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昆斯的美好的艳俗世界

时间:2022-03-23 08:17:17

杰夫.昆斯的美好的艳俗世界

杰夫・昆斯代表着什么?最贵的艺术?最会经营的艺术家?还是我们这个美好艳俗世界的本质?之前《美国艺术300年:适应与革新》来中国展出之时,无数媒体争相报道。这次展览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美国艺术史。二战后的美国取代欧洲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这也是此次展览最重要的一个篇章,众多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济济一堂。在这个时候记者们喜欢在杰克逊-波洛克的名字前面加上“抽象表现主义大师”这个称谓。在安迪・沃霍前面加上“波普艺术最重要代表”的描述。而到了杰夫・昆斯(Jeff Koons)记者则毫不犹豫的加上了“当代艺术市场最火的艺术家”。似乎他的价值就在于最贵。

何谓“王子”

美国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Jeff Koons)被称为“新波普”(neo-pop)或“后波普”(post-pop)大师。但更多的人喜欢叫他“俗艳王子”。作为活着的艺术家里身价最贵的人,显然是市场的“王子”。在2007年11月的苏富比纽约拍卖会上,纽约Gagosian艺术馆以2360万美元购得昆斯5件套作品《悬挂的心》中洋红色的一颗,创造了当时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拍卖纪录,轰动一时。接着,在2008年7月卖出的《气球花(洋红色)》,保持着昆斯作品2570万美元的最高身价。无论人们在那俗气又喜庆的气球作品面前嘀咕什么,杰夫・昆斯都是市场的赢家。

杰夫・昆斯作品的拍卖价格从1999年开始上升。当时,美国出版业巨头彼得・布兰特以180万美元的天价在克里斯蒂拍卖行买下昆斯1988年的作品《粉红豹》。这是昆斯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造型是卡通人物《粉红豹》。拥抱着一个体态丰满的金发美女。1999年以前,昆斯作品的拍卖价格从来不曾超过30万美元。自《粉红豹》。高价出售之后,昆斯紧接着又卖掉了超过15件作品,每件价值都在100万美元以上。四年前,一名挪威收藏家以破纪录的560万美元购下“迈克尔・杰克逊和宠物猩猩”。这是昆斯1988年创作的雕塑作品,原来的标价仅为25万美元。去年5月,美国金融学家托马斯・H・李又用550万美元买下了昆斯1986年创作的、原价只为7.5万美元的一件作品。

去年11月,在纽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夜拍专场中,杰夫・昆斯的Celeb ration系列作品中的《气球花(蓝色)》拍出了16,882,500美元。在拍卖之前,就纷纷有媒体表示:“一直以来,杰夫・昆斯都被认为是世界上作品身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相信本次拍卖的结果,将成为判断国际高端当代艺术品市场是否复苏的重要标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观点是非常有依据的。因为曾经创下杰夫・昆斯个人最高拍卖纪录的作品就是同系类的《气球花(洋红色)》。这一系列作品共有5件,每件都有不同的颜色。可谓是杰夫・昆斯的“典型器”。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这件铬不锈钢材质、高抛光镜面呈蓝色花朵形状的作品,大小为340厘米×285厘米×260厘米,创作于1995年至2000年间。

这件拍品此番是由Dairuler艺术收藏基金会委托拍卖的,作品被基金会收藏后一直展示在德国柏林的波茨坦广场,几乎成为柏林当代艺术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佳士得将其估价定为1200万美元至1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400万至1.12亿元)。在稍早一点的菲利浦斯拍卖会上杰夫・昆斯两件作品都流拍了。这次《气球花(蓝色)》被纽约/洛杉矶L&M Arts的艾米・勾德(Amy Gold)以1690万美元买下。虽然较经济危机之前的最好成绩2570万美元的纪录价还有距离。

其实在2009年昆斯的作品价格下降了50%,纽约数据公司ArtNet的记录显示,只有9件作品价格超过100万美元。昆斯的“Baroque Egg With Bow(Turquoise/Magenta)”在2009年3月纽约苏富比拍卖卖出550万美元,低于估价。纽约苏富比全场4700万美元的总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7%。

根据法国的Artprice公司公布的数据,世界当代艺术市场的拍卖规模在2003年至2008年间至少增长了10倍。而赫斯特作品的价格指数在10年间也增长了996%,并在2008年9月的“Beautiful Inside My Head Forever”达到最高点。这场为期两天的拍卖几乎与雷曼兄弟破产同时发生,被交易商认为是市场膨胀期的结束。

当然,这是整个世界拍卖市场的走势,并不只是对杰夫・昆斯生效。与其比肩的赫斯特同样也受到了影响。ArtTactic平均价格指数显示,自2008年9月以来,赫斯特的蝴蝶作品价格已经下降了41%。

而在一定意义上,这次《气球花(蓝色)》的拍卖再次显示了典型代表作品的保值成功,王子的皇冠似乎任何时候都是金色的。

谁在艳俗?

杰夫・昆斯1976年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1976年末我曾到过纽约,但正式搬到纽约居住是在1977年1月以后。……我意识到一些不同的事情正在纽约发生,那里有不同的艺术群体,新浪潮音乐。这是真正促使我来纽约的原因。”纽约改变了杰夫・昆斯的命运。其实昆斯从1980年代就开始出名,曾经,在新表现主义艺术盛行的1970年代,昆斯是个完全不被接受的异类,作品的市场反应非常冷淡,为了继续艺术创作生涯,昆斯去华尔街当起了证券经纪人。很多人都认为正是这一段商海经历让他到了艺术的成功之路,拥有了精明的商人头脑和对钱的敏感执着。很多人喜欢把杰夫・昆斯形容成一个对反讽者。但是他自己是说:“不,我并不是在讽刺什么。我只是喜欢这种简单的镜子式的抽象,以及这种吸引观众的方式。”其实尽管观念前卫,杰夫・昆斯的作品里却少有反叛的视觉暴力,令人不悦的感官刺激,更多的是单纯直接的夸张表达:五彩斑斓的不锈钢气球狗、郁金香、悬挂的心……都那么显而易见地令人喻悦。

讨好眼睛的视觉效果,令人愉悦的自觉心里反应,杰夫・昆斯的成功,在很多人眼里来看是讨好市场的成功。《ArtNews》杂志的KellyDevineThomas曾经剖析过杰夫・昆斯作品大卖的策略。杰夫的艺术性策略有以下几点:其一,作品体量要大,大到能和深宅大院的豪门阔气相匹配;其二,作品质感要好,好得让人情不自禁地抚摸,压抑不住内心想拥有的冲动;其三,作品要亲切,能够打动人心,尤其是打动富商大贾、贵妇名媛内心存有的“浮华的孤寂”;其四,制造话题,让自己成为注目焦点,名人的东西总有人抢着要;其五,与其把自己当艺术家看,不如把自己当广告明星用。

不可否认的是,杰夫・昆斯在做艺术家之前曾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商人,他知道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卖钱,也知道怎么才能把艺术变成钱。杰夫・昆斯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销售部门找了一份工作,因为他在销售方面表现得太出色了,博物馆的董事会主席还任命当时只有23岁的他为博物馆的“资深销售代表”。如今昆斯会配合拍卖公司摆姿势拍宣传照,在拍卖行的作品销售

会上促销。当佳士得推出他的作品时,他也曾参与宣传事务讨论,佳士得表示:“有些艺术家对于拍卖的过程持非常怀疑的态度,不过昆斯却乐意拥抱这个过程,他很清楚作品在拍卖会场喊出高价能够带动买气。在媒体宣传方面,杰夫・昆斯也极具天赋。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艾兰・赛本(Alein Seban)曾这样评价:“昆斯非常聪明,在公关沟通中,他和安迪・沃霍尔一样杰出。”昆斯会配合拍卖公司的媒体宣传,当大部分艺术家对拍卖推广持怀疑态度的时候,昆斯却非常乐意拥抱这个过程。除此之外,杰夫・昆斯深谙艺术圈里的社交关系。他的身边总是紧密地聚集着当代艺术领域的强势人物。从、纽约艺术品商人伊利安娜・索拿本德(Ileana Sonnabend),到高古轩画廊的拉里・高古轩(Larry Gagosian);从曼哈顿著名美术画廊C&M主席罗伯特・慕钦(Robert Mnuchin),到艺术商威廉・阿奎维拉(William Aquavella)。伦敦收藏家萨奇、佳士得拍卖行老板皮诺、洛杉矶的房地产商艾立、希腊建商巨子乔诺,乌克兰钢铁巨头维克多(Victor Pinchuk)等等也都是力捧杰夫・昆斯的大卖家。很多人认为,这位把艺术当做漂亮气球来讨富人欢心的艳俗艺术家不过是一个成功投机的商人。但是我们不妨来看看杰夫・昆斯的年代。没有艳俗的市场的哪来的王子?

1955年,杰夫・昆斯刚刚在美国出生。比那稍稍早一点的时候,美国另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波洛克已经受到了媒体和画廊的关注,但是美国的市场却不卖单。据说住在纽约乡下的波洛克,想到纽约去看母亲都没有路费。他想拿自己的画抵车资,但是飞行员怎么也没有明白,那些看着像自家小孩闯祸之后的颜料喷洒有何意义。据说波洛克到1956年死时还过得想到拮据。

杰夫・昆斯出生的时候,美国不是没有艺术市场,只是还没有像他那个年代那么红火。战后美国就确立了新的世界现代艺术中心的地位,这与美国战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直接关系。为躲避战火硝烟,大批欧洲优秀的学者和艺术家纷纷移往美国,为其带来了装备精良的艺术教育与理论资源,成为美国战后艺术发展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繁荣的商业与消费文化使得美国中产阶级一度对艺术品的消费与收藏之风膨胀,也直接促进了20世纪美国艺术的发展。到了80年代,也就是杰夫・昆斯市场开始年代,美国的艺术市场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繁荣。画廊老板不关系作品的史学价值,因为它们很有可能直接就从仓库搬到了买家的车上,甚至没有来得及展览。这和那个时候里根政府的财政成功,艺术形式回归传统的架上和雕塑形式利于收藏,都有分不开的关系。市场给了杰夫・昆斯王子的皇冠。

今天的杰夫・昆斯一方面坦诚的说“我对引导销售这件事非常感兴趣。”“未来的伟大艺术家一定也是伟大的谈判家。”另一方面又在辩解说:“我不是商业艺术家。”但是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他的那些漂亮气球一直都在哪反射每个观者心中的艳俗。“这就是最贵的艺术”。

上一篇:彼岸的想象:岳雷的绘画创作 下一篇:我要成为未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