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OVGIU的构建

时间:2022-03-23 08:33:14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OVGIU的构建

摘 要: 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必须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OVGIU打破传统评价指标体系单一性和封闭性的局限性,构建一套基于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评价客体的,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特色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 OVGIU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实现理论课教学目标,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意义重大。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因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一种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素分析和特色评述。

一、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OVGIU简介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仅仅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事实上,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除了评教师外,更重要的是评学生。“杜威强调,教育评价不能仅考虑应该教什么,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学生学到什么,忽略这个方面,教育便成为外来的压力,即使产生一些表面效果,也不能称为教育”[1]。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客体不仅应包括教师的“教”,而且应包括学生的“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构建对师“教”的评价和对生“学”的评价两套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指标体系,实现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因为它把评价等级分为O(outstanding:杰出)、V(very good:很好)、G(good:好)、I(improvement needed:需改进)、U(unsatisfactory:不令人满意)五等,所以这个指标体系简称OVGIU体系。如下图:

根据指标设立权重,Z1=?蒡■■QiXi(i=1,2,3,4,5,6;n=6),Z2=?蒡■■QiYi(i=1,2;n=2)。其中Qi代表权重,权重和?蒡■■Qi=1,Xi代表师“教”的评价指标,Yi代表生“学”的评价指标,Z1代表师“教”效果评价,Z2代表生“学”效果评果。X1=教学态度,X2=教学基本功,X3=教学内容,X4=教学方法,X5=教学管理,X6=教学效果。Y1=知识掌握,Y2=行为表现。

以此给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如下表)

评价等级说明:O:杰出(outstanding),V:很好(very good),G:好(good),I:需要改进(improvement needed),U:不令人满意(unsatisfactory)。

师“教”的效果直接影响生“学”的效果,生“学”的效果反过来又影响师“教”的效果。生“学”的评价结果是师“教”的评价结果重要的晴雨表和助推器之一,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二、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OVGIU各要素分析

(一)对教师“教”的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为人师表,根据教师教的效果作出评价和反馈,给出建议。师“教”评价包括以下6个单项指标,25个分项指标。

1.教学态度

(1)教书育人态度:忠于党,信仰马列主义,热爱教师岗位,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教学责任心强。

(2)为人师表态度:以身作则,遵守教学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接听电话;仪表得体,言行统一;善于与他人合作,做师德楷模。

(3)治学态度:勤于钻研,治学严谨,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2.教学基本功

(1)语言表达: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生动;语速、语调、节奏、音量适中,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2)教态表现:教态自然亲切,得体大方,有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板书情况:板书工整、清晰,字迹漂亮,布局合理,有美感。

(4)课件制作:课件简洁、美观、大方,操作熟练。

3.教学内容

(1)教材把握: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对教材钻研透彻,讲课熟练。

(2)重、难点处理: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说理充分,善于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

(3)知识深广度:内容充实、信息量大;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水平。

4.教学方法

(1)教法灵活度:课堂设计合理,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2)师生互动:师生互动良好,氛围民主和谐。

(3)因材施教:能结合学生、社会需求的实际组织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5.教学管理

(1)课堂组织:课堂教学组织严密,时间安排合理,张弛得当。

(2)课堂纪律:善于管理,课堂纪律好、到课人数多。

(3)作业情况:布置、批改作业适当及时,学生能按时上交作业。

6.教学效果

(1)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2)知识掌握:学生听课认真,能较好掌握所授理论知识。理论具有说服力。

(3)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内省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4)大纲执行:按计划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原定教学目标。

师“教”的评价由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教师自评等评价主体按照以上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完成评价,然后取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的平均值乘以相应单项的权重,最后把各项乘积相加。

(二)对学生“学”的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和主体,对教师“教”的评价落脚点是对学生“学”的评价。对教师“教”的评价是手段,对学生“学”的评价才是目的。生“学”评价包括以下2个单项指标,5个分项指标。

1.知识掌握

属于基础得分,由理论课教师考核。

(1)理论考试:占知识掌握总权重的70%,包括闭卷考试60分和开卷考试40分两部分。[2]闭卷由题库抽题,学生直接在机试上完成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判断正误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道德、法律、党史、党的理论等最基本的知识掌握情况。开卷题型为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辨能力。

(2)作业考查:占知识掌握总权重的30%,包括做作业态度30分和作业创新70分。

2.行为表现

属于累积分,制定《累积分考核细则》,细则对“课堂表现”、“课外表现”和“实习表现”各分项指标的加减分作出明确规定。累积分由理论部教师、辅导员、班干、带教师傅分别对学生进行考核后,将其得分记入学生的“德育积分卡”累积。德育积分卡可为负分。

(1)课堂表现:占知识掌握总权重的40%,包括出勤率30分、参与讨论问题次数40分和遵守纪律情况30分。迟到、旷课、违纪一次分别扣5分、10分、5分,无最高限扣分,此项得分可为负分。主动参与讨论问题一次视讨论质量加3-5分,最高限加40分。

(2)课外表现:占行为表现总权重的30%,包括日常行为表现40分、参与校内活动情况30分、社会实践20分和随机访谈10分。前三项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班干根据《累积分考核细则》检查确定,第四项由辅导员根据《累积分考核细则》评定。

(3)实习表现:占行为表现总权重的30%,包括思想政治20分、环境适应15分、学习创新25分、职业道德25分、人际交往15分。由带教师傅在学生实习结束前评定。

生“学”的评价结果为知识掌握考核的“基础分”乘权重的积与行为表现考核的“累积分”乘权重的积的和。

上一篇:学习新课标,让阅读教学流光溢彩 下一篇: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批判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