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时间:2022-03-22 12:22:07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原题回放】

根据要求作文。

河,无处不在,一条条河流,或悠长,或曲折;或激荡,或平缓;或清澈,或浑浊……吸引着我们寄情抒怀。生活中,还有许多条无形的河,在我们身边流过。河流一定也影响着你的生活,触动着你的心灵。

请以“那条河”为题目(或根据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导引】

一、 准确把握题意。文章内容必须和“河”有关,而且“那条河”不是“这条河”,“那”可以是时间上的远指,也可以是距离上的远指。当然文中可以写“山”、“湖”、“江”等,也可以写其它“河”,这些都是作为对比或陪衬而存在,都是为了表现“那条河”服务的。

二、 打开选材之门。“那条河”可以是有形的河,也可以是无形的河。可以写“河”的变化,表现“环保”的主题;可以写“河”的兴衰,表现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繁荣;可以写“那条河”孕育的灿烂文明;可以写在“河”上、“河”边、“河”旁发生的事,表现亲情、友情;可以写“河”给你的人生思考、启示;可以写生命的河流、情感的河流;可以写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那条河”。

三、 强化表达实效。写“河”或写与“河”有关的人,肯定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写要生动形象,或勾勒,或工笔细描,但都要抓住景物特征,并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效果。另外构思要精巧,叙事要完整,详略得当。一两句经典性的抒情、议论也能画龙点睛,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佳作示例一】

那条河

淮安一考生

河水流淌着韶华,从不回头。如今,河还在,人不复,物是人非。

初夏的风撩起我额前碎发,朦胧地遮住了眼,月亮柔和的光芒洒落在眼前那条河上,月光如水水如天。微风袭来,吹皱了池水,恍惚了倒影,想起了过去。

初夏的夜晚总是闷热,黛色的天空低得仿佛压在人身上,幼时的我极不安稳,总是一边嘀咕着“热死了”,一边在床上滚来滚去。外婆疼我,便想了个办法,在门口的小河边搭了一个竹塌,每晚我便可以伴着徐徐清风、虫鸣蛙叫入眠。那条河,在我的睡梦中潺潺作响。

那时候的夜晚总是宁静的,每当洗完澡,我都会兴奋地趴在竹榻上,用一根树枝什么的,一会儿搅一搅河水,看水里的鱼东蹿西逃,一会儿拨动池边的草丛,听虫子们慌乱的叫声。

每当这时,外婆总会一把把我抱在怀中,一边扔掉我手中的树枝,一边假意打我:“哎呀!要是一个不小心掉下去怎么办!”我则搂着外婆的脖子,亲昵地咯咯直笑。河面波动,把我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天色渐暗,这时候外婆总会侧躺在竹榻上,一手搂着我,一手拿着蒲扇扇着哄我睡觉。有时我会不安分地扯着外婆唱歌,外婆拗不过我,便哼起古老的童谣,伴着河水清脆的水声,流入我香甜的梦。

那时候的我总会看着那条河,月光洒落水面,轻轻波动,便如同洒了一层金子,粼粼闪动。水面偶有一两片浮藻,静静地随着河水飘动,一两只不知名的小虫子在水面点水而过,漾起极小的波纹,一圈一圈晕染开来,草丛里传来青蛙清脆的鸣叫声,一声一声此起彼伏。

外婆的蒲扇一下一下缓慢而有节奏地扇动着,我看向她,盘在脑后的白发已有些许散落,外婆的眼闭着,可依旧掩不住眼角的皱纹,脸上的皮肤已经松弛,嘴里还哼唱着古老的童谣,河水粼粼的波光反射在她脸上,更添几分慈祥。有时外婆会睁开眼,瞧见我正看着她,便会将我朝她那挪动几下,让我躺在她怀里,轻轻地抚着我的脊背,温柔地哼唱,哄我入睡。

日子就那样过去了,河水继续流淌着,那条河,依旧在那儿。

一阵凉风吹去,我不禁打了个哆嗦,眼前清晰了起来。眼前没有那竹席,耳边没有了那童谣,再也感觉不到那怀抱的温暖。只剩那条河,静静地流淌着。

物是人非,从来就会让人伤感,又一阵风吹来,扰乱了河水,吹散了思绪,模糊了双眼,心中的思念酸涩得像一颗柠檬。

“外婆,我又来到了河边,你还记得往日吗?”

没有人回答,只剩那条河,静静地流淌着。

【评点】

本文结构完整。开头,再回那条河,可惜物是人非,想起了儿时和外婆相处的美好往事。那条河,就是“我”的乐园,它记载着外婆对我的爱,中间详细地叙写了外婆对“我”的爱,结尾,则又回到了现实中来,照应了开头。描写生动传神,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夏天,河水的清凉,月亮的皎洁,外婆的爱,是那么的令人回味。作者在细腻的描写中,表达了对外婆深深的怀念之情。

【佳作示例二】

那条河

淮安一考生

老家门前有条河,不是很宽,却载满了我儿时的回忆。

春天,低垂的柳条轻拂着河面,拨起了一阵阵涟漪。河边开着各色的小花,红的、白的、紫的……扒开草丛,总能找到一种叫“毛眼”的小草,里面白白软软的芯,像棉花一样,吃在嘴里,甜甜的。

夏天,就热闹了,孩子们在河水里嬉闹,顽皮的堂弟坐在洗澡用的大木桶里,用手划着,看到有了新泥的洞口,伸手进去一掏,总能抓到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光着脚丫站在河边的青石上,不时有不知名的小鱼,用嘴软软地叮你的小腿,痒痒的。

秋天,河水变浅了,大点的孩子用泥巴打上坝,开始戽鱼,水还没戽掉一半,就不时看到鱼在泥水里跳跃,等不及的孩子们就开始捉鱼,小点的孩子在岸上雀跃着,忙着捡鱼。一连几天,村子里每家厨房里都飘着鱼的鲜香。

冬天,河面积起了厚冰,胆大的孩子在冰面上溜来溜去,总会有一两个不小心掉进冰洞里,好在水不深,哭哭啼啼地爬上岸,不过回家挨顿骂罢了,换上干净的棉衣又出来玩耍,呆在岸上不一会儿,就又吆喝着站在了冰上。

后来我到城里读初中了,家也搬了,回老家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老家,都要到河边转转。小河还是那条小河,但感觉水越来越不那么清澈了,小河好像日渐失去了灵气,因此总感到有那么一点惆怅,一点失落。有一年清明前后,上幼儿园的妹妹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嚷着要看小蝌蚪。想起儿时河边那一群群游动的、黑色的小豆芽,我便嚷嚷着爸爸带我们回了趟老家。到了家一看,傻了眼,哪还是我心目的那条小河啊?干涸的河床,零星的浅洼里可怜的一点黑臭的水,河边堆满了垃圾。妹妹不停地问我:“哥哥,小蝌蚪呢?小蝌蚪呢?”除了面对妹妹的尴尬,我更多的是一阵阵的心痛……

又有好久没回老家了,却总是牵挂着老家门前那条河。不久前,当村长的堂叔来我家,一边喝着酒,一边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那条小河。堂叔兴奋地告诉我,国家现在加大了对农村水利的投入,老家门前的小河列入村庄河塘整治项目,彻底清除了淤泥,两岸又重新种上了树。村里的垃圾也专门有人收了,小河的水又清了、活了,小河又变美了。

那天晚上,堂叔和我聊了很久很久,越聊越开心。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童年的我,又光着脚丫站在河边的青石上,不时有小鱼游过来叮着我的小腿,痒痒的……

【评点】

文章较为详细地叙写了儿时小河带给自己的快乐。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感受深刻,让读者也仿佛回到了那个美好的岁月。然而,那个美好的河流已经不是“那条河”,通过“妹妹看小蝌蚪”这一简单的情节,揭示环境遭到破坏的深刻主题。文章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它不只是表达“环保”的主题,还在于它表达了“希望”。文章的结尾就如同鲁迅的《药》中坟上的那个“花环”,令人拍手叫好!

上一篇:关于高中化学几个实验的改进 下一篇:刘老师仿格作文精讲“茶”类哲理散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