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祖父弘一法师的佛缘”

时间:2022-03-20 09:46:33

“弘祖给家里来了封信,说他出家当了和尚,让我们一家人也吃斋念佛”

在弥漫着佛香佛乐的天津大悲禅院里,我们见到了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孙女李莉娟居士。

李莉娟管祖父叫“弘祖”。小时候,李莉娟会看到父亲李端翻出些老照片来,孩子们问起,父亲也会讲些祖父的故事。但“”期间,父亲把那些可能会“惹祸”的照片都给烧了。直到弘祖诞辰一百周年,有报纸开始刊载些纪念文章,也有记者登门来采访李端。

“但父亲很不善谈,有时候记者说话很不客气,父亲也就当没听见,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如今,居住在天津而且从事佛教工作的李莉娟接过了弘扬弘祖精神的接力棒。

李叔同的父亲做盐生意,而且开有钱庄。所以,年轻时的李叔同生活很阔绰,是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1905年母亲去世后,李叔同带着一份对明治维新的向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科。1910年,应老友之邀到天津高等工业学堂任教。一年多后,返回上海,此后再也没踏上过故土。

在《家事琐记》中,李端曾回忆:“先父给我们来过两封信,都是在给二伯父信中的另纸附书,没有称谓也没有名。第一封信是先父出家后寄来的,当时我正上中学。信中说他已出家当了和尚,让我们一家人也吃斋信佛,还嘱咐我们弟兄要用功读书,长大后在教育界作事。”遗憾的是,长子有病没参加工作;次子未受过高等教育,也未从事教育。

“当时听说奶奶读到这封信,特别受刺激,于是就到北马路龙亭后孙姓办的刺绣学校里学刺绣解闷。”这些往事,李莉娟也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父亲恨祖父吗?”李莉娟说,父亲从没说过。

出家后的李叔同常和家里的账房先生徐耀庭写信,书信的复件在故居展览着。李莉娟告诉我们,“他俩关系特别好。账房先生很有文化,弘祖会跟他切磋篆刻。他把印谱寄来让账房先生给印刷,还让他买石头、刻刀。账房先生很用心,每一封信都保存着,他去世后,把东西都留给了孙子徐广中,徐广中又捐给了天津艺术博物馆”。

“朋友寄来纸请他写字,多出来的纸弘祖写信问怎么办?人家买的印刷品

邮票,他说这犯了道戒,应把钱补上”

丰子恺曾写过文章怀念老师李叔同,反反复复提到过一个词——认真。

有几个故事不得不讲一“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等到下课,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等’。等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之后微微一鞠躬。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

说起这些祖父的趣事儿,李莉娟情不自禁地笑着。据她所知,祖父认真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有朋友寄来宣纸让他给写幅字,多出来的纸他都要写信问对方怎么处理。还有朋友给他寄信,贴的是印刷品的邮票,印刷品的邮票比手写体的便宜,他就跟朋友讲,这犯了道戒,应该补上。”

然而,“认真”的特点让他在艺术、在佛教上取得了极深的造诣。

“鉴于佛门戒律松驰,他致力研究律宗,振兴湮没七百年的‘南山律宗’。”李莉娟无比崇敬地说起祖父在佛教上的造诣,“他精研律藏,编著了许多律学典籍,其中《南山律苑丛书》、《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最精辟。尤其是《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将戒条制为表解,化繁为简。”

李莉娟笑盈盈地讲述着弘祖悲天悯人的故事:“他每次去丰子恺家,坐藤椅前都要提起椅子晃一晃,怕藤椅缝隙里钻了虫子,生怕虫子被坐死。他喝井水,为了不把虫子喝进去,就拿小布篓先过滤。临终时,他要求弟子在龛脚垫上四碗水,这样蚂蚁就爬不上去,火化时不会被烧死……”

很多人对李叔同的出家感到不解,丰子恺解释“人的生活可分成三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弘一法师早年安住在第一层。中年专心研究艺术便是迁居在二层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是爬上三层楼,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在李莉娟看来,艺术的升华就是灵魂的享受,对弘祖而言,宗教就是灵魂的享受。

“不敢说追随弘祖,只想争取离他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

李莉娟办公室的门背后,红纸黑字格外醒目——“惜福”。直到后来,李莉娟才知道家里有幅对联:“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

虽然父亲不信佛,但却以佛教的要求来教育孩子。“一直以来,家里头什么东西都不许浪费。什么吃的吃不完了就赶紧送人,不能让它坏了。”

“”期间,一家五口去了农村。回城后,全家人就指望着父亲每个月39块2毛的工资生活。初中毕业后,李莉娟被分配到了天津河东副食品公司,因为会打算盘,第二年便在单位当上了会计,而且还在外面兼了几份职,收入还算不错。

1985年,弘一法师的弟子广洽法师得知弘一法师的后人还在天津便来探望,对李端说希望他们家能从佛教艺术上继承弘一法师的精神。“父亲很高兴,请求如果我皈依佛教,能不能拜他为师。广洽法师同意收我,第二年来天津的时候,就在大悲院的弘一大师纪念池举行了皈依仪式。”在广洽法师的鼓励下,李莉娟开始临摹弘祖的书法。

“弘祖不浪费一个纸头儿,我也深受启发。不敢随便浪费。”学佛之前,李莉娟坦言写字很随便。但临摹弘祖的书法,却觉得是件庄重的事儿。写坏了的一些纸都不会扭成个团儿往垃圾篓里扔,而是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一起。

“弘祖才华横溢,我们万分之一都不及,不敢说追随,只能说争取离他更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李莉娟谦卑地说道。但几十年的用心练习,李莉娟的书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得到了不少的赞赏,曾先后在新加坡、中国上海、浙江以及台湾等地区举办“弘体”书法展览。最近,李叔同故居正展览着其书法作品,笔墨中能感受到大师的法度与气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听到这首祖父创作的《送别》,李莉娟曾经激动得血液沸腾。李莉娟精心搜集和整理着弘祖的资料,练书法、习佛教,这一切不仅让祖父的形象在她心中更加鲜活,也让她在体会大师的德行的同时,内心也更加的平静。

上一篇:创新教学策略给现行初中物理课堂注入新鲜的活... 下一篇:贪父母携子末路奔逃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