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五个“抓好”打造农民创业培训品牌

时间:2022-03-19 09:21:23

着力五个“抓好”打造农民创业培训品牌

在实施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中,桦甸市农广校始终坚持“惠泽农民”的理念,并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深植其中,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农民特点的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使农民创业培训这一惠农项目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09年,吉林省启动农民创业培训项目,桦甸市是首批试点县,桦甸市农广校作为实施机构,积极主动、细致筹划、科学管理,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年度的农民创业培训任务。经过3年努力,“农民认可,成果显著,需求旺盛”的农民创业培训氛围已逐渐形成,农民创业培训班品牌效应在桦甸市初见端倪。

1.培训工作注重五个方面

1.1抓好四个落实 在工作中早安排、早部署、早启动。一是及早落实培训产业。通过反复调研和与农民座谈,将培训专业设置在林蛙养殖、黄牛育肥、食用菌种植、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和农民需求的产业上,做到培训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相结合,与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二是及早落实参训人员。按照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遴选培训对象,首先自愿参加并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有强烈创业愿望的农民,确保参培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及早落实培训师资。为保证授课质量,在师资的选择上坚持“土洋双教”,即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全部聘请省内高校、业内权威如专家担当,实践操作课教师则由桦甸市创业能人、产业大户和具有实践经验的“土专家”承担,公共基础课由学校四名高级讲师承担;四是及早落实培训形式。严格按照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跟踪指导5个环节合理安排学时和教学时段,采取基础理论大班学习、专业知识小班学习和外出参观考察循环交替进行,让学员边学边看,强化印记。授课形式灵活多样。如:专家授课与产业大户现身说法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间答疑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做到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生动、有趣、活泼。同时在每班开班前照集体合影,印发通讯录,为学员互相交流取经搭建平台。

1.2抓好三个建立 在培训过程中,完善三项制度建立,用制度强化约束教与学过程,保证教学效果。一是建立学员管理制度。坚持课前点名,课中抽查和课后跟踪,做到出勤考核、课堂教学和跟踪服务三个“不放松”;二是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出台了教学目标管理细则,教学效果由学员民主评定,做到教师所讲课程学员想听、爱听、真听;三是建立考试考核制度。培训结束前,对学员进行集中考试考核,并存档备案,为下一轮培训奠定基础。

1.3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把农民创业培训与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基地拓展相结合,为地方龙头企业,食用菌、黄牛养殖等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二是把农民创业培训与后续跟踪指导相结合,使每一位学员都能做好自身定位,确定发展前景;三是把农民创业培训和科技示范指导及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在2010年培训的121名创业学员中,有90名被推荐为当地的科技示范户,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他们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并从2009年~2010年的培训学员中,筛选出70名食用菌种植大户,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核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1.4抓好跟踪指导 跟踪指导是使学员知行螯合,产生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跟踪指导,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跟踪桦郊乡先锋村林蛙班学员中,反映的两个突出问题是:鼠害严重,缺少实际防治经验及近年林蛙死亡率较高,学校马上聘请林蛙养殖专家深入林蛙养殖沟系现场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5抓好典型宣传 将推介农民创业典型,作为推动农民创业学员学与做的嵌入点和保证培训后续质量的着眼点,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自2月以来,市农广校与桦甸市电视合制作的系列专题片“农民创业培训,造就胆识英才”在市台连续播出。节目以2009级农民创业学员中的创业成功典型的事例为主要题材,介绍他们的产业状况、前景,讲述其创业历程,评说其创业经验、体会与感悟等,从2月4日首期开播以来,已经连续播出7人9期。该节目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强烈,尤其在广大农村,深受农民朋友的关注。

2.培训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精心遴选学员是创业培训班成功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乡镇培训站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办好创业培训班的组织保证;培训内容实际、实效、实用,授课形式丰富多彩,学以致用是办好创业培训班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认真实施,是办好创业培训班的重要措施。

3.农民创业培训成效显著

3.1农民学习的主动性空前高涨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往的培训多是乡镇政府苦于组织,农民被动无奈参加,组织者应付了事,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农民收获甚微。农民创业培训的不同之处在于:农民创业培训班层次高,学员多是农民中的能人,培训目标讲求的是对学员综合能力的煅造和提升,培训内容实效管用,“授之鱼未若授之以渔”的教学观充分体现,加之形式丰富多彩,为受训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员们发自内心希望加入到培训队伍中来,希望这样的培训班年年能办。农民创业培训班开办以来,众多人员想方设法参加培训,而学校、乡镇严格审核,层层把关,不符条件不予录取,不仅保证了培训效果,打造了创业培训班的品牌,同时在广大农村营造了一种学习、改变、向上的良好氛围。

3.2坚定了学员的创业信念 创业培训学员主要是各产业中的规模大户,是农民中的能人,但由于眼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所从事的产业的走向、前景、经营等认识模糊,创业培训的内容填补了他们这方面的空白,使他们的创业之路由原来的凭着感觉走,走向了理性、科学,在创业的路上大步向前。公吉乡养牛大户杨宝忠,将创业理念课中王丽文老师的“大胆创业,艰苦创业,诚实创业,开拓创业”四句话裱上,挂在墙上,他说:这四句箴言说到了他心里。二道甸子镇学员孙忠和、八道河子镇学员张广森,在2009年桦甸特大洪水中养蛙沟受灾严重,但由于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灾年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两人的现身说法和经验体会,更加坚定了广大学员创业的信心。

3.3促进了产品延伸升级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创业学员大多有一定的产业,但未来产业如何更好的发展,如何增加产品附加值……学员们多囿于现状,不知何往。创业培训班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打开了他们的思路。红石镇青山黑木耳生产专业合作社,2009年以前主要生产黑木耳,2009年,该社20多名社员参加创业培训班后,思路顿开,产品一体化,将菌棒作为又一发展的产品,并让小小菌棒走出国门。2010年,向韩国出口菌棒240万个,仅菌棒一项纯收入可达100万元,同时将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现发展到了一个具有36户的生产小区,年产黑木耳50余吨,年产值200余万元;学员孙忠和、韩永堂将自产的林蛙油、烧酒注册了商标,开始了产品品牌化之路。同时,面对市场竞争,小农户如何博弈大市场,培训班让他们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方向,那就是在现有状况下,依靠专业互助组织走向市场。创业培训班开办以来,养牛、食用菌、林蛙等多个专业合作社或牧业小区迅速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3.4推动了同行产业共同发展,实现共同致富 通过培训班搭建的平台,在培训班结束后,学员间相互交流学习,互通有无,实现了共同发展。红石镇青松黑木耳合作社与韩国签订了240万袋菌棒的订单,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一时完成不了买方需求,学员姜斯坤和同为创业学员组织的公吉乡五间村黑木耳合作社协商,协助其完成了4万袋菌棒生产任务,既按时完成了出口订单,又为同行产业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共同致富。

上一篇:多措并举 注重细节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 下一篇:注重品牌 突出效益 努力开创农业产业化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