斯的逆向操作带领下,苹果公司的iPod和iTune软件的搭配,却让苹果公司成为新一代的音乐平台霸主。时至今日,岛内歌手几乎都以开大型演唱会为主要收入来源,无法再依靠唱片销售量。

过去,大学的图书馆常常感到空间不够,因为馆藏的图书越来越多,以至于必须扩建。未来,这样的景象不一定会发生。因为电子书越来越多,纸本图书的增加量越来越少。电子书和iPad解决了图书馆空间永远不足的难题。但是对于写书的作者、学者和出版社来说,横在眼前的,似乎是和过去的CD唱片一样的困难前景:未来,谁还买书呢?歌手还可以靠演唱会赚取收入,写书的作者却担心电子书的版权费未必可靠。

纸本图书也许不会真正消失,就如同目前智能型手机当道,还是有人坚持使用传统手机;音乐领域也不时出现对黑胶唱片的怀旧潮。只是,科技造成的趋势,未必是人的主观意志能阻挡。出版界、学术界要怎么因应?书本的纸张触感还能吸引多少人?这问题该及早思考了!

上一篇:百亿治污太湖成为中国式治污标本 下一篇:“展望五国”资本流动程度的动态差异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