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暖通空调与建筑的节能问题

时间:2022-03-21 12:42:50

浅析暖通空调与建筑的节能问题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与发展主题,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环境的安全与卫生,更要适应国家的能源战略调整,努力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暖通空调技术的优化创新势在必行,其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深远且重大。

关键词:暖通空调;建筑;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暖通空调的技术分析

经过实践总结与分析我们发现,暖通供热技术以供暖、通风为主,蓄能、燃气、可持续发展为辅,共同促进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具体而言,供暖技术的实现要依赖系统的改造,同时还要采用新型的供暖设备,采取分户计量的措施,同时要注重加强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发展;而通风技术则主要应用于夏热冬冷的地区及一些特殊行业,以医院为例,必须合理控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提升服务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合理的控制空调组织与室内空气的品质;采用燃气热泵,使用燃气的冷热电三联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利用蓄能空调,实现蓄能的目标,采用蓄热供暖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目标;注重公共建筑的建造,尤其是体育馆、商场、办公楼的供暖通风建设,控制好其建筑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高效技术来完善建筑暖通施工工艺,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新型的设备,完善暖通空调技术;不断地研制新品质,注重开发节能环保新产品,提高设备的效率;完善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要不断地研制出新型的住宅空调,并加强其应用;合理的运用模拟与分析技术、实现智能控制;增加对施工安装的质量控制,提高运行质量的管理,在设备的运行中,注重过滤、灭菌的工作;空调制冷是其关键技术之一,要注意对其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其中包括新型制冷剂、天然制冷剂、含氯氟烃制冷剂替代物以及新型制冷循环。

二、暖通空调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低温地板辐射冷暖系统、蓄冷空调系统都是节能和环保的有效手段。

1、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高效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在冬季吸收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资源的能量向建筑物供热;夏季向天然资源释放热量,给建筑物供冷。地源热泵系统按天然资源形式可分为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热泵系统和地表水热泵系统。

2、太阳能空调系统

太阳能空调的所有制冷制热功能主要来自太阳所带来的能量。其制冷主要是由太阳的照射产生工作的空调系统。推广利用太阳能空调,不仅可以节省电煤,还可以为居住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利用太阳能空调,既没有使用电空调所带来的城市热岛效应,也不会因使用氟里昂等有害物质而破坏大气环境。所以说合理利用太阳能空调能得到绿色节能效果。目前在我国太阳能空调的主要型式有:太阳能热制冷空调、太阳能热泵、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等。太阳能制冷空调主要包括:太阳能蒸汽压缩式制冷空调、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空调。

3、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就是在地板中直接埋设热水管来加热地板,再由地面辐射热来加热室内空气的采暖形式。这种采暖方式辐射体表面温度不大于45℃,采暖介质常用热水,其辐射体一般是其中埋设了加热管的建筑物构件,如墙壁、顶棚或地板,其中以地面辐射采暖应用居多。

4、蓄冷空调系统

蓄冷空调的介质主要有冰和水两种。冰冷空调是指在夜间电价较低廉时,开启一部分制冷机组制冰,并将总能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电价较贵时,采用融冰提供的低温水,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满足用电高峰时空调的负荷,降低用电成本。冰蓄冷是上世纪七、八十年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蓄冷技术,其蓄冷密度为335KJ/kg,占用空间只有水蓄冷的25%~30%,可以提供较低温度的空调供水,有利于提高空调的供回水温差,以减小水泵容量和配管尺寸。因此,冰蓄冷应用更加广泛。但蓄冷机组在蓄冷时工作在制冰工况,其效率较低,且蓄冷和释冷都必须用不冻液循环,其技术较复杂,投资及运行费用比水蓄冷高。此外,还有利用变温相变材料(如共晶盐)作为蓄冷介质的,但因技术尚待完善且成本高,仍在开发研究之中。

三、暖通空调的行业发展趋势

暖通空调作为耗能较大的行业,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对暖通空调市场影响深远。随着暖通空调行业不断发展,产品布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暖通空调企业不断运用先进的科技,提高空调产品的能效等级,开发能源替代和再生能源利用,研制新制冷剂等。节能环保时代的到来为节能技术占优的企业赢得了更多商机,同时也向一些产品技术落后的品牌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暖通空调行业在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推节能产品,围绕节能、环保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使节能环保成为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趋势。

四、实现建筑节能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1、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

建筑节能并不是完全由建筑技术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建筑选址与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也非常重要,完成选址后,要进行设计,这是后续建设的基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建筑形体,合理的建筑形体对于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利用外部的微环境来改善室内环境,主要通过建筑各部件的结构构造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得以实现。另外,在设计的时候也可以借助相关的软件来不断地优化设计。

2、合理选择围护结构

提高围护结构组成部件的热工性能,一般通过改善其组成材料的热工性能实现,然后根据当地的气候、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和朝向,选择围护结构组合优化设计方案。最后,评估围护结构各部件与组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以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围护结构。

3、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

首先要增加终端用户的用能效率,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当前形势下,人们将可以实现最大限度能源节约的建筑称为绿色建筑,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降低污染,为人们提供了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绿色,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方式,是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打造的一种建筑,并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为一体。

相对而言,绿色建筑的布局合理,其所应用的材料以节能环保为主,对自然能源与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为居民提供了一种与自然接近的理想建筑,其以自然、人、建筑三者的协调为基础,利用天然资源与手段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尽可能的控制与减少环境的使用与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就是实现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回到自然中,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方针不谋而合,是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

五、结束语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恶劣,人们对节能环保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尤其是打造绿色建筑,实现低碳环保,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面,控制建筑节能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不论是生产工艺的完善还是管理水平的提升或者是新型设备的应用以及人员素质的提升,缺一不可,实现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实现建筑节能环保也刻不容缓,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李晓云,张伟.浅谈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及建筑节能问题[J].山西建筑.2007.(36)

[2]张春玲,郑成刚,张文亮.浅析节能住宅建设中的暖通空调系统节能[J].消费导刊.2008.(11)

[3]陈志英.浅谈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2)

[4]李晓云,张伟.浅谈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J].山西建筑.2007.(36)

上一篇:《那金花和她的女婿》幕后故事何赛飞当岳母实... 下一篇: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