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带雨润平畴

时间:2022-03-25 05:01:00

当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的致富带头人王伦世拿到大专学历证书时,全村的乡亲们都跟着起哄:“咱村儿也有大学生啦!”这喜人一幕是青岛市依托远教站点开展农民学历教育的成果。近几年,青岛市远程教育中心发挥远教平台和资源优势,大力提升农村党员群众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远教学历教育便是其中的亮眼举措之一。

着眼农村需求,搭建教学“骨架”

作为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本地经济活力无限,所以农村的中青年大部分选择留在本地发展,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变化,青岛农民原有的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已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转型之需。青岛市远程中心经过深入调研,整合优秀教学力量,形成了一个由青岛市委组织部牵头、市远程中心主办、各高校协办的“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机构,以解决农民知识结构不适应时展需要的现实问题。

为切实保障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青岛市委组织部从规划细则入手,对工作流程科学安排,力求把好每一道关卡。在学员选拔上,严把入学资格审查关,收纳真正可在农村建设中发挥实效的潜在人才;在教学内容上,紧密与当地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设置真正契合需求的教学科目;在学习场地上,灵活安排,既设置高校课堂定期讲授公开课,也开通“站点直通车”等便利课堂;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的形式,最大化减轻学员个人经济负担。同时秉承对毕业学员“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一方面围绕学员创业发展建立政策扶持等对口服务措施,另一方面结合基层组织建设需要,择优安排学员从事或协助远教管理、教学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

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其组织运转的高效性和持久性必须优先保证。对此,青岛市委组织部成立了青岛市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市远程中心骨干人员与高校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对全市的学历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统筹,同时责成各协作高校下设学生管理办公室和教学管理办公室,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具体落实政策、协调工作。中心在每年秋季开展招生工作,采取“电大模式”和“农大模式”两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开设基础课、专业课等多门课程,采用学分制记录成绩,学员学分修满后方可领取毕业证书。针对农村存在的人才匮乏等实际问题,市远程中心在招生上着重照顾偏远不发达地区,鼓励当地有文化基础的农民报名参学,并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在授课安排上,尽量与时令节气相适应,兼顾农民学习与务农的多重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招收学员6236名,已毕业学员3296名,开设了包括公共课、专业课等在内的40多门专业课程。学历教育已成为青岛市培养农村后备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针对当地特点,设置教学“套餐”

对于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社会背景的学员,为了能有的放矢进行学历教育,市远程中心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因人而异,设计多套教学管理“套餐”,最大化满足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方法灵活,集中加个人学习。由于学员学习时间不统一和地域差异较大带来的教学统筹难度,市远程中心采取课堂集中授课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课堂集中授课主要通过分片集中、统一授课形式,定期组织学员就近就便到各区市电大分校或农大进行封闭培训;个人自学则主要由学员通过远教站点接收、下载高校传送的多媒体教材、教学包、电视课程等网上辅导资源,并在网上参与互动交流、解难答疑、作业报送等一般流程。青岛农业大学2015开年第一学期,远程中心组织农民学员到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和交互影响,使学员快速融入大学学习氛围。

内容多样,面授加网络教学。为扩大教学覆盖面,让更多学员增加弹性学习机会,市远程中心采取传统课堂加网络教学两种形式进行授课。在课堂上,合作大学优秀教师分别在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技术、动物养殖等各类学科进行基础讲解。同时,开通互联网多媒体课堂,以配送教学包、播出电视课程等形式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即墨市店集镇东营里村的致富带头人王军德是村里第一批土豆种植户之一,他在学历教育课堂已经学习了两年半。通过对“土豆种植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思考”这两门课程的学习,王军德开阔了视野与思路,结合网络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中国蔬菜网设立网页,领导全村种植户实行订单化种植,极大提高了种植效益。

手段创新,多元辅导。考虑到学员知识接收能力、弹性学习时间各有不同等实际问题,市远程中心探索形成了“二七一”面授辅导模式,即每次面授辅导用20%时间答疑,70%时间讲授新内容,10%时间布置下次预习内容、网上自学内容及阶段性考核内容。课后安排统一网上辅导答疑时间,并要求有条件的学员按时参加网上学习。截至目前,在全市已经拿到大专学历证书的学员中,八成以上均接受过“二七一”面授辅导模式。毕业学员普遍感到,这种形式高效分配了学习时间、强化了学习效果。

强化顶层设计,催熟教学“果实”

作为培养人才的一项长期计划,农民学历教育需要高效合理的制度来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办学模式对口制。针对大学生村官、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群体,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方向。市远程中心在办学模式上分别特设“电大模式”和“农大模式”。电大模式利用“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资源,由青岛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开设农村行政管理、农村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五个专业课程,其优势在于入学门槛低,对难度较大的基础学科降低学习要求,毕业后可获国家承认的电大本科或专科学历证书。而农大模式相继开设了专科、专升本两个级别,涵盖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兽医专业、园林专业在内的多个专业,其较强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员提供了更多选择。在全市累计招收的6236名学员中,电大招生5322名,农大招生934名。

毕业资格学分制。市远程中心和两高校结合对学员实际情况的综合考量结果,采取学分制来核定学员毕业资格。对本专业二年制专科,通过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模式累计总成绩达到76学分以上,入学注册8年内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的学员,可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在具体集中实践环节中,生产实习安排8周,计8学分;毕业作业安排5周,计5学分。此教学安排让学员普遍能够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考评奖惩长效制。青岛市委组织部把农民学历教育工作纳入全市党建和“三级联创”活动目标考核体系,专门制定下发了考核细则,年终统一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区市进行表彰,成绩落后者提出警告。同时在政治上、技术上开展定向培训,以各区、市、镇党校为主阵地,按照把非党优秀学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学员吸收到党员队伍、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和有关专家队伍中来的标准进行侧重培养。青岛市先后有多名农村支部书记通过公务员考选走上了乡镇工作岗位;更有大量学员在村内领班创办了奶牛养殖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合作社。这些毕业学员充实到农村基层一线,为青岛农村各项工作注入了鲜活血液和不竭动力。

上一篇:学困生,想说爱你也容易 下一篇:An Exploration of Meggie in The Thorn Bi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