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中的动态血糖监测

时间:2022-03-23 06:35:41

浅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中的动态血糖监测

[摘要] 目的 针对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注射方法相配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20例妊娠期患者有关资料,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各1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运动及饮食控制治疗方法,严重患者同时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指尖血糖仪对血糖指标进行监测,治疗组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血糖指标变化进行监测,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分别为(9.4±4.2)d,(6.1±2.9)d(P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084-02

在糖尿病中,妊娠期糖尿病属于一种特殊类型,是妊娠期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糖耐量程度不同的降低或糖尿病症状比较显著是临床主要表现,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约7%的孕妇会产生妊娠期糖尿病,分娩率约占0.65%[1]。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δ赣そ】挡生的危害比较严重。在临床中控制饮食及严重患者采用外源胰岛素等治疗方法比较常用,应用胰岛素可使其发病率及胎儿损伤程度显著降低,但因对血糖指标的监测效果不佳,易加重产生低血糖的风险。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就可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不只实现24 h持续监测,并对设定胰岛素泵参数及释放胰岛素速度进行有效指导,使产生低血糖的风险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患有糖尿病的20例妊娠期患者有关资料,患者与世卫组织制定的标准相符,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空腹血糖高于5.8 mmol/L或餐后2 h血糖不低于7.8 mmol/L,妊娠24~28周没有其它异常。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28.5±2.6)岁,平均体重指数(25.2±1.6)kg/m2,妊娠期平均体重(64.9±3.5)kg,空腹血糖指标平均为(7.28±3.1)mmol/L,餐后2 h血糖指标平均为(15.2±5.9)mmol/L;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29.1±2.8)岁,平均体重指数(27.3±2.2)kg/m2,妊娠期平均体重(63.2±2.1)kg,空腹血糖指标平均为(13.2±3.9)mmol/L,餐后2 h血糖指标平均为(16.8±6.5)mmol/L,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在控制饮食方面,两组患者都按照糖尿病饮食标准,因妊娠期消耗能量较大,按照35卡/kg供应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按照5:2:3比例,一日4餐能量按照2:3:3:2比例进行分配。每日并摄入不低于1.2 g的钙,对维生素B、C、D及叶酸进行补充[2]。采用坐位姿势进行运动,以上臂及下肢进行脚踏运动,3次/周,20 min/次。每周2 h进行散步和打太极拳。胰岛素注射方法结合患者病情,对控制饮食不满意、尿酮体持续阳性患者设定初始胰岛素剂量,采用胰岛素泵对患者进行皮下连续输注[3]。对照组患者采用指尖血糖仪对血糖指标进行监测,治疗组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血糖指标变化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控制血糖指标的效果。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有关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组间数据,采用百分率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比较计数资料,P

2 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分别为(9.4±4.2)d,(6.1±2.9)d(P

3 讨论

妊娠期尤其是孕晚期孕妇容易并发糖尿病,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对约3%的孕妇产生影响,其中超过90%患有妊娠期糖尿病,10%孕妇患有Ⅱ型糖尿病前兆[4]。妊娠期糖尿病病因主要是在孕期,机体分泌胰高血糖素等引发糖尿病激素较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胰岛素不足,如这时机体不能增加分泌代偿性胰岛素,妊娠后期产生相对不足的胰岛素,就容易产生妊娠期糖尿病[5]。如孕妇在妊娠前具有糖耐量临界正常或异常状况,容易在妊娠后期向糖尿病发展。通常因患者不具有自觉症状,所以妊娠期检测十分关键。传统上常用空腹血糖作为检测指标,但易导致漏诊。在孕24~28 周,国际上对妊娠期糖尿病主要采用口服糖负荷试验检查方法作为筛查措施,但因过程较为复杂,愿意接受的孕妇相对较少[6]。国际上主要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血糖进行检测,妊娠期糖尿病与病理性妊娠及胎婴儿并发症等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母婴危险性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症状相对较轻患者,采取控制饮食与运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病情相对较重患者,可采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方法[7]。并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相配合对血糖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有利于给药方案的灵活制定。

近年来出现的动态血糖检测系统是采用连续式动态血糖监测的变点式静态血糖监测手段,利用对血糖的持续监测,为血糖提供详细完整的图谱,使患者没有查觉的高血糖、低血糖得到发现,并对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记录,使医生对患者血糖波动特点全面了解,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以实现对血糖指标的理想控制。妊娠期的代谢改变比较复杂,胎盘胎儿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使血糖变化增加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应更严格地控制血糖指标[8]。

妊娠期间的血糖指标变化曲线可通过动态葡萄糖监测进行准确展示,为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指标波动越明显对产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容易超过血糖绝对指标,通常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进而对糖尿病进行治疗,但通常夜间无症状低血糖难以被准确发现餐后高血糖的持续时间也难以显示,而无法及时对治疗进行调整。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对于血糖的动态变化的准确检测具有重要作用,及时结合血糖指标对胰岛素用量及用餐量进行合理调整。胰岛素泵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相配合应用对于低血糖发病率的降低效果明显高于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的效果,对于提高发现低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该研究数据也充分证明胰岛素泵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相配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更明显的效果,有效避免血糖日间检测多次间断的局限性,不需要采用反复针刺采血方法,对患者日常生活也不产生任何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于血糖指标的控制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客观性及科学性,对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使母婴并发症显著降低。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比较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飞宏,郑章乾.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10(18):135-138.

[2] 唐正和,邹延新,王华.胰岛素泵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6(9):52-54.

[3] 贺,赵志刚,汪艳芳,等.动态血糖监测研究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血糖漂移[J].中原医刊,2015,3(12):69-72.

[4] 潘斌斌,马建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4,5(11):71-73.

[5] 江芳芳,胡玲,王宁,等.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9(4):81-83.

[6] 王茜,严斌,韩思阳,等.糖化白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6(12):106-109.

[7] 李华萍,孙平平.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2013,7(18):62-65.

[8] 向桂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妊娠糖尿病35例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8(16):91-93.

(收稿日期:2016-09-06)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 下一篇:亨鑫明晰轨道交通通信发展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