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为开 怀珠抱玉

时间:2022-03-21 10:57:14

记者:邱总您什么时候开始认玉、喜玉,爱玉,对中国玉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

邱晓辉:从儿时开始认玉,1979年开始喜玉,1983年开始爱玉,1993年开始研究玉器及玉质来源,2001年起开始研究中国玉文化,直至深入玉文化深层领域,领会其精髓。

记者:看玉、识玉、喜玉到爱玉痴狂,这是怎样一个过程?

邱晓辉: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种感情的升华,自我的净化。满足感永远大于付出,对玉石的感觉已经无法用语言诉说,只能用情感去触摸,用心去悟,与玉石之间的灵犀似有似无,自然融为一体,贵在天成。

记者:您从研究玉石到现在主要接触的玉石品种有哪些?

邱晓辉:缅玉(翡翠),新疆和田玉(白),俄罗斯白玉、碧玉,岫岩闪石玉,青海玉,加拿大碧玉,南韩玉,朝鲜玉石,兰田玉石,酒泉玉石,台湾玉石,阿富汗玉石。玛瑙玉髓(巴西、外蒙、内蒙、新疆、黑龙江、阜新),还有很多以石英或硅质类材质命名的(如甘肃敦煌玉,新疆金练玉)等等。

记者:您觉得玉和石的共性是什么?它们有灵气么?

邱晓辉: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称。玉和石最初都作为物质存在于自然之中,按照自然规律,玉属于石,而后作为精神物质,超越于石。人类认识石与玉,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人类的劳动密不可分。玉和石曾经在古代都被先人们利用,从最初的生产工具,到神化、巫化、权化的权利工具,玉与石分离并脱颖而出。

今天,人们仍把美丽的玉和石作为吉祥、镇宅、转运的重器。玉石的灵气因人而异,主要在于心与玉的沟通,比如你认为这块玉石会给你带来鸿运,请回家你就会感觉到福禄喜寿进门了,有好运来临,你就会认为是吉祥的玉器给你带来的。你认为这块玉可以辟邪,在逃避危难之后,你会很自然地想到它。金玉良缘的内涵,不是金章玉句所能描述的。

记者:您着重谈一下收藏玉石器物适合哪些人?

邱晓辉:在宋代之前,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收藏玉石是王公贵族的嗜好,也是阶级划分的标准。宋代之后,收藏和制玉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清中叶达到高潮。在当代,收藏玉石适合于全民。玉石工艺品会给人们以遐想,会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锦衣玉食这个成语就是最好的诠释。高端器物,上品和精品,仍属于少数对玉石有浓郁情感和资金厚重的人群。

记者:您觉得现在购买和收藏玉器还有升值空间吗?

邱晓辉:玉文化在中国有近万年的历史,从自然崇拜开始,经历了从巫玉——王玉——民玉的发展历程,藏玉从新石器时代先民开始,至今仍兴衍不衰。玉是山川之精英,自然界的贮藏量有限,同时,玉的化学结构比较稳定,轻易不受外界影响,利于收藏传世。中国历代皇帝、王宫大臣无不以藏玉为荣耀,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瑰宝。拥有—块可以收藏,可以传世,价值连城的美玉,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梦想。

“黄金有价玉无价”,近年来玉器市场空前繁荣,各种玉器价格相继上涨。2011年10月,苏富比拍卖行,一方清乾隆御宝“信天主人”交龙钮白玉玺以超过1.2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御制玉玺世界拍卖纪录和白玉的世界拍卖纪录。

现代藏玉增值潜力巨大,已成为字画古玩中的首选。“小富戴金,久富佩玉”是对玉的财富价值的写照。同时,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泯的灵气,成为吉祥之物。玉的摆件、饰品无论大小,仁、义、礼、智、信都在其中。摆之如意,佩之神奇,藏之大吉。

玉石的价值在于人赋予了它无限的精神价值,玉的品质在于“德”,先秦古文献中记载孔子论“贵玉贱珉”时已指出玉有“十一德”;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注释“玉”字时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它们到底应该值多少钱,没人说得清,价值自在人心。

记者:怎样选择家居、办公场所用的玉器以及准备收藏、传世的玉雕工艺品?

邱晓辉:玉不琢,不成器。无论家居、办公场所选购玉器,首先要看玉质,再看琢玉工艺。只有好料配好工,才能做到金玉其心。收藏和传世的玉器,必须先选好玉种:一,缅玉(硬玉);二,闪石玉(和田玉、俄料、岫岩老玉、青海白玉)。再在去研究工艺、形神等。最好购买时请学实兼备的专家、学者或权威部门给予认定,以免上当受骗。玉器清新典雅,接福纳祥;盛世藏玉,意境深远。

上一篇:林凡·重生 下一篇:“守岁”如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