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识字教学,打开阅读之门

时间:2022-03-20 07:35:42

优化识字教学,打开阅读之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学生有效而科学的识字方法,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识字教学趣味化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在课堂上好开小差,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为了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有趣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1.猜字谜识字

在教学“盯”“叮”“钉”“灯”几个字时,因为其中有的字跟学生生活实际没有多少联系, 如果选择按照常规的单调机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学生学得没有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肯定不好。但是,利用猜谜语:“有了眼睛直看人(盯),加上火花照亮天(灯),安上铁皮打地洞(钉),长了嘴巴会咬人(叮)。”学生在这猜一猜、说一说、议一议、乐一乐中,不仅学会了读这些字的字音,还理解了这些字的意思,记住了这些字的样子。

2.唱儿歌识字

有时,课本中的生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些距离,联系不太紧密,就算在课堂上已经学会了,但是由于不经常见面,又会变得陌生起来。考虑到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爱唱爱跳的特点,在教学“筝”字时,我就利用教学生唱儿歌的方法来巩固识字的效果。“天蓝蓝,云飘飘,只只风筝飞得高。线儿长,系着腰,我们拉着春天跑。”在学生充满童稚的欢乐的歌唱声中,相信这个“筝”字已经扎根于他们的心中。

3.闯关卡识字

有时,一篇课文中会出现很多的生字,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可以把“闯关”游戏引进课堂中来。首先,把生字按难易的区别进行分类,再依照难易的不同程度设立多道关卡,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字进行“闯关”。在这样紧张、热烈的气氛中,一道道关卡闯完了,生字也牢牢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更增强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二、识字教学生活化

1.从生活中来。初学“电”这个字,我让学生回忆家中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风扇、电脑等,并让学生说说这些电器有哪些用途。经过这样对亲身经历回忆的教学过程,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使学生从心理上对这个字产生了亲切感,从而为很好地掌握这个字做了有效铺垫。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汉字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2.到生活中去。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汉字在学生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他们更时时处处在与文字打交道。在家庭中,电视、电脑的画面上有;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园文化内容里有;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上有……这些都给孩子们学习汉字、巩固生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识字量的加大,经常带着学生上街收集错别字,收集广告里的错字,帮助店铺挑错等,这样就把学生的学习融入了实际生活之中,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了起来。

三、探究汉字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祖国的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应教会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能力。如教学“躁”与“燥”字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开动脑筋,并与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展开想象和联想,说说这两个字的偏旁的意义。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体会到“躁”与人的脾气有关,人很生气的时候就会跺脚,所以,这个字可以组成“暴躁”这个词;而“燥”字的偏旁是火,有“火”就可以烘干,所以可以组成“干燥”这个词。引导学生掌握汉字表音和表意的规律,强化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还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也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开展扩展性阅读,发挥学生识字潜力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识字量。因此,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构建最大化的识字平台,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努力创造学生与文字见面的机会,对所学的字词经常复习巩固,以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来学习生字,不仅有利于掌握生字,而且有助于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逐步转化为识字能力。学生通过识字,打开了阅读的大门,同时又通过阅读过程不断提高识字的能力,挖掘出最大的学习潜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传授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为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努力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就要提高阅读量,减少做题。鼓励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中去,让学生在书香世界中成长,与阅读一生相伴。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这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最好奠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这是必须转变的教学方向,并期望能通过教学方向的改变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期收获一个不一样的“春色满园”。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活动引路 自主高效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