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八月创新高:无悬念有空间

时间:2022-03-21 06:12:30

CPI八月创新高:无悬念有空间

8月份CPI涨幅以6.5%毫无悬念地刷新了10年新高!

9月11日,国家统计局月度统计报告称,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今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10年单月新高。这一数字远远超出市场的预期。此前市场预期8月份CPI的上涨幅度多为5.8%~6.2%。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依然维持通胀率在三季度见顶,四季度回落的判断。

食品价格促成新高

统计局数据显示,城市价格上涨6.2%,农村价格上涨7.2%;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8.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2%。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9%。

具体而言,多数农产品价格同比涨幅较7 月上升。8 月份,鲜果价格下降3.3%,比7 月提高8.9 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34.6%, 比7 月提高4.5 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2.5% ,比7 月提高3.8 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9.0% ,比7 月提高3.8 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6.2% ,比7 月提高0.8 个百分点。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4% ,比7 月提高0.4 个百分点;而鲜蛋价格上涨23.6% ,比7 月减慢7.0 个百分点。

光大证券分析师宋航分析,食品类价格仍然是CPI指标上升的主要原因,食品价格上涨速度由7月的15.4 %上升至18.2% ,而非食品价格涨速0.9 %则与上月持平。

在食品类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继续保持大幅上涨趋势外,鲜菜等价格上涨速度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从上月的18.7 %上升至本月的22.5% ,鲜果价格降幅趋缓,从下降12.2% 回升至下降3.3 %,这是本月食品类价格再度攀升的重要原因。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推测8 月肉禽价格和鲜果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47.0% 和-8.0% ,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比数据分别低了约2.0 和4.7 个百分点。外出就餐价格可能出现明显的上涨。

央行《二七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表示:“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

而最近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但由于缺乏数据,难以对提价因素做更多量化。

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较7 月持平,居民穿、住、行和教育费用等方面的部分关键消费品价格或依然在降价,或价格上涨幅度并未扩大。衣着类价格持续通缩。其中的服装价格同比下降的幅度比7 月份扩大0.4 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中水、电及燃料价格同比上涨幅度为2.7% ,比7 月放缓了0.7 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由于交通工具价格的继续下跌依然在维持通缩中。其中的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和市区交通费价格同比涨幅均在7 月基础上继续放缓(缓幅度分别为0.4 和0.2 个百分点)。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中的学杂托幼费价格同比依然保持通缩状态,和7 月持平,但教材及参考书价格下降幅度还在扩大。

8 月数据显示,猪粮价比继续创历史新高。这会进一步诱发供应。同期国内和国际的玉米期货价格却出现大幅度下跌。即使到9 月10 日,玉米期货的价格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幅度上涨。

截至9 月10 日,非食品价格的平稳走势进一步印证了此前的判断,即目前的通胀依然局限于食品。

CPI续升机会不大

人民银行在上周宣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发行定向票据后,财政部在9月10日又宣布会直接向市场发行2000亿特别国债,单是这3项措施,已抽走进5300亿元的资金。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早前表态,希望维持正利率。目前内地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实际利率只有3.42厘,低于通胀水平,因此短期内加息已在所难免。

不过,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扣除食品和住房价格,8月份的核心CPI仍在安全范围内,预计今年第四季度,CPI涨势将回落,今后CPI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银行最新《中国经济季报》预计,预计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11.3%,世行主动调高此前预估10.4%的数据。季报指出,中国的消费中食品价格的上涨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食品价格的上涨造成的,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CPI会逐渐降低预计全年CPI同比增长4.6%。

这是世行继5月的中国经济季报将中国GDP增长预测由此前的9.6%调整至10.4%后。虽然CPI不断创新高,但报告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前景保持良好,就国际而言,没有迹象显示成本压力对中国出口的竞争力有明显的影响。

最新的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在趋势上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比过去增大这有助于缓解短期通胀压力。

宋航分析,认为肉禽及其制品的供应正在逐步上升,预计其价格在四季度将出现回落。如果国际粮价没有出现大幅上涨,预期CPI 指标将出现回落。

此前,市场多预期央行可能最早将在10月年内第五次加息。“但从目前情况来看,8月CPI同比涨幅的加速上行,和上周定向央票发行因素,都令市场认为央行加息可能随时将至。”上海一基金公司研究员说。

考虑到近期政府对于经济过热倾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央行将控制通胀做为首要目标。宋航认为,央行未来的加息政策力求将基准利率保持在与通胀水平基本相当的水平。我国1至8月的CPI 达到3.89 %,而目前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为3.42% 。考虑年内发行定向央票之后往往加息,预计本月下旬会有一次加息。

上一篇:有限资源需要专注 下一篇:易宪容 央行应加大加息幅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