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教育:生存理念下的教学变革追寻

时间:2022-03-23 10:26:11

减灾教育:生存理念下的教学变革追寻

【摘 要】减灾课程以学会生存为立意,以减灾教育为主体,以国家课程、学生生活深度融合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实践、探究、体验为学习经历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减灾课程图谱有利于选择性学习;跨界学习实现基地――教室――社会有机融通,纵横打通教材、学科知识点;共同体再造有利于校本教研制度转型与升级;现场教学等新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分享、成长,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化,使学校教育生态焕发“新动力”。

【关键词】学会生存;减灾教育;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59-02

【作者简介】1.李树民,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教务处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2.张军,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校长,高级教师。

减灾教育课程是从学校独有的文化传承中创建的课程,是社会、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减灾教育课程是一种敬畏自然与关爱生命的课程,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课程,是一种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的课程,是一种探索发现与主动创造相结合的课程。

一、价值追求: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是一个永恒话题。纵观人类数百万年的发展史,地球养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各种资源,同时,地球也以各种自然灾害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生命的顽强。回首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史,人类在不断创造文明成果的同时,也给赖以生存的自然增添了累累伤痕,人为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吞噬着社会财富,人与自然的冲突日趋激烈。探索人类社会的永恒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自然、趋利避害、珍爱生命、防灾减灾,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选择路径:课程图谱

学校坚持“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师生即课程”,“让课程适应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的理念,围绕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价值追求。

为实现减灾教育课程的选择性、实践性、探究性,从学生、学校、学科、社会角度建构课程图谱,架构了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可选择、适切性的教育。

减灾馆课程是以学会生存、生命关怀、健康第一为立意,以减灾教育为主体,以国家课程、学生日常生活深度融合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实践、探究、体验为学习经历的综合性校本课程。特需课程是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所设置专门课程,是指在某些领域内存在特殊潜能和天赋,有特殊发展需求的学生,针对学生志趣方向、优势潜能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特需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

一是制定层级化课标。依据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精神,学校制定《减灾教育课程标准》,明确减灾教育的理念、性质、内容、实施建议和评价要求,明确课程实施的直接要求和延伸要求。依据减灾教育课程标准,经过不断积淀和修订完善,最终我校形成《地质灾害防与治》《顺雨调风――气象灾害防与治》《电与核辐射》《生态环境灾害》《人为灾害中的化学常识》《多元化危害及应对措施》《中国古今防灾减灾史略》《防灾减灾英语读本》《重建心灵家园》《人与自然写作素材读本》等校本减灾教育课程丛书。

二是构建课程序列。加强学科联系、连接和整合,构建序列课程目标。以纵向衔接、横向整合的方式设计高一、高二年级、各阶段课程目标,合理组织一种先后有序、上下联系、层层递进、合理而有序列的梯次细化的序列目标。

三是选择性学习。在周三和周五下午某一节课,在“规范性”中体现“选择性”,尝试“走班”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在固定班级和教室,走进减灾教育课程基地探究区域,把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利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问题。

四是融通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学校从社会中集聚减灾教育资源,拓展减灾教育的时空;另一方面,学校向社会辐射教育资源,提升社会的教育含量和教育品位。学校与无锡市国土局、环境保护局、民防局、地震局、气象局等相关单位紧密协作,签订共建协议。使学校教育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延伸,收到良好成效。

五是构建恰当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实行同一个体纵向发展评价和不同个体横向比较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纵向发展评价为主。在每年4月、6月、12月,通过学生共同体的自荐、年级推荐,师生测评,无锡市相关部门专家审核,评选优秀学习共同体,以此激励共同体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率作用。

三、学习变革:跨界学习

减灾教育中的跨界学习并非否定学科性质,并非否定学科边界,而是借助学科与生活的链接、学科与“人”的关联。利用知识迁移规律、知识内化规律以及知识生成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目标。跨学科之界,多学科融合、镶嵌。以学校优势学科――地理学科为主导,辐射和渗透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

在开展题为“地震灾害引起核泄漏”综合实践活动时,从地理角度探究解释地震的成因、学校抗震设防及地震之后的自救,引导学生安全避开灾害。从物理角度探究纵波(P波)和横波(S波),由于横波的运动速度比纵波慢,因此,若能在横波到达并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到安全处,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或黄金12秒预警时间。结合核辐射探究从核裂变到核电站、核辐射等。从化学角度探究原子结构理论探究。从生物角度探究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核辐射发射出来的高能粒子进人体内后影响和改变DNA分子结构,使其变异,导致DNA所合成的蛋白质不具有原本应具有的功能,进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如导致细胞的癌变等。

四、组织管理:共同体再造

一是教研共同体。发挥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名师工作室“孵化器”的“孵化”功能,在课程开发中,凝聚着共同体合作,强调顶层设计,增强课程建设适切性。学科跨界使学科教研工作从“学科单线制”调整为“学科、共同体复线制”,整体联动,采取集体审议的方式,融通相关学科,打破过去教师个人或松散的教研组织形式。

二是“学校――社会”共同体。聘请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教学研究室相关专家担任技术指导,无锡市国土局、环境保护局、民防局、地震局、气象局参与课程建设规划,制定减灾教育课程和课程实施方案。

三是学生学习共同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发形成各种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研究小组,小组成员的组合、成员的角色定位呈现动态变化,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定期进行合作小组调整,让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自然强化。

五、教学组织变革: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下,有选择性进行学习,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和体验性教学组织形式。

减灾“馆课程”是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场景,具有“做中学”“玩中学”“情境性”“解决真实问题”及“与社会生活相关”等基本特性。以体验带动感知,以行动促进思考,让学生行中求知,知行合一。如探究雾霾对人体的影响,在减灾教育课程基地――环境灾害探究厅探究雾与霾区别,形成霾时间和空间条件,探究霾对人体生理影响,对生态环境影响,化学烟雾反应原理等。

上一篇:论纸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创新 下一篇:基于折纸艺术形态的产品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