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39例

时间:2022-03-18 11:41:56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39例

摘 要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相匹配。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心绞痛缓解34例,有效率87.18%;对照组心绞痛缓解25例,有效率71.43%。治疗组患者4周内无1例发生急性心梗,而对照组4周内4例进展为急性心梗,发生率11%,P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银杏达莫注射液 极化液 硝酸甘油

本文对3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临床常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差,又不宜溶栓治疗者,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自2006年1月~2007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性心绞痛74例,其中男49例,女25例,年龄47~75岁,平均64岁,随机分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39例,对照组3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WTO规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治疗组39例中,初发劳累型13例,恶化劳累型22例,自发性心绞痛2例,梗死后心绞痛2例。对照组35例,初发劳累型心绞痛10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23例,自发性心绞痛1例,梗塞后心绞痛1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相匹配。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静滴,1次/日,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极化液加硝酸甘油5~10ml静滴,1次/日,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视病情配合消心痛、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口服治疗。

观察方法:用药期间每3日检查1次12导联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即刻查心电图。治疗前后对比检查血流变学改变。

疗效判定:按照2003年11月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的《内科学》第6版“冠心病心绞痛”[2]。

结 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34例,有效率87.18%,对照组心绞痛缓解25例,有效率71.43%,两组间疗效相似,X2=2.83,P>0.05。治疗组39例患者4周内无1例发生急性心梗,而对照组35例中4例进展为急性心梗,发生率11%,有统计学意识(P=0.0455)。

心电图变化:治疗组39例显效9例(23%),改善17例(44%);对照组35例显效9例(26%),改善10例(2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U=0.6063,P>0.5)。

血流变学测定: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见表)。

讨 论

血管痉挛、血管内粥样斑块裂解继发血栓形成后,动脉血栓的部分闭塞是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理基础,中医辨证认为心绞痛多属气滞血瘀所致。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这些与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增加冠脉血液供应,疏通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绞痛发作的理论是相一致的[1]。我们通过对39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及心功能改善与硝酸甘油相似,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显著优于硝酸甘油。血液动力学是决定冠脉供血的重要因素之一,银杏达莫注射液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改善缺血产生的症状。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浓度(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释放,改善血液黏度,阻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焦克荣,郑德林,主编.心血管病急症诊疗手册.1995,8.

2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2003,11.

上一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PCI疗...