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使命 也是光荣

时间:2022-03-21 04:13:55

理事长访谈

再次见到陈燕萍理事长,已经3年过去了。记得2007年8月,她刚到浙江省残联上任,记者来浙江做了一篇《新来的女理事长》的专访,那时的陈燕萍理事长英姿勃发,信心十足,3年过去了,浙江残疾人事业早已风生水起:率先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全省各地组织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市”,承办筹备全国八残会……言谈间,陈燕萍理事长神采依旧,与当初的激情相比,现在的她更多了一份坚毅与成熟。

陈燕萍理事长说,这几年的确干得很累很苦,但更觉得有奔头。十七大以后,党的执政理念转变,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好残疾人工作,压力自然很大。因此,她常常对残联的工作同志说:“这就是历史机遇、历史使命,这更是我们的光荣。”

当她动情描述浙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十二五”美好蓝图,也让记者对浙江300余万残疾人组织的领军人物,更加肃然起敬。

谋福利,倾心为残疾人改善民生

残疾人工作是个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对残疾人的关爱之心,就不可能真心实意地为残疾人办事。作风刚毅的陈燕萍理事长,心地很善良,尤其面对困难残疾人时,陈燕萍理事长时常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那是2007年底,上任不久,陈燕萍理事长就来到经济欠发达的衢州地区搞调研,一家三口两位残疾人,还有个奶奶,全家1个月收入100多元,平均每人每天1.2元生活费,折算好就是1斤大米钱。一了解,当时浙江低保是补差的,他家两残一老,失去劳动能力,应享受3份低保,结果只给了他家一份。细心的陈燕萍理事长问起他家的用电量,结果回答说两个月的电费才5元钱。陈燕萍理事长当时就落泪了,她说,残疾人一家三口两个月用不到城里寻常百姓家庭一天的电费,这就是差距。

回来后,陈燕萍理事长思考良久,想起了上任之初,省委赵洪祝书记找我谈话时的重托:做好残疾人工作,一定要有爱心、热心和耐心。如果说当时自己只是将这句话作为领导的要求,那么,两年后的今天,我觉得这句话已经深深地溶化在我的血液里,外化在行动上了。“三心”表现为“三情”,即感情、热情和激情,最后落实到“一心一意”。也找准了残疾人工作的突破口,那就是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这个最迫切的问题打开突破口,首次提出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建议,并争取到机会向省长吕祖善做了专题汇报。

在向吕祖善省长汇报时,陈燕萍理事长以数据说话:据2006年统计,残疾人人均收入不到健全人的60%。全省312万残疾人再乘以3(家庭人口),将近1000万残疾人家庭,涉及这么大一个群体,因此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工程,残疾人应是惠及对象。省长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建设小康,就是要惠及全体人民。”

浙江省委十二届三次会议作出的《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关注残疾人特殊教育、扶持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康复、基本居住条件和基本生活照料。2007年岁末,省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汇报并作出了2008年起在全省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决定,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也将此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之一。

2008年4月23日,省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5年内全省各级政府将安排约20亿元财政资金,实施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康复和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照料为重点的“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同年6月,省残联会同省财政、民政、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制订了4个更具操作性的具体实施办法。全省各市、县(市、区)纷纷出台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政府文件,及具体实施办法,为广大残疾人更好更全面地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康工程是2008年当年决策,当年实施,当年考核,当年见效,到2009年底,总共有19万多残疾人直接受益。

陈燕萍理事长说,按照逐步缩小差距理念,省残联每年都要推出新的行动,不断丰富、充实小康工程的内涵,不断提升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服务水平。所以2009年把聋儿语训加进去,制定出民办托养鼓励政策。2010年又拓展了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免费康复,创建100家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实施创业就业帮扶行动和农村残疾人住房等五大救助行动。

陈燕萍理事长认为:光靠政府救助只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而残疾人真正实现小康,必须扶持鼓励创业就业。因此,省残联会同有关厅局开展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帮扶行动,带头并要求各级从残保金中划出不少于10%用于创业就业,小额帮扶、基地扶持,项目叫“万名残疾人创业就业”。 去年全省残保金13.7亿,至少1.37亿元做创业就业基金,各市县就可以延伸创业就业帮扶目标。

关于残疾人托(安)养机构的名称,省残联讨论了很久,后来想到,不能仅仅是托养,还应该有庇护工场,有劳动和培训。要有专门场所,让福利企业把它作为一个加工车间,公益性的,福利企业的政策都享受,它就可以良性运转,让残疾人自食其力。最后确定叫“阳光庇护中心”,全省准备今年搞50家,明年再搞50家。

争权益,竭力用法律保护残疾人

发展残疾人事业太需要资金支持,除了争取到财政加大投入之外,如何从社会募集更多的资金?这个问题一直让陈燕萍理事长感到困惑。浙江省每年福利销售额达40多亿元,公益金的宗旨明确要用于助残济困等,但从未确定过用于残疾人事业的比例,1998年各方面曾经协调过,最后不了了之。

终于等来了机会,省人大要出台《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这在全国省级开了先例,而陈燕萍理事长则更看到了其中的机遇,那就是通过立法推动,把浙江省公益金用于残疾人事业的比例,用固定形式明确下来。

好事多磨,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难免遇到方方面面的阻力,很多人就劝陈燕萍理事长说,算了吧,钱又不是给你个人的,何必要得罪那么多人,甚至领导呢!

为了残疾人,决不轻言放弃!凭着这股精神力量,陈燕萍理事长专程找到省人大领导争取两个月协调的时间。她先在省残联班子里统一思想:为残疾人争取长效保障机制,大家一定要坚持。

借到中国残联开会的机会,陈燕萍理事长向中国残联领导汇报,受到充分肯定和支持,王新宪书记亲自给浙江省政府领导写信。陈燕萍理事长及时向主管副省长做了汇报,之后又去找吕祖善省长,她说:“这笔钱是浙江全省人民爱心的体现,残疾人有权分享,我没有要求把钱划到残联,也不是陈燕萍要用这个钱,这个钱要留在财政,凡是和残疾人事业相关的,都可以申请项目,但这个项目必须是大部分残疾人享受的。”吕祖善省长当即表态,“这个比例从未明确是不对的,省政府马上协调予以明确!”不到一个星期时间,省政府专题协调会议确定:全省各级福利公益金本级使用部分每年用于残疾人事业的比例不低于10%。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也给了陈燕萍理事长莫大的宽慰!

2009年12月25日,省人大法制委和内司委召开《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专项新闻会,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省政府副秘书长施利民到会表态,特别讲了福彩问题,不低于10%,上不封顶。2010年,省残联就拿这笔钱共1300多万,做了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

同时,在立法层面上,陈燕萍理事长凭着她本人是省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的副主任的特殊身份,不仅为残疾人争取经济权利,还争取政治权利,那就是“所有政府部门验收,都要请残联参加;残联理事长可以推荐担任人大政协常委;各地人大政协选举,一定要有残疾人的代表……”

“十二五”,争取更美好的未来

做好残疾人工作,关键在人。而目前最大的困惑是残联工作队伍的数量、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县残联一共三、五个编制,有三、四个是乡镇镇长书记退下来,过渡养老的。陈燕萍理事长曾在大会上说,你来养老如果说以前还可以,可现在绝对不行,今天你在这个位置上有历史责任,必须做好。

联系到各级各部门正在开展的“十二五”规划调研编制工作,陈燕萍理事长觉得这又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长效健康发展的难得机遇。关于浙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她这样考虑:重点是要放在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推进残疾人事业与浙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提前率先实现残疾人四个人人享有,即基本康复、基本生活、安全住房、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基础上,按国办19号文件提出的,东部要全面率先实现,而且要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规范化、制度化。

浙江也有欠发达地区,发展也不平衡。作为理事长,陈燕萍极为重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残疾人与健全人生活差距依然很大。另外,保障体系起点低,基层残联底子薄,重度残疾人纳入集中托养,才达到37.6%;县级残疾人服务设施到现在还没有全覆盖,全省90多个县,40%左右没达标。她说,错过了前天与昨天,不能再错过今天与明天。浙江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就是要缩小差距,协调发展,共享小康,走在前列。省政府“十二五”发展思路提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府工作转型,残联的工作从内涵到形式,也应该跟进。

2011年10月要在浙江召开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省政府提出:办会出彩,参赛出色。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办好八残会。陈燕萍理事长说,办会是平台,目的是发展。这段时期,省残联领导班子、全体干部都是筹备八残会与发展残疾人事业两副重担一肩挑,两促进。现在有这么多工作等待完成,浙江残疾人事业要抓住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真正开创出辉煌在前、光荣在前的新局面。

上一篇:以爱扶爱 共托明天 下一篇:大爱十载 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