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江:海选出的接班人

时间:2022-03-22 03:45:43

在江苏无锡一个企业里面,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是总经理,儿子是副总经理。儿子一直认为接父亲的班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但是,有一天父亲却宣布,他要在社会上以百万年薪招聘一个新的总经理。父亲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跟儿子打招呼。

19年前,周海江放弃大学教师这个“金饭碗”,回到无锡市港下镇捧起了。“泥饭碗”。

19年后,历经磨练的周海江终于子承父业,成为中国第二大服装企业――红豆集团的掌门人。

一对父子,成就了一段创业的佳话。

从父亲手中接过权杖的周海江,却不愿意被人称作“第二代”。他觉得自己至少是“一代半”:在红豆24年的发展历史中,他参与了19年。

红豆生南国

无锡港下针织厂(红豆集团前身)是由周海江的爷爷周林生一手创办的企业,但是,在历经20多年的发展后,这家小厂仍然处于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到1983年时甚至几乎陷入绝境,工厂停产,工资发不出,仓库里堆满了存货,

这时,时任港下镇荡上村副书记的周耀庭接手这个小厂。他上任第一天看到的情形是,8台老掉牙的棉纺车,透风漏雨的厂房(旧祠堂)和写满债务的账本。

面对这个“烂摊子”,周耀庭没有选择。这个小厂凝结着父亲的心血,而且生性喜欢挑战的他,对经营有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父亲接手厂子时,工厂基本上停产。厂子的信誉不好,父亲写了一张个人的担保书给银行,银行给了6500元,刚够买一吨棉纱。因为工厂在外欠钱太多,就找到一家不欠钱的染色厂,染完以后刚把布装到船上,对方的财务就追出来,说染色费没有付,把布全搬回去了。当工人看到船空着回来,一片绝望。父亲发动大家把库存的东西卖出去,将所有干部员工撵到各乡镇摆地摊,自己也同工人一样,挑着上百斤的内衣走村串巷……“若干年后,当周海江讲述父亲创业的故事时,流露出少有的沧桑。

到1983年底,无锡港下针织厂不仅清理了库存,还实现了销售收入65万元。

周耀庭是较早具有品牌意识的乡镇企业家。当时港下针织厂的产品名字叫“山花”,周耀庭认为这实在是太土,不利于新产品打开市场,必须给新产品取一个好名字。什么名字好呢,周耀庭绞尽脑汁。最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给了他灵感,如果以“红豆”作为产品名称,肯定有利于产品销售。于是,红豆品牌在1984年诞生了。正像周耀庭预料的那样, “红豆”美好吉祥的寓意,再加上迅速提高的产品质量,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企业发展了,就需要人才。可当时的苏南乡镇企业没有大学生的分配指标,是招不到人才的。这时,周耀庭的儿子周海江刚从深圳大学毕业分配到南京河海大学任教员,父亲想让儿子放弃省城的公职回乡一起创业,没想到儿子竟痛快地答应了。

“金饭碗”换“泥饭碗”

1987年,全国还没有大学生到乡镇企业工作的先例,周海江辞去大学教员的“金饭碗”,捧上“泥饭碗”,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更重要的是,周海江的到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他吸引自己的同学来到自己的家乡一起创业,之后,同学的同学也来了。一个个大学生的引进,很快给针织厂注入了新的活力。

1988年1月,周海江正式进入红豆集团,他先是在厂部当秘书,后被调到成衣二车间去当主任。负责车间管理后,周海江很快就觉察到了诸多管理漏洞,并开始重新制定车间制度,使那些从农村来的“泥腿子”工人,开始接触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不久,周海江就向厂部提出“创名牌”的建议。那时,许多企业连产品商标都没有,更不要说创名牌了。而周海江竟提出在中央电视台投资160万元做广告。这笔钱等于当时工厂全年的利润,可以买设备或者造厂房。如果钱花在广告上弄不好就打了水漂。事实证明,当年的160万元没有白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的诗句成为红豆集团的免费宣传语。红豆品牌因此深入人心,并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

1994年,在周海江的推动下,红豆集团推出了一系列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吻合的管理机制。其中的一个做法就是,集团所有的产品都在两家工厂同时生产。这是周海江想出的“一品多厂”的竞争机制。他先在西服厂进行实验将其分成两个生产条件相等的工厂,并划区域销售,年终以实绩评定厂长称职与否。

另外,周海江一直在谋求突破地域和产业的限制。他通过定牌加工,派出管理人员,收购兼并等形式,先后整合了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企业150多家,使它们成为红豆的。“园外工厂”。这些企业的资产总量和职工队伍超过了红豆园区的总量。

1995年,就在服装产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已担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的周海江为避免行业单一的风险,提出了集团适度多元化的发展思路。根据摩托车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决定跨行业发展摩托车产业。其后,摩托车产业不断扩大,从二轮到三轮再到电动车,形成了集团的一大产业。摩托车产业的形成。还带动了红豆橡胶轮胎制造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红豆集团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短短8年时间,周海江将红豆集团的事业开展得有声有色,他的能力一直受到父亲和集团的认可。而且,由于周耀庭的普通话不标准,在很多对外重大活动中,父亲总是让儿子代表自己出席。周海江的名片上印的就是红豆集团的总经理,他也一直认为自己很快就要接父亲的班了。

可是,周耀庭却在1 995年的一天突然宣布,他要在社会上花百万年薪招聘总经理。

百万年薪聘经理

周耀庭宣布招聘总经理,事先没跟儿子商量。面对媒体,周耀庭也是三缄其口。周海江怎么也不能理解,身边同学、朋友也开始猜测揣摩。有人周海江登上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对周海江说,你父亲肯定是不信任你;也有人说,肯定你跟你父亲之间有什么大的矛盾。

周海江心里非常疑惑。

难道父亲真的是对自己不信任7转念一想,不可能啊,当初自己到红豆集团,可是被父亲给拉下水的。

苏南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改革开放后,在无锡这片土地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其中就有企业管理的问题。尽管红豆集团在1 993年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是,传统的管理方式依然回执地存在于经理层的大脑中。

周耀庭一直在思索转变经理层管理观念的办法。一番苦思冥想,萌生了在社会上招聘总经理的想法。他打算在国内外招聘总经理,不考虑集团内部,所以也没给儿子打招呼。

发出招聘消息后不久,一个叫的加拿大籍华人成功应聘总经理。招进

来这个总经理在新闻会上公开讲,总经理是高级打工者。

“这个观念就值一百万!”一百万年薪,这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以此转变红豆人的观念,周耀庭认为非常值。

后来,当地很多乡镇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渐渐走了下坡路,而红豆集团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周海江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同时,他也感到深深的压力。

周海江决定深造,除了在中央党校学习半年之外,他还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一年半之后,百万年薪招聘的总经理合同到期,周海江也学成回国。当他回到公司时,发现父亲又任命公司里的其他人当了总经理,还是没有他的份儿。

自己的能力不在他人之下,年轻气盛的周海江对父亲的决定自然是不服气。当时负责红豆集团赤兔马摩托车和电动车业务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得更好。他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管理上,除了经营好自己的业务之外,还将在美国学习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红豆的企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公司管理,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努力,周海江成为一名成熟的企业家。他不仅让自己经营的摩托车和电动车公司成为红豆集团最好的公司,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集团上下的认可。

可是,2000年的一天,周耀庭却宣布,他要亲自兼任红豆集团的总裁。

这时的周海江已经把父亲的一切做法,都认为是对自己的历练,他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的经营之中。

周耀庭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他要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在集团内部进行海选总裁,自己出任总裁可以保证海选的顺利进行。

海选出来的新掌门

2001年,在周海江的主持下,红豆集团成功上市,这让周海江在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上市后,周海江用募集到的3亿多元资金上马了8个项目,使4.2平方公里的红豆科技工业园初具规模。在工业园内,有“亚洲最大的西服衬衫大楼”,车间里配备世界顶尖的生产设备。这里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供货给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

4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2004年9月13日,周耀庭突然宣布,他要在集团内部海选总裁。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周耀庭还是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

此时的周海江则是成竹在胸。

2004年9月15日,对红豆集团而言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周海江从20个候选人里脱颖而出,以绝对高票当选红豆集团新一任总裁。

儿子能够真正地走出来,周耀庭内心感觉“好得很”。

2005年2月7日,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刊登了时年39岁的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的照片,周海江成为50多年来国内服装界企业家登上该杂志封面的第一人。作为中国第二大服装企业的掌门人,这似乎意味着外界已将周海江视为中国服装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标志性人物。

如果说红豆是在周耀庭手中“发芽”的话,那么在周海江的手中,红豆已经超越了生长的“南国”,走出了苏南传统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回想起父亲对公司的一片苦心以及对自己的培养,周海江心里充满着深深的感激。

在很多人看来,红豆是家族企业,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周家的股份并不占优势,红豆集团一直按照周耀庭的新集体经济模式运作。股权结构过于平均,成为制约企业继续壮大的一个瓶颈。周海江上任后,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逐步让自己掌握了红豆集团的控股权。

2006年1月24日,红豆股份又高票通过股改,企业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红豆将在一个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寻找新的发展。媒体评价,“年轻的周海江先生合理合法地完成了红豆集团的管理层收购,即所谓的MSO,实现了红豆集团从乡镇企业到民营企业的伟大转型。”

今天的周海江已经越过令很多企业头疼的制度问题,直接进入到一个更市场化的领域:品牌。周海江兴奋地说,北京奥运会将在2008年的8月8日开幕,而巧的是8月7日晚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他要让中国的牛郎与织女走进奥运会,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登上国际的舞台,而这也是中国民族品牌走向国际的关键一步。

周海江立志要把红豆集团打造成百年企业,他说,“我要把红豆集团做成真正的社会企业,我去欧洲考察一家销售规模为200亿的企业,类似的企业在国内并不在少数。但一问才知,人家已经拥有200年历史,上市时间也已经超过100年。”周海江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企业,一个企业家所要做的就是把企业打造成百年企业,不要让它轻易垮掉。否则,这是对社会财富真正的浪费,”

对自己以儿子的身份担任董事局第一副主席,周海江并不隐讳。浙江万向集团的鲁伟鼎在接任其父亲鲁冠球传递过来的核心权力之后,有意将自己的名字去掉姓氏,让外界直接称呼自己为伟鼎。一些红豆员工也建议周海江把“周”字去掉,就叫海江,但被周海江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是从基层一路奋斗过来的,没有什么值得回避的。

上一篇:杨国强:制造中国首富 下一篇:可可西里的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