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保健误区多

时间:2022-03-21 06:03:03

夏季保健误区多

夏天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养生保健尤其重要。然而,许多人习以为常的保健方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下面介绍一些夏季保健的误区,对人们的夏季保健颇有裨益。

误区1:大量出汗有益健康

一方面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细菌的毒素等可随汗液排出。

中医说:“开鬼门,洁净腑。”鬼门为汗毛孔,开鬼门就是发汗;净腑为膀胱,洁净腑就是利尿;说明汗和尿都有排泄代谢废物和消除暑气的作用,所以在暑天只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就不大会得病,若无汗少尿,常为暑病先兆;有些老年人汗腺萎缩,所以容易得暑病。

那么为什么出汗多了又不好呢?原因是蒸发散热的效果以少量出汗为最佳;若是大滴汗珠流淌,其散热效果反而不佳,徒然损伤津液和元气。因为大量出汗可以丢失许多有用物质,令体内缺钾盐、钠盐,据测定,汗液中还有锌、铜、铬、钼、钴、碘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质,所以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体虚。另外,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对动脉硬化者有诱发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危险。因此,在酷暑盛夏出汗较多时,要随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平日三餐应多喝些菜汤,多吃些含水分多又富含维生素和钾盐的水果、蔬菜,如西瓜、黄瓜、菠菜、丝瓜等。

误区2:运动后大量喝水能尽快补充水分

暑天运动必然会大量出汗。如果运动时间稍长,人体失水较多,必然会感到口干舌燥。有的人运动后便大量饮水,一是觉得痛快,二是觉得大量饮水才能尽快补充身体需要,使体液平衡。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人在运动时,胃肠道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体内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如果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势必会使胃肠道部分血管急剧收缩,吸收能力减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妨碍膈肌的活动,影响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运动后适量补充点水,特别是盐水,对体力的恢复是有益的,万万不可图一时痛快而大量饮水。

误区3:赤膊凉

快闷热的三伏天,有些青年人总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

从生理角度分析,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37摄氏度左右)时,赤膊非但不凉快,反而会使人感到更热。这是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18~28摄氏度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26%通过皮肤和肺蒸发,3%靠吸入的空气和摄入的食物消耗,1%随尿和粪便排出。当外界温度达到37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会感到更加闷热。

误区4:夏夜不宜早睡

有人认为夏季后半夜气温下降后再睡而第二天晚起,可更好地休息。但按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入睡的最佳时间是22:00~23:00,早晨5:00~6:00是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精神最好。因此不管是夏季还是冬季,早睡早起都是最佳的作息方式。如果气温太高,可通过定时电风扇、空调等方式降温,以尽快进入梦乡,如能做到心静自然凉更为上策。

误区5:饮食宜清淡

夏季天气炎热,会影响人的食欲,很多人认为吃些稀饭、馒头,再喝点清凉饮料就可以了。其实,夏季人的活动时间长,机体消耗大,此时更要多补充营养物质,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而消瘦。因此,夏季应注意科学增进食欲,做到:早起后或餐前一小时喝一杯水以提高食欲;增加饮食的花色品种;营造一个安静进食的环境,避免外界干扰影响食欲;通过饮用中药凉茶来改善身体食欲状况,但需请中医师辨证用药。

误区6:开门窗通风凉

快在夏季太阳猛烈的日子,特别是在城市,室外气温很高,有时连外面吹的风都是热的,这时打开门窗会使室内外的温度一样高。所以,夏日如室外气温很高时,应在下午气温最高的2:00~3:00前关上门窗,使室内气温保持较低的水平,到傍晚时再打开门窗,房间里显得凉快些。

上一篇:经历“微创”心满意足 下一篇:图文放送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