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四君子”

时间:2022-03-21 01:59:24

求伯君、雷军、朱崇君、吴晓军,也许您并不熟悉他们的名字,或者只听说过一两个,但是提到金山、WPS、CCED、CCDOS、网络时代的人们应该都不陌生吧。以上“四君”是中关村第二代企业家的代表,曾在90年代的商战中一展身手;是IT界的风云人物,在中国信息科技发展的长河里有他们值得纪念的名字。时过境迁,如今中关村的第三代早已红透互联网的天空,第四代也正在悄然无声的孕育之中。那些曾经奋斗在这里的身影多半已经各奔东西。然而,总有一些人不曾离开――他们属于中关村永恒的记忆。

求伯君:敢与微软比高

求伯君,现任金山的CEO,WPS的发明者,有中国第一程序员的美誉。他是一个爱工作胜过爱自己的人,曾卖掉别墅为研发筹款。

1983年。还是国防科技大学学生的求伯君已经表现出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他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设计开发了一个由一台Honeywell―DPS6小型机和几十个终端组成的图书馆借还书管理系统。从那时起,他便没有停止在计算机领域的步伐。

1986年,求伯君改善了当时的汉字系统CCDOS,为日后写WPS的低层SPDOS奠定了基础。

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为了做一张汉卡装字库,写一个字处理系统取代WordStar,求伯君把自己关在深圳的一个房间里,没日没夜的写。饿了就吃方便面。在一年零四个月的研发过程中,求伯君病了三次,每次住院一个月到两个月。为了不影响进程,他不顾医生劝阻,把病房也变成了他的阵地。WPS就是这样诞生的。

初出茅庐的求伯君曾碾转于四通、金山、方正等公司,积累了专业经验,也练就了大公司的眼界和胸怀。

1993年,WPS遇到Word的挑战。求伯君以类似于Office的组件积极应战。由于软件没有很好的发挥WPS在当时文字处理领域的领先优势,求伯君败下阵来。

1995年,微软向求伯君发出邀请。求伯君断然拒绝。他不喜欢微软居高临下的态度,也不愿放弃凝结了他那么多心血的WPS。他坚信“Word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然而与微软的较量并不轻松。用求伯君的话说,Windows有很多新东西,他们还没有熟悉过来,微软又升级了。很多技术资料,也很难找到。微软掌握着Windows,而他们什么都要靠自己从头做起。

有人说许多程序员天生偏执,求伯君就是这样,他认准了目标,绝不回头。为了维持WPS的研发,他卖了别墅。与不足十人的开发组埋头苦干,每天工作12个小时,四年如一日。WPS97面市后,求伯君曾在《东方时空》的演播室,与比尔盖茨“面对面”,畅谈为什么要做WPS97以及如何同Word抗争。

求伯君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个传统的民族主义者。”他爱中山装,爱武侠,爱民族音乐,爱代表中国的WPS。

雷军:欲做“天使”投资人

雷军是中关村二代成功转型的代表。度过了靠银行贷款或是自己掏腰包的时代,有一定积累的雷军辞别金山。瞄准“天使”。

提到天使投资,雷军指出了这一概念在国内的两个误区。首先,它不同于一般的风投,尤其是后期投资。因为天使的目的在于帮助年轻的创业者,资助有潜力的团队,是回报社会的举措,而不是图自己赚钱。其次,很多投资人拿钱出来的同时也参与了企业的管理,不可避免的限制了创业者的自主性。

欲做“天使”的雷军显然不会走进这样的误区。那么,谁会成为中关村第四代创业者的幸运儿呢?我们期待。

朱崇君:不爱商机爱公益

生于陕西商洛山区的朱崇君是中文字表编辑软件CCED的发明者。在微软OFFICE系列上市前,CCED曾风靡一时。它是一款集文字编辑、数据处理、表格制作、排版打印等功能为一体的软件,方便快捷,经济适用,曾被国家教委列入多项计算机考试的大纲。

朱崇君从未忘记自己是大山的儿子。这一点,从CCED软件销售说明书上印着的“教育优惠、贫困地区优惠”的字样足以看出。刚工作不久,他就主动申请到陕北老区支援建设,用所学的科技知识为山里脱贫做贡献。同时,他积极致力于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无偿编写了大量计算机应用考试的上机软件。

朱崇君说过,他只想做个程序员。他在清华时的同学现在大都在国外。他之所以选择留下来,就是“一颗红心”准备做一番事业。而作一个软件企业,对于一个把公益看得很重的人来说有些复杂。每一次当新软件研发出来,他并不急于上市,而是给用户免费版进行性能测试。以求完善。可运行于Windows平台的CCED2000由于研发上市较晚,虽具有可自动表格计算,支持鼠标画线与制表,文件大小不受限制等优点,但还是错过了商机。对此,朱崇君说,原本已经不打算研发CCED系列,这么做只是为了满足老客户的需求。

“我不是老板。也不想当老板,我只想做个程序员,编一些自己喜欢的程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工作。”画面定格,朱崇君在微笑。

吴晓军:名在江湖身在外

吴晓军,CCDOS的发明人,中关村第二代中不得不提的人物,也是这代人里“相忘于江湖”的典型代表。有那么一个时代,不必说CCDOS的发明者,就连会使用这个软件的人都会被大家疯狂的羡慕。去年,吴晓军在接受王志东采访时神情悠然的说:“现在我已经退出江湖了,已经逍遥自在了。”下一句是“大家如果需要我帮忙的话,我一定尽力。”发明者早已退出IT的风云榜,而“吴晓军”这个名字和他对这一行业的热情却不曾消失。

如今的吴晓军已然满头白发,他在农业部计算中心做顾问。走过了在信息科技前沿拼杀的辛苦日子,吴老该享受一些安静了吧。

这就是他们――有中国特色的程序员,土生土长的中关村二代。也许流逝的时光终将带走他们身上耀眼的光彩,但那种坚韧执着的软件人精神、那种深入骨髓的民族情节,必将伴随着中国IT业的发展大放异彩。

这就是他,这就是他们,他们是那些被中国村记忆的人。

上一篇:双面张朝阳 下一篇:转“危”为“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