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机电设备故障与维修管理

时间:2022-03-19 11:37:08

探索机电设备故障与维修管理

摘要: 本文在分析机电设备的故障以及维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机电设备在生产中易产生的故障进行了阐述,并基于上述内容总结出了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的水利水电领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水利水电站的建设一直视为惠民利国的项目。机电设备的应用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如此,在各个领域中,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要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养护和维修工作,最大限度的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企业的资金成本投入。

一、机电设备的故障与维修管理现状

我国当前的机电技术虽然有了较大了进步,但是由于故障与维修管理还不是很成熟。受到自身科技与生产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机电维修管理大都学习了国外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并把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检测技术逐步地引进中国,但此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广泛。我国目前还是以预修为主要检修手段,由于预修手段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设备的故障问题时有发生,得不到很好的预防和维修,关于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没有具体实际的经验和数据可供参考,因此,目前我国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还是盲目的、不科学的,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1.故障后在维修

不少水利项目为了减少资金投入,节省劳动力,偷工减料,故意的减少机电设备的养护和维修次数,一般情况都是在机电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之后,才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但往往导致机电设备停机的时间和次数不断增长,也无法保证机电设备维修之后立即就能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大大降低了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

2.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不重视

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对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就做得不及时、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机电设备的故障只要不影响机电设备的运行,就不会进行维修管理,大大缩短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增长和GDP的提高,严重时,设备不能再次使用,必须购买新的机电设备,增加了资金成本的投入。

3.机电设备的养护工作不到位

机电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后,要特别注意机电设备的养护工作和机电设备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降低机电设备因操作不当或者环境原因造成故障的几率。例如,矿井下面使用的机电设备,湿度极高,高于机电设备对于湿度要求的范围,并且矿井下的气体变化很大,还包含很多的腐蚀性气体,工作人员对于机电设备所处的环境状态不佳都没有意识到,更不会事先做好防护工作,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4.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只是过于看重机电设备的经济效益,不断的引进新的机电设备,但没有对它进行适当的检修工作。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技术已经跟不上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就与现有的机电设备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制约了机电设备的利用率,使得拥有的先进的机电设备都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造成了机电设备上的浪费,影响企业的再发展。

二、机电设备在生产中易产生的故障分析

要做好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就要知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故障分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故障分析时,一般是从故障的现象入手,通过故障现象找出原因和故障机理。故障分析时,现场调查主要包括故障的发生时间、环境、顺序等;故障现场摄像或照相;收集和整理故障件的主要历史资料如设计图样、操作规范、验收报告、故障情况记录和维修报告等;对故障件进行初步检查、鉴别、保存和清洁等。

1. 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的分析与确定

主要包括对故障件的无损检验、性能试验、断口的宏观与微观检查与分析;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如强度、断裂力学分析及计算等;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和机理。故障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判别故障的性质、查找故障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将故障机理识别清楚,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与保养等方面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机电产品的可靠性,预防故障重复发生。

2. 故障分析结论

当每一件故障分析工作做到一定阶段或试验工作结束时,都要对所获得的全部资料、调查记录、证词和测试数据,按设计、材料、制造、使用几个方面是否有问题来进行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提出一个结论明确、建议中肯的报告。一方面是为了改进工作、积累资料、交流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为索赔和法律仲裁提供依据。

三、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的措施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磨损,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是给这种磨损进行补偿。设备检修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水利机电设备由于工作持续时间长,常常忽视检修工作,出现机电设备带病作业,致使事故发生。严重影响安全和生产进度。由此可见,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按计划进行机电设备的检修,来保障生产效益的提高。

1.提高重视度,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在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同时,应该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视度,不断的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并通过交流和协作,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方式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得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方式适合机电设备的发展和更新,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经济的增长。

2.推行“可持续发展式”的维修管理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机电设备在出现故障后,工作人员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机电设备维修好,使其恢复生产,还要注意维修管理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应把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降到最小,还要确保机电设备维修时对维修人员的人身损害最小,即使机电设备逃脱不了报废的命运,也得在机电设备宣布报废后,对它进行妥善的处理,可以把机电设备作为一个故障试验品,或者由企业对其进行统一的处理,或租赁或变卖,以发挥机电设备的最大价值。

3.严格按照机电设备的使用标准来做

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机电设备的使用标准来做,并确保机电设备运行时需要的能源油的质量达标,颁布一系列的机电设备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行为规范,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加以约束,对出故障的机电设备的原因和维修过程加以调查和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防止此类原因造成的机电设备故障的出现。

4.加大机电设备故障检测仪器的利用度

使用机电设备的企业都会有一些为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检测仪器,但大多时候这些先进的检测仪器都只是一个摆设,流于形式层面,没能真正应用到机电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检测仪器摆在那里只要不使用,就不会对仪器造成损伤,检测仪器也就不会坏,其实机电设备和检测仪器一样,用和不用都会对它们造成一定的损耗,除了人为原因之外,还有气候原因、温度原因、湿度原因等,只是损耗的程度有所区别,这也就没有发挥到检测仪器的最大作用,自身的价值也没有体现出来,造成了资金成本的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按部就班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它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故障部位和原因采取应对措施,这就要求机电设备的维修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最大限度的缩短机电设备的维修时间,尽快的投入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去。做好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不仅能够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能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在建项目经营管理重点工作浅析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