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当徒弟开始

时间:2022-03-23 09:21:04

沟通从当徒弟开始

去年我带了一个初中普通毕业班,班上有一个学生小奇,上学年因为不满意老师的批评,暗地里往老师摩托车的机油箱里放沙子而受到学校的处分。这样一个犯了“众怒”的学生,同学们在背后指指点点,不愿意与他接近,他萎靡不振,甚至破罐破摔,特别是对那位老师耿耿于怀,动辄与老师针锋相对。我试图接近他,但他对老师都存有戒心,交流常常成为我的独角戏,沟通一时陷入僵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其他同学处得知,小奇有钓鱼的爱好,而且技术不错。我灵机一动,何不由此下手?一天,我在班上说:“老师很喜欢钓鱼,可惜技术欠佳,常常空手而返,咱班谁是钓鱼高手,我就拜谁为师,跟他学钓鱼。”大家都把手悄悄指向小奇,我双手向小奇一拱:“师傅在上,受徒弟一拜!”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见到同学们用羡慕的眼光望着自己,小奇脸红了,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第二天是周六,我让几个同学叫上小奇去钓鱼。我拿出徒弟的样子,向小奇请教如何炒鱼饵,在什么地方下钩才能钓到鱼,怎样才能知道鱼在咬钩,怎样甩杆才能不使鱼脱钩等等。小奇也真像师傅那样,给我传授钓鱼的要领,还告诉我哪种鱼特傻,容易上钩,哪种鱼最狡猾,把鱼饵吃掉了却又逃跑了……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后来小奇告诉我,那次钓鱼是他所有钓鱼经历中最高兴的一次,那天是他上初中以来最快乐的一天。

那次钓鱼以后,小奇与我的接触渐渐多了起来,见了老师不再局促不安,并且能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一点点开始向我说心里话。提到灌沙子的事,他说那位老师当时对自己批评得太狠,没给自己在同学面前留点面子,于是报复了老师,现在才感觉到当初老师严厉批评是为了让自己接受教训,自己却以怨报德,太不应该了。

那以后,同学们经常听到他开心的笑声,他很快成了同学们信赖的好伙伴,成了我的好朋友,也成了我的小助手。他的良好表现,获得了老师与同学的好评,他提的几条合理建议我都予以采纳,有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实行竞选方式组建班委会的建议在我们班特别成功,并在全校推广。我体会到,与小奇沟通直到他转变,真得益于我那次双手一拱当了他的徒弟。

我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启发,师生沟通从当徒弟开始,对小奇这样有“前科”的学生尚且行得通,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应该更有效。于是,我当了乒乓球高手小亮的徒弟,当了会用纸折出各种造型的小明的徒弟……班里好多学生都当过我的师傅,师徒之间有真情,这些学生跟我无话不谈,感情非常融洽。我帮助他们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还把一些学生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而且从中学到了一些真本事。

《论语》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不是超人,样样都行,很多方面也确实需要向学生学习。可以说,给学生当徒弟是师生沟通的手段,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一举两得,甚至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作者单位:河北承德县特教学校)

上一篇:学术期刊国际化与国际话语权的竞争 下一篇:社会文化视域下科技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