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压磁珠治疗小儿瞬目综合征

时间:2022-03-24 02:04:13

耳穴埋压磁珠治疗小儿瞬目综合征

摘 要 目的:探讨耳穴埋压磁珠治疗小儿瞬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小儿瞬目综合征患儿675例,取患者双侧耳部用酒精棉球消毒,用探穴棒探穴,以局部感到酸痛为最佳。取磁珠放置于7mm×7mm的方形胶布中央,贴于相应耳穴位置。左右耳交替埋压。嘱家长每天给患儿按压穴位,3~5次/日,每次10分钟。3~5天换1次药。结果:痊愈469例(69.5%),好转137例(20.3%),无效69例(10.2%),总有效率89.8%。病程短的患儿经过5~7次换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病程长的患儿需要10次或更长的时间。大多数患儿都有很好的疗效。结论:耳穴埋压磁珠治疗小儿瞬目综合征疗效显著。

关键词 小儿瞬目综合征 耳穴埋压 磁珠

小儿瞬目综合征为无明显诱因出现的双眼频繁眨动,每分钟可达到15次以上,是小儿眼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的患儿还伴有面部异常抽动。由于受到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患儿逐年增多。笔者在10多年的工作中用耳穴埋压磁珠的方法治疗小儿瞬目综合征患儿675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小儿瞬目综合征患儿675例,男323例(47.9%),女352例(52.1%),男女之比0.92:1;年龄3~14岁,平均8.6岁;病程3天~1年,平均9.3个月,病程7天~1年为多。就诊患儿都以双眼频繁眨动为主要症状,发病突然或偶然发现,多数患儿多在长时间看电脑或电视机后发病。部分患儿因家长训斥或注意力集中症状加重。极少数患儿有挤眉、努嘴等面部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病因:三叉神经核的翼外神经部分与支配提上睑肌的动眼神经核区域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或由于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在周围发生运动支的联系所致。

治疗方法:取耳穴:交感、神门、肝、脑点、皮质下、眼、伴有面部抽动的加鼻、口、面颊。操作:双侧耳部用酒精棉球消毒,用探穴棒探穴,以局部感到酸痛为最佳。取磁珠放置于7mm×7mm的方形胶布中央,贴于相应耳穴位置。左右耳交替埋压。嘱家长每天给患儿按压穴位,3~5次/日,每次10分钟。3~5天换1次药,换药前1天晚把磁珠摘掉,清洗耳部。按压耳穴时力量不宜过大,既能达到刺激耳穴的目的,还要注意不要引起局部皮肤的破损。少数有皮肤过敏的患儿磁珠埋压的时间不宜过长。

结 果

疗效观察:痊愈469例(69.5%),好转137例(20.3%),无效69例(10.2%),总有效率89.8%。病程短的患儿经过5~7次换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病程长的患儿需要10次或更长的时间。大多数患儿都有很好的疗效。

讨 论

近年来瞬目综合征的儿童越来越多,尤以学龄儿童为多见,经常得不到家长及医生的重视,常误诊为单纯结膜炎或屈光不正,随着少年儿童精神医学的发展及对抽动障碍研究的深入,提示本病是一种儿童神经精神障碍,系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环境因素等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抽动障碍的表现还常以频繁瞬目引发前期症状,而后期可鼻嘴抽动、肢体抽动、发声抽动,随程度加重可影响到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适应社会能力。小儿瞬目综合征的病因并不是十分明确,可能跟现在的生活环境,空气污染、室内装修污染有一定关系。还有饮食习惯,如一些快餐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等。还有患儿长时间看电脑玩游戏也有一定关系。在治疗上耳穴磁珠埋压相对于一些药物、针刺等其他一些治疗办法上,因安全、没有创伤、没有副作用,并且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容易被患儿接受。

参考文献

1 陈素梅.儿童异常瞬目87例临床分析[J].眼视光学杂志,2005,3.

2 葛坚,赵家良,崔浩.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9.

论是公务接待还是私人应酬,都离不开饮酒、吸烟;个人又缺乏锻炼等。④对健康认识不足,认为健康是到老年退休以后的事,而许多老年性疾病逐渐年轻化。中青年人由于不重视自己的健康,是造成现代疾病的重要原因[3]。

上一篇:三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48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儿童白血病25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