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个对”要求,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时间:2022-03-21 06:29:31

践行“四个对”要求,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工作目标,也是纪检工作者的职业操手。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党的忠诚卫士,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责,更好的为“海西先试先行”服务。笔者以学习和借鉴为主,浅谈自己对学习践行“四个对”要求的理解。

一、踏实做人。踏实做人,包括在道德上严守清白,精神上追求高尚,行为上坦荡磊落,言行上的表里如一。纪检监察工作者要全面履行赋予的职责,切实担负起党内监督的重任,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党的忠诚卫士,就要在强化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上做文章,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其位、履其职、尽其责。俗话说:正人先正已,身正不怕影子歪。作为党的忠诚卫士,首先应该学会怎么做人,必须自己站得正、立的牢,没有坚定的信念、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作风,没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和较高的精神境界,就很难抵御各种诱惑,就很难不辱使命、就很难去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其次必须加强思想上的学习,注重自身建设,俗话说:不学则无术,不学则无能,就无法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纪检监察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更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用原则、正义、责任去解决各类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坚持以人本,尽心尽力维护好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

二、尽心做事。纪检监察工作应该理解为负责的、勤快的、精业求精的。纪检监察工作中,有很多是繁琐的工作,是得罪人的工作,纪检监察工作者应有强烈的岗位意识、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守好自己的岗,唱好自己的戏,尽好自己的责,做好党的忠诚卫士,不折不扣的完成党交给的各项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的效能监察和生产经营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岗位职责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要过责任关、人情关和业务关,而过这三关就要求我们要勤于学习,要向同行和能者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要刻苦钻研,改进思维方式,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要善于实践,并能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不因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而影响工作的效力和质量。

三、依法履职。纪检监察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依纪依法履职意识,在工作中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并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工作纪律,全面提高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纪检监察工作者要善于发现腐败的部位和环节,加大从源头上给予预防;善于从基层的工作实践中分析判断形势,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研究对策,提出有效的防范办法。如,参与对干部业绩考核中的廉政作风考核;积极介入奖金分配、福利采购、物资招投标、等级工程师评聘等工作;坚持对备件的使用、质量性能进行跟踪,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备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工作,善于从社会上的各类大案中挖掘教育内容,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受到教育和警示;善于进行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反腐倡廉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研究新情况,采取新举措,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四、服务基层。2009年5月4日,新华社消息,总理最近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

中央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三钢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真抓实干,抓住海西先行先试机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三钢集团董事长提出的“弯道超越”新理念:比喻搞企业就像滑冰比赛,在顺境直道中拉不开距离,只有在最困难的弯道滑行中,凭借高超的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弯道超越。全体员工坚定信心,把危机当作砥砺自己的机遇,当作拉开与同行距离的机遇,上半年在全国钢铁行业率先实现扭亏为盈,展示出三钢“弯道超越”的实力。“海西先试先行”给三钢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作为纪检监察工作者要力足服务基层,通过效能监察工作,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正确履行职责,完善管理制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齐心协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在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现代化企业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主动融入海西建设,立足实际,用好用活用足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政策,不断把“三钢闽光”产品做大做强,成为海西的品牌,带动三明的经济建设,为福建省钢铁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档案管理者对工作的态度 下一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