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工作现状与对策探讨

时间:2022-03-21 09:53:37

计划生育工作现状与对策探讨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能够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当前由于我国广大群众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由于众多原因,我国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现状,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计划生育;现状;对策

计划生育工作对我国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始终将我国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内。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人口结构更加复杂,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现了很多的新的问题,需要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对将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现状

1.1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较大,并且大多数都是由农村流向城市,这无疑是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另外,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方面依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①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不完善,专项管理经费尤为缺乏,大多数管理资金来源于计生工作业务经费,造成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知识宣传活动、管理工作、奖励政策的兑现、避孕药具和节育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无法运行;②有关部门之间配合协调能力较差。各个职能之间沟通较少,难以相互配合,相互推诿责任,统一行动难以有效开展,特别是对偏远地区开展计划生育时,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尤为重要[1]。

1.2活动形式较呆板 有些地方搞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不注重群众对计生知识的实际需求,不注重所采取的宣传形式要求是否能入脑入耳入心。还有个别地方大搞形式主义,为应付上级的宣传任务,计生系统“单枪匹马上前线”,盲目集中在“5.29”、“7.11”等几个计生相关节日,摆桌子、送药具、发资料、挂横幅、打腰鼓,与优质服务、利益导向、计生协会等工作脱节,由于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服务含量低,使活动缺乏吸引力,很难激发群众参与的兴趣,根本起不到宣传教育工作应有的作用。

1.3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部门配合不力,如征收社会抚养费中计生同税务、工商部门、流动人口管理中计生同公安部门、婚姻登记中计生同民政部门、非医学要求性别鉴定中计生同卫生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协调和配合,出现医院没有把好出生证发放关,派出所凭出生证给非法生育、非法领带养者随意落户,税务、工商部门在计生违反户年经济收入取证上不予配合等现象,造成计生部门单枪匹马、孤军作战的工作现状。在村一级,村级干部对做好计生工作责任意识淡薄,部分村主要干部仍然依赖于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镇管方式,怕担责任、怕得罪人,把本应属于村民自治管理的计生工作推给上级政府,参与意识不强,做正面工作少,讲人情多,个别甚至出歪点子,村级计生基础仍然薄弱,村民自治步伐艰难。

2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2.1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依据我国财政情况先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只要进入劳动年龄者,从参与社会劳动到本人年老时止,每个人可以从自己的劳动报酬中拿出小部分(各地区数额不同),或以纳税的方式由政府或集体统一收取和保存(制定《社会保障法》的法律保证金法律法规),将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亲人依靠者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养的“五保”制度、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国家或集体出钱买的,属奖励性质)、农民最低社会保障、农民失地保障,以及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合并计算,政府从财政转移支付中补贴部分,然后按计划生育、农民失地、最低基本保障等各种情况发放给每个老人,打破“父母”“子女”赡养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后顾之忧[2]。

2.2创新特色,提高人口计生宣教工作的吸引力 在搞好特色宣传的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宣传内容,将严肃的人口计生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力求做到“四性”:即,趣味性。要结合春节、“3.8”、“5.29”、“6.1”、“7.11”等节日,举办灯谜竞猜和文艺演出等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直观性。充分运用新的传媒手段,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创办网上人口学校,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计生网站,开通网上在线咨询直通车,开辟报刊、电视人口计生专题,通过一系列直观形式,提高宣教工作的吸引力;实用性。围绕新农村、新家庭、新型生育文化、生殖保健知识、奖励优惠政策等内容,创作并开发有特色、易保存、实用性强的宣传实物进村入户,增强宣传效果;经常性。只要经常入户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群众,才能提高宣传效果。随着计生工作的深入发展,还要不断充实新内容,使宣传教育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常抓常新。

2.3创新服务体系,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机制 ①健全户籍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管理机制、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常化管理机制、“两地”信息共享机制。②改变当前的属地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企业负责、社区管理”的管理新机制,将计划生育列入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依托各个社区、乡镇,大范围进行知识宣教、知情选择、咨询指导、随访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③对流动人口进行信息网络化管理,借助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做好“两地”间的信息共享和反馈工作。④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把握流动人口增长趋势与活动规律,积极建设多种满足流动人动需求的场所,例如住所、交通、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环境建设、商业等方面的服务,为流动人口创造一个能够正常活动的环境。⑤把流动人口纳入本地经费投入的总人口计算,设立财政专项保障机制。⑥采取群防群治的方式,每个季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抽查,广泛实施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

总之,计划生育工作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较大,在新形势下,我国计划生育必须立足于现状,积极采取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加强对基层的计生工作的投资力度、加强计生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机制等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万郴.转变社会事业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对流动人口计生“一盘棋”机制的深层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10).

[2]祁炜.浅谈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困境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5).

上一篇: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经验及病情活动的评价 下一篇:Colles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