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3-21 06:40:22

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在分析师范院校现有培养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以“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工程师”的新型培养模式,并详细描述该模式的内涵和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在该模式的指引下,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关键词: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实习;顶岗实习

1999年,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各高校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开始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2000年,教育部实施“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此后,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特别是质量建设工程,都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育工作者的院校,其培养模式改革无疑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计算机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探索,制定了以“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工程师”的新型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受到招聘单位的欢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认识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

近年来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确实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受改革前的教学习惯影响,加之改革时间还较短,目前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为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实践少。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但当前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教学方面的理论性过强,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实用技能却相对不足。

实践课设置依附于理论课,主要内容是对理论课内容的验证和知识的综合应用。内容相对单一且更新慢,通过实验课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这些知识与实用技术的联系却很少涉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课提高实用技能。

2) 课程内容不能跟踪最新技术。

学校传统课程内容不适应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没有跟踪新技术的发展,专业课教学内容滞后,与当前先进的技术存在偏差。导致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技术需求脱节,从而造成学生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1]。

3) 师资资源单一。

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大都是应届毕业的硕士或博士,这些人员从高校走进高校,没有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开发经验,这种体系下的教师受制于教育背景的影响,很难做出开创性成果,他们往往从属于母校的某一学术门派,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参差不齐。很多教师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参考书。所以,虽然试验硬件现在不断得到改善,很多大学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科研设备、科研实验室,但软件条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4) 实习模式使得学生无法得到真正锻炼。

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通常要参加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主要锻炼学生利用本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实习是为了提高学生师范技能,从而适应毕业后的教育工作。但是,学生往往不能参与具体的业务――专业实习表现在无法参与实际项目,教育实习表现在不能完全进入教学角色,并承担某门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这样,学生感受不到实习的约束力,更没有检验自己实践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从而降低学生主动性。

5) 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毕业设计由教师提出设计题目,学生选题并进行毕业设计。这些题目大多是脱离实际的虚拟课题,无法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有些学生更是投机取巧,找来以前学生做的毕业设计照搬照抄。这种教育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多导师”制培养方式

我院在分析以上不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及时总结。根据多年经验,再次明确培养目标,并制定了“多导师”制的培养方式。

2.1明确培养目标

本科教育是具有专业性质的基础教育,不同高校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适当的层次性分工是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必要条件。我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到我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要到中小学和与IT相关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教育、软件设计开发、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应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2]。

2.2“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工程师”的培养方式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对当前教学模式成功与不足的分析,我院提出了以“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工程师”的新型培养方式。其具体内涵是:每位在校本科生将在不同学习阶段分别由校内专业导师、校外企业导师、中小学教育导师三个导师予以指导和督促。三个导师侧重不同,要求不同,分别负责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导师间互相联系,知识互补,共同在本科四年培养能快速适应社会岗位的毕业生。

校内专业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关心学生课程选修、课程理解、校内考核等问题。入学初期,专业导师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本专业发展方向;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专业导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帮助学生熟悉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专业的前沿技术,激发学生对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校外企业导师则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他们根据自己实际工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的机会;向学生介绍工作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根据项目开发的需要,及时向学生介绍各种技术的最新变化情况,增加学生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能够具备IT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中小学教育导师将为学生的教育实习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让学生真正参与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提高学生教学技能,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指导学生体验和形成一些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以“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工程师”的新型培养方式将集合多方力量,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这样,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开阔其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拓宽就业途径。在三位导师的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兴趣和专长所在,可以“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在以后的指导中着重培养其优势方向,为学生以后的发展道路做好铺垫。

3解决关键问题,认真实施“多导师”制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以“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工程师”的新型培养方式的作用,需要认真制定实施计划,详细考虑每个细节,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从而完善该培养方式的具体实施细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3.1学生对“多导师”制的理解

学生是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其积极主动性和对培养模式的支持直接影响实施结果。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多导师”制的含义和意义,知道该培养方式给自己学习和发展带来的好处,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各位导师,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首先,在学生入校之初向学生介绍“多导师”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对四年学习生活的乐观情绪,树立其信心。在适当机会引导学生与各位导师见面,各位导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主要方向,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这样能够使学生明确阶段任务和努力方向。每个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向导师提交总结,该总结将作为导师间交流的依据之一,帮助导师发现学生兴趣或专长,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3.2各导师的介入时机和指导方式

每届学生从大一就要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对其专业学习进行指导。校内导师一般从专任教师中选聘,选聘时要求导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具有较强的专业学习指导能力。通过交流思想、解答专业疑难、辅导学生科研、介绍专业前沿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从大三开始配备校外企业导师,企业导师由企事业单位的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担任。学院与企业导师签订协议,落实具体指导任务。企业导师通过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在校内进行项目实训、安排并指导学生到其所在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我院建有校内专业实训基地5个,企业导师把他们以前所做真实项目拿到实训基地来,指导学生按照企业的设计开发模式进行开发,培养学生的项目实战能力,为专业实习打下基础。大三下学期,企业导师安排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到他所在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他们可以企业真实的环境下直接参与企业在研项目。在企业导师的系统指导下,学生充分感受实物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全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再是掌握几项具体的技能。学生还可以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选择毕业设计内容,使毕业设计做到“真题真做”,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逐步形成融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素质要素为一体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招聘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为了提高我院立志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院在大四上学期开始为学生配备了中小学教育导师,并实施“顶岗实习,置换培训”计划。教育导师是由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担任。顶岗实习要求在实习期间由实习学生顶班上课,同期我院对被置换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顶岗实习期间,每两名师范生顶替一位教师,顶岗实习的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与管理。通过教育实习,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他们今后顺利通过招教考试面试并最终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3.3各个导师间的沟通

以“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工程师”的新型培养方式,需要三个导师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商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专业导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校学习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向企业导师推荐学生;企业导师在具体工作当中,发现学生知识的欠缺,帮助专业导师掌握学生理论知识的不足,以做到有的放矢的做相应补充;同时企业导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工作中的优势,向教育导师推荐学生适合的工作岗位。多个导师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帮助他们寻找创新的突破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对学生作出切合实际、符合个人发展特点的指导。

3.4导师的考核

“多导师”制的顺利实施需要制度保证,应该明确导师和学生在这一培养方式中的在务和目标,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考核对象上分为对导师的考核和对被指导学生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分为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能力素质等方面考核;在考核方法上,对导师的考核采用导师自评与被指导学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导师评定、平时检查督促相结合的办法;考核体系应坚持科学、全面、奖惩结合的原则,导师工作可折算工作量并纳入年终考核。对成绩优秀的导师,颁发奖励证书及奖金,并作为优先晋级、晋职、评优的依据[5]。

4取得成果

自2005年,我院开始实施以“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工程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安阳师院“新锐之星”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河南省程序设计大赛、河南省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级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院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5%,其中在北京、上海、无锡等地IT企业参加专业实习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在中小学参加顶岗教育实习的学生就业率达到90%。

5结语

通过校内专业导师、校外企业导师和中小学教育导师三者的紧密分工合作,既培养了学生优秀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较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全而提升,毕业生良好的素质、出色的能力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实践证明,以“多导师”制为支撑培养“教师+IT 工程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宗旨,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办出了特色。

参考文献:

[1] 兰丽辉,刘哲. 论高校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30-31.

[2] 王立新,李晓. 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3):32-34.

[3] 肖敏. 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策略[J]. 电脑学习,2009(8):131-132.

[4] 孙来成,廖华平. 师范学生顶岗实习乡村教师回校培训[J]. 教育探索,2009(7):88-89.

[5] 章金萍,罗怀中.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2):35-38.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Specialty in Normal Universities

GU Chuan, WANG Ai-m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hortage of training mode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raining teachers and IT engineers based on multiple tutors system, and describes the connotation of mode and key problems i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detail.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students in our department are improv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ode. The graduates are welcomed by employing units.

Key words: multiple tutors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 professional practice; working practice

上一篇: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科目选择 下一篇:论信息素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