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时间:2022-03-21 04:36:08

探索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摘 要:实施有效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有效途径。作为老师应该寻求多种方法和措施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轻松地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准确地解答问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程;有效教学;实践探究

课堂教学是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每节课所处的具体情况和后面的过程都不相同,每节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为此,一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逐步尝试构建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把创新问题情景,渗透创新意,培养情感教育,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力求通过实践把学生这一主体充分激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一、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渗透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各种教学因素优化整合,运用新课程理念,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实施有效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要注意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超越、创新。

以《反冲运动》为例,课前我们首先研究了教学大纲,明确了该节内容只要求从动量守恒角度认识反冲现象即可,其次分析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认为学生完全能力,有条件自学本节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课前提出预习并布置自行设计一个反冲实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在课上展示自行设计的实验并用动量守恒定律给予解释,结果同学们设计得相当不错,虽然实验简单,但实验现象能说明问题,实践表明如此做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能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巧设物理问题情境,增强教学实效

物理学科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研究、论证和验证的学科,利用物理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惑和矛盾,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的大脑思维在问题考虑和探究中得到逐步发展、锻炼和进步。

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宇宙航行》这一课时,就可以巧妙设置物理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增加物理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教师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例,从人类探索太空的案例入手,创设一个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进步的促进作用。这样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和成就,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然后,教师再从情境中提问,比如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和高轨道所需的速度哪一个更大?为什么?如何计算卫星在不同轨道绕地球运动的速度?运动速度与卫星发射速度是相同吗?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冲突,有效激发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然后,教师再引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这些现象,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通过设置物理问题情况,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体现新课改所要求的自主探究精神。并且,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提示启发分析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来掌握获取物理学习和物理研究的方法。

三、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精神

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讨、交流、讨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精神。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自主预习、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自主实施学习进度,参与学习活动或实验活动,参与到学习测评与评价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确保学习有内部动力的支持,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课程的各种学习策略和方法。其次,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合作学习的任务,可以物理现象的探讨,也可以是物理实验的制作,都可以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互动,让学生们尽情表达其对物理知识、现象或物理原理的看法、理解。比如学习《匀速圆周运动》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首先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原理,即任何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然后,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讨论,如火车转弯时,如果火车转弯处内外轨无高度差,其外侧车轮的轮缘向外挤压外轨的力是怎样的?如果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火车行驶到这样的转弯处,其摩擦发生的向心力又是如何?通过合作讨论,学生们可以集思广益,获取更多知识的灵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规律、特点和其所涉及的物理原理。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实现高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必须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现象观察出发,从实验验证入手,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提高物理课程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就像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需要技巧,更需要教师用心耕耘,把教学落到实处、扎根课堂。

参考文献

[1]管如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 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第5期.

[2]熊艺.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做到激发学生兴趣、高效教... 下一篇:对初三化学新教材特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