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西医治疗综述

时间:2022-03-21 04:00:30

原发性高血压的西医治疗综述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病程长、非传染性疾病,同时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存在比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多发病之一,由于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关注程度以及研究也不断深入。通过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预防和治疗中出现了新的西医治疗方法,新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不断推出。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西医治疗

1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标准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研究结果证明,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致死机率,应该把血压值降到139/83mmHg。

2西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现状

2.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起到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RAS的主要是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同时也是最强的内源升压激素与强烈的内源性血管收缩因子,ACEI的作用是恢复血管内皮保护多器官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Ⅰ在ACEI抑制作用下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前列腺素合成,进行降压[1]。这类药物不会影响血脂和糖的正常代谢。

2.2伴随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心律失常、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可使用的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目前β-受体阻滞剂的新品种和剂型不断推出,例如纳多洛尔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醋丁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为超短效β-阻滞剂;心得平缓释片为β-阻滞剂缓释型药物。这些药物更适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果想达到比较好的降压作用可以与利尿剂、钙拮抗剂一起使用[2]。

2.3除β-受体阻滞剂外还有一种α-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能对外周血管α-受体进行选择性的阻断,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其降血压的原理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使小动脉扩张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3]。哌唑嗪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够血液粘稠性降低,使心、脑、肾的血流量保持正常,在这其间对肾小球的滤过也不会产生影响,比较适用于摄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脂以及糖耐量异常者使用α-阻滞剂比较好,α-阻滞剂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左室肥厚。盐酸哌唑嗪和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是复哌嗪,其降压效果比较理想,使用剂量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4]。

2.4早在1963年,就有了经维拉帕米的动物试验。试验后将钙拮抗剂用到了降低血压的治疗中,目前已经成为了用来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主要药物。这一药物的降压原理是减少平滑肌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数目,阻滞Ca进入细胞,从而使平滑肌松弛,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同时还能保护心肾[5]。中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临床研究,没有发现短效钙拮抗剂增加心血管危险,经过研究发现这与我国高血压患者普遍用药量低有关系。HOT通过研究发现亚洲患者使用钙拮抗剂的百分比较高,但是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比较低,总体表现为亚洲患者对钙拮抗剂的反映良好[6]。

高血压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对降压药的研发力度加大,出现了长效行以及长效性的钙拮抗剂。其中硝苯地平缓释剂、维拉帕米缓释剂、地尔硫草 卓缓释剂为缓释型长效制剂,硝苯地平控释片、心痛定为控制性长效制剂[7]。这些长效型制剂的特点是只需每日服用1~2次可起到24h降压的效果。服用后的副作用也相应的减少。

2.5α-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阻滞剂是西医普遍使用的降压药物。复方制剂有降片、利北京降压0号、复降片等。其中作为首选的降压药为噻嗪类利尿剂,这类降压药具有长效性和经济性的优点,长期使用不会产生耐受性。相对来说其他降压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水钠潴留。但是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来说,单独使用此药物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使用剂量超过50mg时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不利于血脂水平、胰岛素以及糖代谢。严重者还会使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SHEP.STOP.MRC是欧美临床试验,在试验中发现小剂量的使用此药物更容易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对糖、脂肪、电解质代谢不会产生不利影响。非噻嗪类的口服药物有吲达帕胺,这是一种长效药,其作用是在保护心脏的同时还起到利尿的作用,不影响糖以及脂质的,在长效降压药中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3新型的西医降压药物

3.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在人体中主要有两种血管紧张素,分别为AT1和AT2,AT1受体介导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目前AT2受体的作用还不明确。要达到理想的降压目的可以阻断AT1受体,有一种具有高亲和力的药物氯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具有高度选择性,氯沙坦能够在体内迅速代谢,生成羧酸化合物发生作用,有着平稳长效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不明显。同时还能够预防脑卒、改善心衰、抑制左室肥厚、保护肾脏的作用。如果是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用此药物。

3.2肾素抑制剂,副作用比较小,能够对RAS系统进行有效以及高度选择作用,能够对肾素起到抑制的作用,使血管紧张素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能够起到抗交感的效果,使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得到改善,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也要比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AT1)拮抗剂要强,血管扩张后发生的反射性行动过速也就避免发生了。雷米克林、依那克林为肽类肾素拮抗剂,这类药物的临床利用率比较低,是因为有口服首剂效应,生物利用度低,容易被蛋白酶水解。A-72517、R0-42-5892是典型的非肽类肾素拮抗剂,不具有上述缺点,可能会成为新一代高血压治疗药物。

3.3目前报道的新型降压药有神经肽Y抑制剂、心钠素及内肽酶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咪唑林受体兴奋剂、K+通道开放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国内外对于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迅速展开,有些最新研制的西药已经用于临床[8]。可见高血压的西医治疗方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王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0-311.

[2]苟慧琳,邵先超.脂饮食及体育锻炼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7):24-25.

[3]章鸣芳.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饮食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12):210-210.

[4]刘素芬.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的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1(2):29-30.

[5]唐义志.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36-37.

[6]邵怡.原发性高血压西药治疗进展[J].包头医学,2014,(2):71-73.

[7]吉惠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4,(4):514-516.

[8]张衣国.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中国校医,2010,24(2):154-157.

[9]张广平.刘海勤,李东阳,等.165例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J].湖北中医,2003,24(9):7035.

[10]王春春,张伟杰,朱华英,等.高血压病患者P波终末电势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河北中医药杂志,2001,17(1):65.

[11]李冬萍,王聪,黄晨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56例临床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4(3):54.

上一篇:把新疆的动人故事讲给世界听 下一篇:探究FIRST青年电影展的宣传策略和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