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时间:2022-03-19 04:16:49

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摘要:本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挖掘物理因素、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做物理”、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讲清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现实生活;物理规律;学习应用

新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式学习,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增长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初中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图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一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挖掘物理因素

1.贴近生活找物理,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源于生活

每个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我们物理学科虽然研究的是事物道理,但这种道理又普遍地包含在日常生活的实际事物之中。因此,在讲新课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选择学生熟悉典型事例为先导,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流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磁现象时,请学生讲小时候玩磁铁的经验;讲压强时,请学生观察在雪地行进时,用滑雪板和直接踩在雪地上脚印深度不同,同样讲压强,书包带做的宽些背起来更舒服,还是窄些,;讲浮力时,小铁钉在水中沉底,而轮船为什么能够航行在水面上,等等。从这些简单的生活经验下手,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及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一部分学生重新燃起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唤醒学生对知识的追求,让学生领悟物理的奥秘。

2.给物理找个“原形”,把常识提炼为物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要想使学生对新知识能有个透彻的理解,完成由新知识的学习带来的认知结构的生长,学生就必须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可以接纳新知识的“固定点”。还要对“固定点”作进一步的剖析,在“固定点”中找到新知识的“原型”。新知识的“原型”可分为两类:一是旧知识;二是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激活原有认知结构中关于“力”的知识、力的四个问题——概念、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重力的知识方面的“原型”。再如:在学生通过探究得到“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引导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这样就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很好的融合,使新知识有“根”,有“根”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生长”。

3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科学素养是在现实问题的发现、研究和解决中逐步提高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通过演示实验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在动手试验、认真观察、思考讨论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例如,“长度”是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物理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好“用刻度尺测长度”这一实验,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的发展,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1.向学生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

物理思想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理教学重在传思想、教方法。新课程提出要重视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把学科思想方法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物理学有其特有的思想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无穷微元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等。我们一定要改变高密度、大运动量做题的教学方式,要重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在启发和引导中,在前人的探索和发现中进一步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体会和掌握这些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例如,在学习焦耳定律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通过烧瓶中煤油温度的变化得知热量的变化,这是一种转换法;在验证猜想时又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这些物理方法的运用对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以及今后的生活都有用,这体现了物理学习的新价值——着眼于儿童未来的生活,又体现了学习物理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有表现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强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的要素应成为每位物理教师重视的问题。

从实际出发,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温度计》一节时,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试验用温度计,大家对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学习体温计。请同学们把桌子上的体温计拿起来,观察其结构(结合试验用温度计),看看大家有什么疑问?能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有一创设情境,使学生能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的关键是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引导猜想与假设。如《浮力》一节的学习中,在学生对浮力的方向、作用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影响有了肤浅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创设情境,让学生大胆的猜想。“根据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继续分析与猜想,什么因素还可能影响浮力的大小?”这种切合学生实际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猜想的积极性,于是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猜想。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这一步是要学生按照所设计的合理步骤动手进行操作,并能通过观察核试验收集数据,以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如在验证“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猜想时,学生做实验,让圆柱体分别浸没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弹簧秤的示数。观察到的现象是: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时数大;圆柱体浸没在浓盐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小。这就是收集的数据,有了这个证据才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与论证。

分析与论证。当同学们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与论证,需要的是感性知识的储备与逻辑推理能力。

评估。在“感受乒乓球的浮力”试验中,当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结论时,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行为就是对这个结论的评估“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生: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大。师:大家有这种体验吗?生:有!”这同时也体现了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体验。

交流与合作。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都是交流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中也有交流与合作。交流会与合作中,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也能体现“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等。

三 .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讲清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低成效的教师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的问题更复杂化,讲解课本知识绕过来绕过去,使学生越听越糊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使学生在所学书本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之间建立一种认知联系。而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功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从而能够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去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

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的书本知识,最核心的是人类的认知结果、被前人证明了的“真理”——一种规律性的知识,即从生动丰富、多彩多姿的现象世界中选择出来的、抽象概括了的东西,这是书本知识的重要属性。但是,有选择就有舍弃,由抽象就有丢失。书本知识舍弃和丢失的是什么呢?正是现象是结合生活世界中那些生动和多样性的东西。当学生在书本世界跋涉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关于“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领域,这是一个无法直接感受到的“浓缩”了的、离开了自己生活现实的世界。因此,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真理和建构起“意义”,取决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阅历。试想,给一个没有看见过剧对生物荼毒所产生的悲惨状态有所经历的幼儿讲:氰化钠是剧,不能吃。说不定,你一转背,小宝宝就把可爱的小手伸向那可怕的白色粉末。因为在小宝宝的生活世界里还没有“剧”这个知识概念,更不能联想到吃下它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了,所谓“无知便无谓”的结论便是产生与类似的实践概括。

总之,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物理意识。各种物理学习素材都来自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物理眼光看问题,用物理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放归学习,给学习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让源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学习立足,让每一位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上一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设想'> 浅议护理专业>... 下一篇:新知导入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