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不见坟

时间:2022-03-19 06:17:22

清明上坟不见坟

清明上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是后人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主要途径。但是今年清明时节,温州的阮山清一家却十分愤怒,因为当他一家人来到爷爷的墓地时发现,坟墓被砸了,只剩下一个墓碑孤零零立在乱石堆中。究竟是谁砸的坟,砸坟的动机何在?接到投诉电话后,记者展开了调查……

民工砸坟论个算钱

阮山清的祖籍是与温州市区隔河相望的永嘉县瓯北镇,他爷爷的祖坟所在地是马岙村后面的一座小山头,北面靠山南望瓯江,是块风水宝地。

当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情况比阮山清讲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光所及,大部分的坟都有被砸的痕迹,有的是坟地一圈的水泥都砸烂了,有的是坟墓上端砸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只有少部分完好无损。阮山清家的坟被砸的比较彻底,除了墓碑,其他部分都被砸毁了。

正在勘察时,从山上下来了几位刚祭祖完的村民,记者拦住他们问个究竟。

一位妇女告诉记者,砸坟的是镇政府派来的外来民工干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几乎每年都会派人来砸,有一年甚至用炸药来炸。

“为什么要砸坟呢?”记者好奇地问。

“因为国道、省道沿线的山上都不能看到坟墓嘛。”村民这样解释说。

的确,根据国家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在国省道沿线300米范围内,是不允许有白色坟墓存在的,但是记者目测了一下,发现这个山头距离104国道距离早已超过300米,而且有的坟墓在山体另一侧,在国道上根本看不见,但是同样遭到“灭顶之灾”。

对此,村民是这样说的:“砸坟的都是民工,他们是按照坟头来算钱的,砸得越多赚得就越多,他们才不管(国道上)看不看得到呢。”

记:难道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就没有在现场监督吗?

村民:哪里有!他们也不敢来,来了村民还不跟他们拼命……

据了解,这次砸坟事件是去年年底发生的,(阮山清一家因为早就搬到市区居住,所以直到今年清明上坟才发现)砸坟的费用根据坟头大小,大概是每个30到100元不等。

砸与不砸奥妙多多

按照村民的说法,这座山0头就应该没有一座好的坟墓才对,可是记者明明看到有些坟墓是完好无损的,还有一些只受到微乎其微的损坏,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村民告诉记者,有些坟是村里和镇里当官的,这些人的祖坟谁敢砸?有的就给钱,你砸一个给50块,我就给200块,再给包香烟,他们就不砸了。还有一些老百姓没权没势的,事先知道镇里要来砸坟,就跑到坟头上坐着,你要是敢砸就死给你看,民工就不敢下手了,不然闹出人命来了呗。

看来,要想保住祖坟,其中还是大有学问的,家里有权最管用,其次是用金钱贿赂,再不济的就只好拼命了。除此之外,村民还介绍了一个高招。

“你看那座坟,修的最气派的像别墅一样的,其实也被砸了好几次,但他家有钱,水泥里头包了钢筋,坟墓做得像坦克一样,就准备好了让你砸的。民工砸得太辛苦,只好不砸了。”这位村民说着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顺着村民的指点,记者找到了这座坟墓,的确造得十分气派,占地面积大约有40多平方米,坟前还造了几只石桌石凳供人憩息。坟头有被砸过的痕迹,但只是缺了一个小口,估计很难砸,民工只得放弃了。

坟墓砸归砸,建归建

采访中,村民都表示知道国家政策,不让建新坟,但是下山的时候,记者却发现了一座正在修建的新坟。问建墓的村民为什么不买公墓,回答是公墓太贵了。

记:那自己建要多少钱呢?

村民:地是自己的,建设的费用1万块左右。

记:公墓要多少钱?

村民:也差不多,但是没有我们这个大、好看。

记:现在不是不让建新坟了吗?你们难道不怕建了被砸?

村民:砸了再修呗,大家都这样,习惯了。

就在距离这个坟山100多米远的地方,有一座村级公墓,记者向一位正在做墓区道路养护工作的人打听,穴位平均价格是1万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4000元。

在距离马岙村约2公里远处,有一座温州市最有名的桃源陵园。它的大门正对着交通十分繁华的上塘至瓯北的县级公路(据说每年清明节,这段道路都会堵车)。一位看门老头告诉记者,这里的穴位价格平均4-5万元,最贵的25万!

村主任:坟越砸越难看

记者随后找到了马岙村村委会的马主任。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砸坟事件的,马主任也很坦率地讲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眼里,现行的做法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本来有一个政策,说是只要坟墓周围种上树,绿化好了就不用砸的,现在倒好,绿化好的反而砸得更厉害,因为可以坐在树下乘凉,砸起来更舒服呗。主要原因就是承包给民工砸,所以就没有了一个标准。”(难怪阮山清的祖坟砸得比较彻底,原因是周围种了很多树,砸累了还可以乘凉,休息好了继续砸)

记:你觉得这样砸坟能起到效果吗?

马:我认为没有效果,现在是这样子,砸又不能砸彻底,一堆石头堆在那里,反而更难看。政策一松,村民又偷偷地修起来了,修起来比原来更白,所以说治理青山白化,越治理越白。再一个,政策的实用性也不强。应该是有一个安置的地方,现在都没有。一个文件下来,没什么好商量的,直接就是砸。

镇政府:全部砸是为了搞平衡

看来村委会也好,村民也好,对政府的做法多少有一些意见,那么,作为政策的直接执行者,镇政府又是什么看法呢?记者以家属名义与阮山清一起找到了瓯北镇民政办公室。

一位姓藤的科员听了我们的来意后表示:“现在砸坟也没有把坟彻底砸掉,只是周围一圈,棺材还是没有动的。”

我们问:“不是说国省道沿线看不到的就不砸吗?”

藤:“这个主要是考虑平衡问题,因为虽然验收的只是国省道视线范围之内,但如果看不到的就不砸,那些被砸的不是心里很不平衡吗?两座坟靠在一起,凭什么你的不砸,就砸我的?这样我们工作就很难开展下去了。所以,只要是在同一座山头,不管路上是不是看得到,一律都要砸。”

我们终于闹明白了,路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都砸,原来为了搞平衡!为了工作能顺利开展!

“但这不是解决办法啊,”阮山清听了急起来:“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砸吧?你们要我们拆迁总要给个地方吧,就是迁到公墓去也行,也该给点补偿吧?”

藤:我们没有这块资金,要你们自己迁的。

阮:那么给块可以建坟墓的地方,让我们自己建也行。

藤:现在都不让建新的坟墓了,哪里还会批这样的地方呢?

阮:有没有便宜一点的公墓啊,我听说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公益性公墓,瓯北有没有?现在公墓这么贵,我们买不起啊。

藤:瓯北没有,都是私人承包的。

阮:我们在马岙村山头上看到的那个公墓呢?

藤:那个是龙桥村建的,也是私人承包的……(注:龙桥村位于马岙村隔壁。)

殡葬管理处:一个县砸坟费用100来万

带着采访中得到的讯息,记者与阮山清一起到了温州市殡葬管理处。一位姓马的工作人员十分耐心地听取了我们的倾诉,并进行了解释,尽管这个解释依然不能给阮山清一个满意的结果。

记:以前是不是有文件规定,坟墓绿化好了就可以不砸了?但现在好像没有这么执行。

毛:以前是有这么说,但我们经过试验,种大树的成活率低;如果种小树,比如柏树,起码要三到五年才行。现在省里要考核,不会等你三到五年的,只要看得到的全部要拆。所以今年不提倡种树,而是全部拆除,深埋处理,恢复自然生态。

阮:就算让我们迁坟,但原来这个坟地也是买过来的,也应该有所补偿才对。

毛:国家没有明文规定一定要补偿,但是每个地方执行的时候不太一样,比如泰顺,在规定时间内迁到公墓的有补偿。因为那里要拆的墓比较少,只有400多座,但是永嘉不一样,有三万多座,政府补不起。(虽然坟墓的拆迁补偿费没有,可是据毛女士介绍,永嘉县去年花了100来万用于雇民工砸坟。)

毛女士还告诉我们,村建公墓都是公益性质的,只收取成本费,价格一般不会太高,比如泰顺(温州市管辖的另一个县)那里,只要七八百元就够了,便宜的只要四五百元。可是当我们告诉她,就在坟山旁边的村办公墓最便宜的也要4000元时,她感到十分诧异。

毛:不会吧,最便宜的也要4000元,那已经成了变相的营利性墓地了。

但是她又表示,这些公墓价格是当地县政府价格部门核准的,殡葬管理处也管不了。

最后我们问起深埋费用问题。如果不是由政府而是老百姓自己深埋处理,是否有补偿?

“很遗憾,还是没有。”毛女士还把自己家的事情当例子来解释。她家的祖坟也在整治范围之列,但是考虑到让别人来拆和深埋,心里总是觉得怪不舒服的,所以她就自己雇人把坟墓整平了,前后花了1000多元钱。

生态墓只是画饼充饥

采访中,毛女士一再提到了一个名词,就是生态墓。她介绍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墓葬形式,更加注重绿化,面积更小,基本上保持自然原生态,而且墓碑可以根据个人要求来设计,体现个性化和回归自然的特点。最主要的是,价格低廉。墓区的管理和运作保证是非营利性质的,只收取成本费。她认为,现在的公墓大部分都是私人承包,价格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并且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视觉污染,所以,这种形式国家现在已经不再提倡了。

听了毛女士对生态墓的介绍,阮山清十分感兴趣。如果可以用很少的钱将祖坟迁移到生态墓去,这个主意也不错,但是很快他又失望了。

毛女士告诉我们,现在生态墓区还处于规划之中,国家的要求是,每个行政村都要建一个,但是估计财力不够。温州市的目标是,至少实现每个镇有一个,但啥时候才能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

上一篇:慈善,我们现在缺失什么 下一篇:麻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