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运动技能教学探讨

时间:2022-03-24 07:41:49

新课标下运动技能教学探讨

摘 要: 本文在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技能教学的再思考,明确运动技能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更好地开展运动技能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运动技能教学 体育课堂 价值回归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从这一定位来看,体育教学离不开身体练习这一手段,而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身体练习的载体,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与应用,才能达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改变的目的,而丢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的根本,将会丢掉学生的健康,所以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有效地获取运动知识和技能,又要考虑如何运用运动技能教学使学生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定运动技能教学目标

实践发现,没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是不会受到学生喜欢的。切合学生实际的、适宜的运动技能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关键。以目标为诱导,让学生达到目标的过程同时变成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必须说明的是:运动技能教学目标的制订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现有能力和水平,过高或过低既不利于运动技能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不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二、选择运动技能教学内容

运动技能的内容要有所选择,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运动技能内容不求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最大的缺点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在学校体育界也曾经有过“教不教铅球”“生活中有多少人用跨栏的方式跨越障碍”等方面的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不否定铅球、跨栏在体育课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是如何进行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处理。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运动技能学习,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例如,在学习跳远时,我们不要局限于沙坑,否则会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对动作的用途不理解等。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把此动作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到自然地形的场地上去练习。可以是学校内的小水沟,可以是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也可以是校外的具有一定远度的自然地形,这些都可以当作学习跳远的场地。

体育新课程在肯定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性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生活条件、运动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在技能学习上会表现出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他们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事某一技能的学习,也不可能在经过同样的学习努力后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智能、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在技能学习中就会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一个新的动作。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正确认识,体育新课程标准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技能教学中体现差异性和选择性。但这种选择方式与过去的“放羊式”教学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新课程的技能教学是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一方面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技能学习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为了学生个体的潜能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三、遵循运动技能教学规律

运动技能作为“身体认知”是人类认知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必须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我们一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体、从分解到完整的规律来设计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但是在落实到一个具体运动项目的技能教学时,一定要根据这个项目的特点来确定其应该遵循的规律,否则,运动技能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四、运动技能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这种阶段特征的存在决定了我们必须打破以往按年级来确定运动技能教学的做法,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来选择运动技能教学的范围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考虑和设计运动技能教学,并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去认真研究、组织教材,运动技能的教学一定会富有成效、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其实,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让受过正常体育教育的学生无论天分如何,都有参与体育活动、发展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适当技能的机会,并且身心健全,健康快乐。因此,运动技能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运动技能为主线,打好学生的体育基础,如此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提供保障。实现运动技能教学是体育课堂永远追求的目标,这是体育的价值所在,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基本的特征。

参考文献:

[1]陈雁飞.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看待运动技能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5,(4).

[2]毛振明.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4,(3):8-9.

[3]周修旺.体育新课程技能教学的理念及实施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3,(5):32-35.

[4]周旭.试论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之关系[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上一篇: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体育课运动猝死事故的责任与义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