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我与姜山很幸福

时间:2022-09-07 07:48:38

赛场上,李娜用坚硬的外壳示人,却把内心最柔弱的一面袒露在丈夫姜山面前。他不仅是她的教练、陪练,还兼当“充电器”、监工、保姆、厨师和保健医生。这对深情伉俪有着怎样的故事?

不是每个女孩都有成为公主的命运。因为爸爸离世早,李娜一直告诉自己要强大,要能保护自己和妈妈。后来大家看到她时,都觉得她是一个彪悍到不需要任何人保护的女人,只有李娜自己心里知道,在坚硬的外壳下藏着的那个女孩是多么软弱无力,她多么羡慕那些父母双全的孩子。

李娜进入省队后就认识了姜山。当她刚崭露头角时,他已出类拔萃。在运动队,两年算是一个台阶,姜山比李娜大两岁。李娜她们那群小孩还在省队当新人时,姜山已经是省队的大师兄了。一次她在外地打预赛,没有零用钱了,给爸爸打电话让他托人带点。李爸爸知道老队员们还没走,就去湖北队的宿舍敲门——当时房间里四个人正在打扑克,李爸爸直奔同是武汉人的姜山:“姜山,不好意思,可不可以帮李娜带几百块钱去?”

好多年后,李娜问姜山:“为什么屋里四个人,我爸偏偏挑上你了?”姜山马上抓紧机会自恋一下:“你爸一定当时就看上我了。”姜山虽然也是“80后”,是独生子女,却没有独生子女的娇气,又经常照顾队友,给人十分可靠的感觉。

姜山在小兄弟中很有人缘,但在女孩面前却很闷。他觉得女孩事多、没逻辑。对李娜,他倒是不讨厌,俩人来往比别的队员多,可能是他觉得李娜够自立吧。李娜也不喜欢那种特能说会道的男生,姜山闷闷的样子,反而让她对他关注多了些。大家在同一个队,平时训练不时有来往。玩着玩着,两个人就玩到一起了。

有人说:爱有两种,或者燃烧,或者持久。李娜说,她和姜山就是持久型的。他们十几岁就在一起,共度了十多年,如今也算老夫老妻了。

受父亲影响,李娜对另一半的期望是:成熟、宽容、沉稳,男人应该像大海,而这恰恰是姜山的典型特征。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自己可以在他面前安心地做个孩子。父亲去世后,她一直把自己伪装得很强大,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装得有多辛苦。姜山给了她再次做一个孩子的机会,给了她想要的安全感。

等到他们真的决定“谈朋友”时,队友都蛮惊讶:姜山在生活中很大男子主义,大家都以为大男子主义必须配一个小鸟依人的女朋友。他们都说李娜是大女子主义,谁也没想到他俩会在一起。

两个人都“大”,难免会争吵。她和姜山都生在武汉长在武汉,但姜山的爸妈都是山东人,人家问他:姜山,你哪里人?他说:武汉人!和李娜吵架拌嘴时,他又说你们武汉人真是……李娜反问他:“你不是武汉人?”他回答:“我是山东人!”听得她直想笑,架也吵不下去了。

许多人都看过李娜在赛场上吼姜山,都觉得他特老实。“其实才不是呢,他‘吼’我时,大家没看见罢了。我打球时注意力难集中,这对职业选手来说是个坏习惯。有时,我打球打得不顺手,姜山就在旁边念叨:你换个打法呀,打个直线。不管什么时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像带着不耐烦的批评意味,听得我头大如斗。他念一句,我还勉强忍得住,念三句,我张嘴就把心里的恼火吼出来了”。

李娜是个爆竹脾气,别人一碰就炸,炸完又很内疚。对外人,她心中有不愉快也就忍了,只有在姜山这里,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性胡闹。她在场上冲他吼完,情绪就会平复很多,头脑清醒,打起球也更有力量。姜山就像李娜的“充电器”。姜山对李娜的急性子非常了解。李娜吼他,大家都觉得她在欺负他,只有他不介意,还告诉她不要在意别人的评论。

姜山最怕和李娜去逛街。他说“你连超市都能逛两小时”。最初李娜逛街,恨不得把所有的店都看一遍。和姜山恋爱后,她逛街的方式变得非常简单:想买什么买完就走,因为他在外面会不耐烦。姜山喜欢把时间用在看书、看电影上。他有一个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

家的感觉

李娜喜欢姜山的家人。姜山爸爸妈妈都是普通工人,对李娜特别好,她和姜山妈妈相处得很好,他妈妈是那种特别为他人着想的人。

姜山很爱他的妈妈。他和李娜常年四处征战在不同的国家,他都会给妈妈买点东西带回去。有时他给妈妈买衣服,就让李娜帮忙试穿。姜山家的氛围特别轻松愉快,也很民主。一个桌子吃饭时,一家人热热闹闹说话,各自发表见解。“这是家的感觉,我失去多年又寻找多年,让我沉醉和迷恋。”李娜动情地说。

李娜很黏姜山。回到武汉时,他会和老朋友一起打打牌,李娜都乖乖跟着。他打牌她看,不想看了就在后面沙发上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偶尔他打通宵,李娜也陪他通宵。朋友们都笑李娜好像姜山养的一只猫。

不管逛街还是看电影、吃饭,李娜都希望老公能陪着自己。他们为逛街的事闹过好多次,后来还是她妥协了。因为李娜想,习惯了也就好了吧。和他在一起时间长了,她也慢慢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刚开始李娜跟姜山撒撒娇管用,现在跟他发脾气也不太管用了。

渐渐地,姜山让李娜懂得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婚姻中两个人都要保持一点独立空间。有时他心里有事,忽然不怎么说话了,李娜也不追问,等他把事情办妥了,自然回来向她报告。

对李娜而言,姜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在她的生命里扮演着许多角色:教练、陪练、监工、丈夫和保姆,在她遇到困难时会像兄长和她讨论问题,偶尔还要客串一下厨师或保健医生。他比李娜通晓事理,当遇到烦恼时,老公是她唯一能够倾诉心事的人,他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十几年走过来,他们的感情刻骨铭心。“当对方在身边时,我们没有特别的感觉,偶尔分开,大家都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李娜曾对姜山说:我总感觉你和我爸爸很像。她解释说:不是年龄,是性格和思维方式吧,还有给我的感觉……有时姜山在李娜身边,她会忽然有种错觉,好像爸爸还在世,还在守护着自己。在李娜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呵斥过她,永远都是和风细雨地引导她,陪她做游戏,给她讲故事。“姜山性格中的一些地方和我爸爸非常像。我想父亲如果看到我们在一起也会放心的”。

“婚姻只是我和姜山之间的事”

结婚前李娜和姜山并没有商量。2006年1月底,李娜在澳网首轮遭遇小威,打了三盘还是输掉了。她回武汉想好好休息休息,姜山特地去机场接她。两人回到家朋友们约她出去吃饭,她说太累了,想睡觉。姜山劝道:“还是去坐坐吧,朋友们都等着呢。”

饭后大家一起去K歌,李娜没想到姜山向她求婚了。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一大捧玫瑰,一共99朵。李娜很感动:“那束花确实很美,但我们已经不是靠浪漫过日子的年纪。那样美丽的花让我觉得不真实。第二天玫瑰枯萎了,我就直接扔垃圾桶里了。姜山也没有异议。其实送花也好,甜言蜜语也好,都不是他擅长做的事。我觉得他之所以准备99朵玫瑰求婚,只是为了让我高兴。”

第二天,两人去民政局领了证,然后吃顿好的,心就踏实了。婚房早准备好了,四室两厅两卫,在武汉郊区,小区环境很好、很安静。家里没有一件和网球有关的东西。李娜的那些奖杯,早期的都搁妈妈那儿,现在的都放箱子里,她不喜欢在家里挂自己打球的照片,因为她不想回家还跟网球没完没了。

他们家最多的就是酒,李娜喜欢那种小瓶洋酒的包装,买了很多放在家里。姜山的酒量很好,李娜也行,朋友们不时登门探访,大家会刻意避开“网球”、“比赛”这类话题。

能认识姜山这个山一般沉稳、有担当的汉子,李娜觉得很幸运。她经常与他十指相扣,然后面带幸福仰脸问他:“我们前世就认识吧?”“当然,前世我就开始追你了。”姜山笑侃。

上一篇:《泰囧》:走进来,跳出去 下一篇:“云里雾里”九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